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耕耘山海間

——遼寧省大連市以大食物觀推動農業強市建設

2023年08月08日08:12    來源:農民日報

濱城大連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地處北緯39度,是寒暑交界的黃金地帶、世界公認最適宜農作物和海洋生物生長的緯度。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大連水果、畜禽、漁業等獨具特色的農業優勢產業。大櫻桃、蘋果、藍莓等水果叫響神州﹔海參、鮑魚、扇貝等海產品享譽世界﹔豬肉、雞蛋、雞肉等畜禽產品每天源源不斷地端上百姓餐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必須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大連市市長陳紹旺說,要立足大連市情農情,樹立大食物觀,堅持向土地要食物、向海洋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積極構建多元化食物供應體系,穩步提高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

多措並舉夯實糧食生產根基,保障農民種糧收益,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

拓展食物來源,構建多元化食物供應體系

“中國碗裝中國糧種中國種”,這是大連市普蘭店區豐榮辦事處大連特種糧研究所生產基地內的標語。記者來到基地時,全國勞動模范、首席專家謝輝正帶領員工們在基地內育秧,試驗示范水稻新品種。“在佔地210畝的基地裡,去年選育和引進國內外特種水稻、花生、地瓜、大豆、觀賞植物、蔬菜新品種試驗展示達179個。今年所裡承擔了遼寧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項目,將展示中晚熟水稻新品種10個與晚熟水稻品種18個。”謝輝說。

“以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為牽引,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大連市副市長劉東立說,堅持穩面積、穩產量、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自給率,將糧食和油料播種面積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落實惠農補貼政策,穩定農民種糧預期,正常年景糧食產量穩定在20億斤以上目標任務。

為了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大連切實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稻谷生產者補貼和政策性農業保險等強農惠農政策,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落實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繼續實施玉米、大豆差異化補貼標准,縮小玉米大豆收益差,激發農民種豆積極性。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6.3萬畝,實施保護性耕作57萬畝和農機深鬆整地3萬畝,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

持續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以《大連市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為重點,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工作,繼續推動5個省級農業種質資源圃(庫)建設,創建市級農業種質資源圃3-5家,創制新種質資源50份以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品種10個以上。扎實推進國家甜櫻桃聯合育種攻關項目。推進新金豬、復州牛、大骨雞肉蛋配套系等新品種(品系)的培育工作。加大畜禽良種繁育技術推廣力度,全市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實施畜禽種業基地提升行動,創建市級畜禽良種繁育示范基地4個。

“今年大連將實施噸糧田創建和玉米產能提升工程,在種質資源、種植技術、耕種環境各方面綜合施策,力爭讓玉米產量再上一個新台階。”劉東立說,要因地制宜做好“林下經濟”“灘涂經濟”“藍色糧倉”的文章,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實現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實現從傳統農作物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

優勢水果產區煥發新的活力,大連櫻桃品牌價值近百億元,以大連櫻桃為代表的大連水果叫響神州——

優化水果布局,端牢中國“果盤子”

遼東半島是我國優勢水果產區,大連形成了以瓦房店市、庄河市和普蘭店區北三市區為主的優質蘋果基地群,以金普新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南三區、瓦房店市和普蘭店區部分鄉鎮為主的大櫻桃基地群,以瓦房店市和普蘭店區為主的桃生產基地和以庄河市、金普新區部分街道為主的草莓、藍莓、野生獼猴桃等小漿果生產三大基地群。最具大連特色的大櫻桃生產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約10%和23%,其中設施面積8.6萬畝、產量7.2萬噸,設施面積佔全國一半以上。

位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強第一名的大連金港灣果菜專業合作社水果採摘基地,育有大櫻桃樹6萬余棵,年產量200余噸﹔桃樹2萬余棵,年產量200余噸﹔蘋果樹5000余棵,年產量100余噸,年銷售收入可達1100余萬元。“目前,大櫻桃、油桃、蘋果這3個主打產品都已申請了‘水雲澗’品牌商標並全部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証。”合作社理事長隋景哲告訴記者,去年合作社新建立了果脯加工坊和果酒釀造坊,將大櫻桃加工成水果果干或者釀成果酒銷售。金普新區地處大連地理腰部,黃渤兩海夾兩山,形成西高東低地勢,具有適宜大櫻桃生產的獨特氣候和山地條件,這裡栽培大櫻桃有百年歷史。特殊的區位優勢生產出“有一種甜,叫‘39°櫻’”的金州大櫻桃,素有“金州櫻桃甲天下”的美譽。

