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沿著大運河看中國

山東棗庄:運河泱泱 譜寫城市發展新篇章

2023年09月05日15:13    來源:人民網

千裡運河,迤邐穿行。

為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講好運河沿線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故事,近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的“通江達海好‘運’來”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山東省棗庄市,在悠悠碧波間感受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在百舸爭流中見証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

保護與開發有機統一

“文化運河”意韻悠長

台兒庄古城(無人機拍攝)。高啟民 攝

台兒庄古城(無人機拍攝)。高啟民攝

初秋,伴著微微細雨走進台兒庄古城,水巷汪塘、古街石橋、亭閣樓台在雨幕下如詩如畫。

台兒庄古城佔地2平方公裡,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城內擁有3公裡古運河道和15千米水街水巷,被譽為“運河文化的活化石”。

1938年春的台兒庄大戰,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許多珍貴的實物史料和革命舊址成為了歷史的見証。2008年,中共棗庄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台兒庄古城,遵循“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原則,將保存下來的歷史遺產進行修復,一座富有歷史氣息的台兒庄古城煥發新生。

為發揮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台兒庄創新打造“非遺+”文化品牌,流傳已久的魯南皮影戲,婉轉悠揚的柳琴戲,炫美磅礡的“火龍鋼花”……在歷史中漸漸式微的非遺在這裡重新被“活化”利用,成為古城的“引流”項目。

不僅如此,近年來,台兒庄區通過保護開發運河遺產,傳承弘揚運河文化,展示營造運河風情,再現了當年沿運重鎮的繁榮景象,將非遺與旅游、研學、文創、展館等多種形式相結合,使得非遺文化項目得以活態傳承與發展。

“‘非遺+’景區的發展新模式所展現出的勃勃生機,更加堅定了我們要走深化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將台兒庄打造成精品景區,在運河文化的基礎上,賦能夜游經濟,創新打造出特色夜間旅游文化,助力文化產品和旅游消費提檔升級。”山東省台兒庄古城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總經理黃曉莉說。

夯實環境保護基礎

“生態運河”煥發新生

清晨,在棗庄大運河邊駐足,映入眼帘的是生機勃勃的綠。一群水鳥仿佛也為這綠色大運河所“沉醉”,久久駐足在水中。

作為北方著名的“黃金水道”,大運河棗庄段是京杭大運河南北航運的重要樞紐。為進一步提升大運河棗庄段的功能,2020年,京杭大運河棗庄段二級航道整治工程成為棗庄市重點工程項目。該工程以馬蘭大橋為界,分為“馬蘭大橋以上”“馬蘭大橋以下”兩個獨立項目實施。目前已完成航道主體疏浚工程,可常年通航2000噸船舶。

“馬蘭大橋的建成,極大地方便了運河南北兩岸群眾的出行。”棗庄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港航和機場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邵學良介紹,建成后的京杭大運河棗庄段主航道,坡穩、水清、岸綠,將成為綠色、低碳、循環、智慧和具有棗庄特色景觀的航道示范段。

滕州市微山湖紅河濕地野生紅荷。受訪者供圖

滕州市微山湖紅荷濕地野生紅荷。受訪者供圖

滕州市微山湖紅荷濕地南部,13畝野生紅荷一望無際,每到夏秋時節,湖面花團錦簇、荷香彌漫,一片“風過荷舉,蓮過千重”的美麗景色。

據了解,景區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將濕地保護與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納入區域生態系統保護體系之中。

“濕地陸續開展了‘三退三還’、魚藕同池、野生動植物監測救護、科普宣教及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利用等工作。”微山湖紅荷濕地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一系列保護措施,微山湖紅荷濕地生物的多樣性、景觀的獨特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運河文化的傳承性都有力提升,現已成為紅荷濕地生態觀光旅游目的地和穿越微山湖的大運河文化新地標。

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繁榮運河”興業民富

棗庄市薛城區周營鎮王樓村的白樓灣濕地公園。受訪者供圖

棗庄市薛城區周營鎮王樓村的白樓灣濕地公園。受訪者供圖

午后,走進位於棗庄市薛城區周營鎮王樓村的白樓灣濕地公園,大沙河從這裡流經,一泓碧水、清波蕩漾。岸邊楊柳依依,來客賞景悅游。

而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提起就讓村民皺眉頭、捂著鼻子繞道走的“臭水溝”。“很多污水都流到河裡面,味道也很大,根本沒有人到我們這裡來游玩。”王樓村黨支部書記王運洲回憶。

2017年起,薛城區按照“親水、治水、保水、活水”的思路,對全長13.5公裡的大沙河進行綜合整治。河道清淤600萬立方米,修建生態護坡20余萬平方米。借助一系列舉措,大沙河水系生態得到全面修復,成功打造省級“水系綠化樣板”,榮獲省級“美麗示范河湖”稱號。

沿大沙河蜿蜒南下,不過幾公裡,就來到周營鎮鞏湖村的薄皮辣椒示范種植園。源源不斷的優質河水澆灌出一棚棚新鮮的蔬菜。村民孫中快家的辣椒品種優良,很受市場歡迎。經過用心經營,他經營的蔬菜種植園已達50畝,一年兩季毛利潤近百萬元。

“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都回到村裡,村裡環境好了,村民們的腰包也鼓了。”孫中快說。

近年來,周營鎮將水生態修復和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進行有機融合。“以大沙河為紐帶,圍繞周邊15個村庄打造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智慧農業示范園、採摘基地等項目,帶動周邊村民百余人就業,讓老百姓享受到了水系治理帶來的生態紅利。”薛城區周營鎮黨委副書記孫啟鬆介紹。

“下一步,周營鎮黨委將繼續把鄉村振興作為工作主線,以建設市級現代農業型鄉村振興特色鎮為抓手,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周營注活力、增動力、強實力。”孫啟鬆說。(肖聰聰、實習生 李珂)

(責編:溫璐、鄧志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