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奮躍而上·2023總書記考察年中回望”系列報道之五——

踐行總書記囑托 做好新時代少年兒童工作

吳超 林曉麗 宋子節 肖聰聰

2023年08月28日10: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指出:“希望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像動如脫兔般奮躍而上、飛速奔跑,在各行各業競展風流、盡顯風採。”兔年奮躍而上,既是中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寫照,也是每一個人努力奮斗的圖景。人民網推出《奮躍而上·2023總書記考察年中回望》系列報道,回訪習近平在2023年上半年考察調研的地區,描繪廣大人民以實干創造幸福,在平凡生活中奮躍而上的美好故事。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31日上午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祝賀節日。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一直以來,習近平十分關心廣大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多次在不同場合表達對少年兒童的殷切期望與濃濃關愛,為新時代少年兒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堅持“全方位”育人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

新時代的中國兒童,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習近平作了這樣的“畫像”: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習近平指出,體育鍛煉是增強少年兒童體質最有效的手段。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

“從2012年開始,育英學校的運動會已經辦成了全員參與的運動會,現在也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學科活動之一。”北京育英學校小學教導處副主任、體育教研組組長王作舟介紹,學校大力支持體育改革,啟動了大單元、一貫制的體育課程,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回到藍天下、回到運動中。

北京育英學校的學生在上體育課。孫苗苗攝

北京育英學校的學生在上體育課。孫苗苗 攝

“育英學校以教育評價為突破口,開發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構建起指向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英課程。”北京育英學校教育服務中心主任沈立鳳告訴記者,育英課程包含三個方面:基礎課程、修身課程和發展力課程。其中,修身課程以踐行常規、勞動崗位、志願服務為載體,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行為規范和責任擔當。

傳承紅色基因 以革命之火點燃幸福教育

在北京育英學校,習近平首先走進校史館。在這裡,習近平指出,要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讓每一位育英學校的學生牢記學校的光榮歷史,銘記黨的關懷,賡續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

學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始終是習近平對廣大少年兒童的殷切期望。紅色基因浸潤童心。育人育心,要在孩子的成長奠基階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陝西綏德疏屬山草木青翠,山腰上的一所學校裡,不時回蕩起高昂嘹亮的陝北民歌。

綏德實驗中學坐落於原陝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舊址上,1924年,革命先驅、時任陝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校長李子洲提出了“讀書勿忘救國,救國勿忘讀書”的辦學理念。如今,這12個字被做成紅色字牌立在教學樓頂,潤物無聲,熠熠生輝。

在綏德師范舊址校門前,綏德實驗中學美術繪畫社團老師指導學生寫生。受訪者供圖

在綏德師范舊址校門前,綏德實驗中學美術繪畫社團老師指導學生寫生。受訪者供圖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來到綏德實驗中學,先后走進教室、操場,觀看同學們書法練習和體育鍛煉,同大家親切交流。習近平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年來,綏德實驗中學依托校內及周邊紅色資源,開展系列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提出“以革命之火點亮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以“三個課堂”為抓手,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總書記在育英學校的重要講話再一次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青少年成長的高度關懷。綏德實驗中學努力將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貫徹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綏德實驗中學校長王軍寧說。

培養科學思維 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

“敢創新、敢奮斗”,也是新時代中國兒童的鮮明標識。

北京育英學校思聰樓二層科學教室不時傳出歡聲笑語,習近平走進教室,師生們告訴總書記,他們正在運用所學的直線運動、曲線運動、斜面運動等知識,用積木動手設計搭建過山車模型進行驗証。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習近平指出,科學實驗課,是培養孩子們科學思維、探索未知興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多地學校作出探索。

垂直下落的水滴為什麼會發生偏轉?今年4月,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的謝雨孜、林伊涵、李玥彤3位同學組隊化身小小“科學家”,帶著參賽項目《神奇的水偏轉》登上了省級科技創新大賽的舞台,並捧回了獎杯。

“習爺爺說,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在做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力量’。”謝雨孜說。參加科學實驗活動不僅激發了自己勇於探索的創造活力,也使自己增長了知識,磨練了意志,立下了志向。

3位同學接觸科學實驗並非偶然。據介紹,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在低、中、高3個學段分別開設素質拓展課程,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提升科學素養。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正在進行科學實驗。受訪者供圖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正在進行科學實驗。受訪者供圖

“科學實驗課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科學老師陳穎說,激發孩子們對於科學的好奇心,需要不斷豐富科學實驗課的形式和內容,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時光荏苒,深情不渝。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的講話中強調,為了中華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樹立遠大志向、培育美好心靈,讓少年兒童成長得更好。

少年強則國強。言語諄諄,如春風,如朝露,滋養著廣大少年兒童成長為中華民族的參天大樹。(孫競、實習生李珂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彭曉玲、鄧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