瓦房店市許屯鎮東馬屯村是著名的“蘋果之鄉”,蘋果品種齊全、管理技術先進,全村98%的農戶從事蘋果生產,年產水果1.5萬噸。“東馬屯牌”紅富士蘋果和獲得“地理標志產品”的小國光皮薄色鮮、酸甜適口,最為有名。東馬屯蘋果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把山區自然資源,轉化為生態果業發展的優勢,堅持走標准化生產、集約化組織、專業化經營的路子,先后制定了蘋果管理技術標准和操作規程,不斷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的管理理念,通過引領、示范、推廣,逐步實現了生產標准化、產品品牌化。

在位於庄河市大營鎮昕源農業的溫室大棚裡,一簇簇顆粒飽滿、包裹著果霜的藍莓果綴滿枝頭,果農們正小心翼翼地採摘。去年園區引進了新品種,零休眠、升溫早,頭茬果在3月就成熟,價格比往年翻了一番。藍莓被譽為“漿果之王”,大連市先后從國內外引進“藍豐”“北陸”“伯克利”等藍莓品種100余個,自主培育了“藍源”“藍夏”“M7”“黑珍珠”等地方特色品種9個,篩選推廣“藍豐”“都克”“伯克利”“藍源”等適宜大連市露地和設施栽培的優良品種十余個,藍莓品種逐步向良種化、多樣化方向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庄河市為軸心,以大丹高速公路為軸線,集露地種植、設施栽培和觀光旅游於一體的藍莓帶狀產業群。大連庄河藍莓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被授予“中國藍莓之鄉”“中國藍莓第一縣”稱號。

“進入新時代以來,大連市圍繞提質增效,扎實推進都市型現代果業發展,扶持和引導水果生產向規模化、特色化、設施化、集約化和標准化方向發展,蘋果、桃、大櫻桃、藍莓、草莓等果業高質量發展。”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邢芳說,要繼續優化水果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推動各類水果向優生區聚集,積極引導果農將低質、低效果園“退果還糧(豆)”,新發展果樹上山上坡,統籌推進糧油作物與經濟作物協調發展,水果生產面積穩定在140萬畝左右,產量穩定在180萬噸以上。

畜牧業呈現高速度高質量增長,肉蛋奶品牌化發展齊頭並進,優質畜產品源源不斷地端上百姓餐桌——

加快綠色發展,輸送優質“肉蛋奶”

雞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國內最有名的雞蛋品牌非“咯咯噠”莫屬。在20世紀90年代,大連的韓偉集團審時度勢,率先在雞蛋行業注冊了商標“咯咯噠”,開啟了我國雞蛋的品牌化之路。

2001年,韓偉集團加入世界蛋品協會,成為第一個加入世界蛋品協會的中國會員﹔2004年,咯咯噠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中國雞蛋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也是大連市第一個消費領域的中國馳名商標﹔2021年,咯咯噠品牌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致力於公共衛生、安全和環保領域的國際NSF認証的雞蛋品牌。如今,中國的雞蛋市場品牌林立,咯咯噠品牌成為這一市場最有競爭力的品牌之一。

在蛋雞孵化、蛋雞飼養、疫病防控、品質控制、蛋品加工等生產技術方面,韓偉集團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大連已培育包括“韓偉”在內的40家畜牧產業龍頭企業,一批全國知名品牌,如“礎明”“金字塔”豬肉﹔“姐妹廚房”“欣城”肉雞﹔“咯咯噠”“洪家”雞蛋﹔“三寰”“心樂”牛奶等,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近年來,大連市加快構建現代畜禽養殖、動物防疫和加工流通體系,高標准推進畜牧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2022年全市肉蛋奶總產量實現137.3萬噸,產量位居全省首位,大連畜牧業呈現高速度高質量增長。”邢芳說,為促進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穩豬禽、促牛羊”的思路,調整養殖結構,做強、做大肉雞優勢產業,做精、做優生豬和肉牛產業。

