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部
2023年08月24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有力表明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人類文明是多樣的、多彩的,各國能夠基於自身文明傳承和實際國情走出各具特色的現代化之路
“隻有匯成大河,奮力地把山劈開,把土劃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今年初,講述中國扶貧故事的電視劇《山海情》在多個阿拉伯國家播出,中國人民戰貧脫貧的頑強意志和生存智慧在阿拉伯世界引發廣泛共鳴。浸潤著中華文化、飽蘸著中國精神的影視劇,既讓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愈加深入人心,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現代化。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底蘊、強大的生命力。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縱觀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發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一開始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並沒有像一些發展中國家那樣亦步亦趨地跟在西方國家后面簡單模仿,而是強調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証明了“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不能搞簡單的千篇一律、‘復制粘貼’”。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宛如大河浩蕩。中華民族在長期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結晶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從尊時守位、知常達變、天人合一的人文氣質,到深蘊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的民族精神,再到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的治理智慧,這樣的文化基因始終滋養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賦予當代中國獨特的發展優勢,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大的精神支撐。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命運,我們深信: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當今世界,雖然許多國家都在努力建設現代化,但真正全面建成現代化的國家並不多。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有力表明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人類文明是多樣的、多彩的,各國能夠基於自身文明傳承和實際國情走出各具特色的現代化之路。正如塞爾維亞前總統鮑裡斯·塔迪奇認為,中國給“現代化”一詞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每一種文明都扎根於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中國式現代化前無古人的創舉,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是選擇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我們深深懂得“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道理,無意也沒有輸出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模式”。歷史上,中華文明在兼收並蓄、博採眾長中不斷發展。而今,中國式現代化也在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中推進和拓展,並以平等交流互鑒的方式豐富人類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我們堅信:“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4日 06 版)
相關專題 |
· 重要評論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