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讓文物說話,豐富歷史文化滋養(現場評論·文化地標看傳承發展①)

周珊珊

2023年09月07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讀者一起走進文化地標,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探尋中華文明傳承發展之道。

  ——編  者

  從考古文物中,我們能追尋文明的“源”﹔在文物發掘中,我們能觸摸文明的“流”  

  碩大篆書“史”字高懸於建筑外牆,兩座西周銅犧尊造型石像矗立門前,拾級而上,進門佇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映入眼帘……走進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考古博物館,仿佛叩開了中華文明探源的大門。

  漫步於博物館內,在歷史研究中研讀歷史,在考古文物中感悟文明。這份厚重,濃縮成一條記錄中華文明的“歷史大道”,體現為通過刻畫符號看到漢字雛形的大口陶尊,展現在反映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達程度的二裡頭遺址綠鬆石龍形器,鐫刻於彰顯西周時期高超青銅鑄造技術的鄧仲犧尊……

  “這件也有‘幾千歲’嗎?”“這些都是真品嗎?”每一處文物前,參觀者總是拋出類似問題。

  工作人員底氣十足:“都是真品,是傳家寶。”

  真品,亦是珍品。通過一處處考古遺跡,人們真切感知歷史與未來的對話﹔透過一件件精美文物,人們更加珍視文脈的賡續綿延。

  何為歷史?何謂傳承?答案,在考古這門觀往以知來的學問裡。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時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從考古文物中,我們能追尋文明的“源”﹔在文物發掘中,我們能觸摸文明的“流”。這一源一流,在中國考古博物館的陳列中展現得生動具體。

  從新石器時期“7000多歲”的陶人面像、迄今中原地區所見蟠龍形象最早標本的彩繪龍紋陶盤,到商代象牙杯、西周銅犧尊,再到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的白釉黑彩龍鳳紋瓷罐……從文明起源到宅茲中國,溯源歷史、尋脈中華,讓“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的答案更加清晰。

  近年來,《尋古中國》《國家寶藏》等節目熱播,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深入人心。網絡直播三星堆、海昏侯墓等考古發掘過程,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令人贊嘆。越來越多年輕人愛上考古、投身考古,考古事業后繼有人。從歷史中來,到現實中去,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為文化傳承寫下生動注腳。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自信起來了。人們怎麼想問題,都跟五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基因血脈有關。”實踐告訴我們,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不僅豐富著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更堅定著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自信。

  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証,必須保護好、利用好。既要加強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又要積極開展考古學的知識普及,推廣科學的文物保護理念,讓考古學更好地走向大眾。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中,當人們圍觀陶器,辨識上面刻畫的“日”“月”“山”形符號,並熱烈討論漢字的雛形及起源時,你能清晰感受到油然而生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從這個角度講,講好考古故事,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僅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更是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

  即將結束參觀時,中國考古博物館從商代晚期到唐宋時期的考古地層展示,引人駐足。層層疊疊的自然沉積物和文化土壤層,經由考古發掘和研究,還原出人類生產生活的場景,靜靜訴說著歷史。這是文明的印記,也是文化的基石。行至此處,耳畔響起一句話:“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植根中華文化的豐沃土壤,書寫中華文明新的輝煌篇章,吾輩當接力傳承、砥礪奮進。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7日 05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