大連培植壯大種畜禽、飼料、養殖、屠宰加工、資源化利用等細分產業,形成區域優勢,構建系統、完整、高效的畜牧產業鏈。加強品種保護與創新方面,成立畜禽物種資源保護專家組,爭取政策建立國家級保種場3個,重點支持大骨雞、復州牛品種保護工作。目前,庄河大骨雞保種場存欄穩定在1.4萬隻以上,每年可向社會提供雞雛150萬隻﹔復州牛存欄核心群170頭。實施優良品種“聚寶工程”,先后引進荷斯坦種牛(胚胎)、丹系原種豬、海蘭祖代蛋種雞等一批國內外優良畜禽品種,並開展本土馴化和新品種培育,“金州黑色水貂”“明華黑色水貂”兩個優良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新品種審定,打破了我國水貂良種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在產業布局上,大連計劃金普新區重點發展種業、飼料業、奶業等近郊畜牧業﹔普蘭店區、瓦房店市和庄河市重點發展現代化養殖業、屠宰加工業和資源化利用產業﹔旅順口區重點發展蛋雞等近郊畜牧業。爭取到2025年,畜牧業產值達到240億元。全市肉蛋奶產量穩定在115萬噸以上。著力提高綠色發展水平,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70%以上和80%以上。

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在預制菜、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打造萬億元產業,“連味珍鮮”進萬家

農產品精深加工是農產品由種子端到市場端的關鍵環節,大連著眼“農業+大健康”,按照“生產+加工+科技”模式,積極扶持和培育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農業龍頭企業研究建設集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科技示范、管理服務等於一體的加工基地,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普蘭店區委書記周振雷向記者介紹:“作為中國遼參產業之都,近年來普蘭店區堅持向海圖強,充分利用海洋生態資源優勢,以發展壯大遼參產業為重點,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全力做活‘藍色經濟’。”遼參產業已經形成從育苗、養殖到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條。目前,全區海參養殖面積15.6萬畝,海參產量7000余噸、佔全市的12.3%,產值7億元。

“在平島的海底裡撈呀撈呀撈,撈大大的海參全裝進網包。”5月初正是海參春季捕撈季,沉睡了一冬的大連海參,已積蓄了整個冬天的營養。在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島海參基地裡,剛撈上來的海參馬上就送到加工車間,消費者可到現場見証海參捕撈到加工的全過程。

“我們公司擁有4590畝遼參原種守護區、3.2萬畝海洋牧場開放海域,其中有6684畝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區,育苗規模10萬立方水體,其中有5萬立方水體刺參遺傳育種中心,年產遼參綠色種苗130萬斤、鮮活有機遼參150萬斤。”鑫玉龍公司副總經理魏東說,鑫玉龍是國內專注於海參綜合苗種繁育、鮮活海參增殖放養、海上設施養護、產品精深加工以及科研開發與產品營銷等海參全產業鏈發展的龍頭企業。

大連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在預制菜、休閑食品、功能食品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落實“延鏈、壯鏈、補鏈、優鏈”要求,全力拓展全產業鏈增值增效空間,打造全產業鏈價值超百億元的重點特色產業鏈3個,培育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的典型縣2個。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發展壯大畜禽、水產、水果、蔬菜等優勢主導產業,建設大櫻桃、海參等18個特色產業集群。

2022年12月10日,大連市舉行現代農業產業中心農產品交易市場運營暨預制菜產業園開工儀式。“作為大連市首座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將全力構建集‘農產品研發、加工、交易、外貿、物流、金融’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平台,打造‘立足大連、輻射東北、服務全國、聯動東北亞’的全國一流農產品交易中心。”金普新區黨工委委員、統戰部部長滕毓磐說,怎樣讓大連的食物更快更好地走向千家萬戶,大連市謀劃建設了現代農業產業中心農產品交易市場,並提出建設“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創新提升大連市海鮮預制菜發展內涵,全力打造萬億級海(農)產品預制菜產業集群,讓“連味珍鮮”走向千家萬戶。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

大連是非糧食主產區,多年來大連歷屆市委、市政府緊緊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把優勢產業做強做大,把特色產業做精做深,在穩定糧食生產基礎上,按照“品種優良、技術高新、市場高端、產出高效”的總體要求,以優質農產品開發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強農業標准化建設,推動水產、畜牧、水果等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升級,為農業強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產業根基。(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焦宏 於險峰 張仁軍)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