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民族團結枝繁葉茂 水乳交融幸福花開——主流媒體雲南行”

和諧共融繪就美好未來 傳遞鄉村幸福之聲

人民網記者 張敏穎

2023年08月18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邊境村寨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感受到寧靜與純淨的氣息,山巒起伏、綠樹成蔭,這裡房屋整齊而朴實,村寨內小巷曲徑蜿蜒,花草點綴其中,分外美麗。

猴橋鎮地處雲南省騰沖市西北部,國境線長72.8公裡,總面積1086平方公裡,總人口29212人,其中傈僳族佔總人口的17.9%,全鎮有猴橋、輪馬、膽扎3個抵邊行政社區。到2022年底,3個抵邊行政社區31個村民小組全面達到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標准。

猴橋社區國門新村。(猴橋社區 供圖)

猴橋社區國門新村。猴橋社區供圖

產業興旺 鄉村經濟展現新氣象

“我們社區外出務工的人很少,因為我們有產業。有收入了,就能留住人了。” 猴橋社區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文輝介紹,猴橋社區緊緊依托土地、特色養殖種植、國門口岸、檳榔江、民族風情等特色優勢,持續鞏固提升產業發展,採取龍頭企業投資、集體和群眾自籌資金方式,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疊加效應,構建商用鋪面租賃、肉牛養殖場、鱒魚養殖場、檳榔江景區餐飲服務區“多元互補”模式,努力實現集體和群眾“雙增收”、強村與富民“雙促進”。

輪馬社區一角。(輪馬社區 供圖)

輪馬社區一角。輪馬社區供圖

黨建引領 筑牢邊疆安全穩定屏障

輪馬社區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輪馬社區把黨建活動與守邊護邊結合起來,開展抵邊卡點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抵邊巡邏主題黨日活動,發放黨員政治生日紀念卡活動,為社區5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在竇家寨、羊腸河、麻力壩小組積極開展“紅旗飄飄”工程,懸挂黨旗、國旗200余面,營造愛黨愛國濃厚社會氛圍,喚起社區各族群眾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充分激發了他們走向共同富裕的昂揚斗志和維護邊關安寧、構建和諧輪馬的信心、決心。

堅守邊防 守護神聖國土

“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守邊就是責任。”2016年,膽扎社區傈僳族青年蔡新裝接過“接力棒”,成為了共和國1號界碑的界務員。他告訴記者,當時覺得使命在肩,心懷激動。邊境地區的地形通常較為復雜,包括山脈、河流、森林等自然障礙。界務員們需要在艱險的地形中巡邏和巡視界碑。“我們要騎11公裡的摩托車,再走10多公裡的山路,來回需要10個小時。早上出發回到家就是下午了。”蔡新裝說。界務員們多年如一日地執勤,面對各種惡劣環境和挑戰。無論是寒冷的冬季還是酷熱的夏季,他們都不忘初心,時刻堅守在崗位。

蔡新裝等界務員和邊防戰士在“一號界碑”巡界。(膽扎社區 供圖)

蔡新裝等界務員和邊防戰士在“1號界碑”巡界。膽扎社區供圖

膽扎社區作為邊境鄉鎮的抵邊民族村,強邊固防是生活在這裡的群眾不變的責任。膽扎社區牢固樹立“鎮守邊關 視死如歸”的信念,主動扛起“守住國門 守好邊境”的政治責任,筑牢維護邊境安全的堅實堡壘和抵御滲透的銅牆鐵壁。

抵邊社區現代化幸福邊境村的建設,不僅為邊境地區的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國其他邊境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猴橋鎮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成就,展現了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

(責編:薄晨棣、鄧志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