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毛澤東詩詞中的鯤鵬意象 

汪建新

2023年07月28日08:30    來源:學習時報

1942年10月10日,《延安平劇研究院成立特刊》發表毛澤東為延安平劇研究院的題詞:“推陳出新。”1951年,毛澤東又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毛澤東推崇古為今用,強調學古而不泥於古,立足傳統又革故鼎新。毛澤東詩詞多次借用庄子的鯤鵬形象,或直接引用,或變通化用,不論是襲用原意,還是拓展寓意,或是反出新意,都恰到好處,讓詩意表達深沉渾厚,回味無窮。鯤鵬形象的巧引妙用,既體現出庄子哲理思維對毛澤東人格精神的深刻烙印,展示出庄子浪漫文採對毛澤東文風詩格的直接影響,更彰顯出毛澤東活學活用國學經典的嫻熟技藝,洋溢著毛澤東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覺。

(一)

《庄子·逍遙游》活靈活現地描繪了鯤鵬不同凡響、魅力四射的形象和風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

毛澤東詩詞反復出現鯤鵬意象。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員羅章龍准備赴日本留學,毛澤東賦詩《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為其餞行。詩中“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這是第一次出現鯤鵬意象。

1925年秋天,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面對壯美寥廓的湘江秋景和洶涌澎湃的革命形勢,縱筆寫下《沁園春·長沙》,詩中寫道,“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30年7月,毛澤東創作《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描繪工農武裝割據的發展形勢,頌揚黃公略所部對根據地建設的重大貢獻,表現了詩人以世界為懷的凌雲壯志。詩中有這樣一句,“六月天兵征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不幸病逝,毛澤東滿懷悲痛寫下《七律·吊羅榮桓同志》,深情哀悼羅榮桓,高度評價他的歷史功績和崇高品格。詩中“斥鷃每聞欺大鳥”一句,又一次出現鯤鵬意象。

1965年秋,是赫魯曉夫下台一周年,毛澤東寫下《念奴嬌·鳥兒問答》。詩中寫道:“鯤鵬展翅,九萬裡,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1963年1月9日寫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原稿曾有“欲學鯤鵬無大翼”之句,諷刺赫魯曉夫集團妄想成為振翅翱翔的鯤鵬,卻不像鯤鵬那樣“翼若垂天之雲”。作品發表時,毛澤東將其改為“螞蟻緣槐夸大國”,這樣就與前面“有幾個蒼蠅碰壁”和后句“蚍蜉撼樹談何易”銜接得更緊密,諷刺意味也更加濃郁。

(二)

庄子塑造的鯤和鵬不是兩種生物,而是同一種生物不同條件下的兩種形式。庄子所謂的“逍遙游”,就是能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無所待,以游無窮”的自由自在的生活。顯然,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現實主義的,而是理想主義的,甚至是虛幻的、夢幻的,千百年來隻能存在於人們美好的夢境、美好的願望之中。而毛澤東根據鯤鵬碩大、高飛、威猛、雄偉的形態風貌,結合自己的生活境遇、主觀情思、懷抱寄托,把鯤鵬置於如火如荼的斗爭實踐和豐富多姿的現實生活之中。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中的“鯤鵬擊浪從茲始”,使用的是《逍遙游》描述“鯤”的原意:“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毛澤東的用意在於說明縱宇一郎(即羅章龍)赴日留學,是他實現宏圖大志的嶄新開端。

1958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對《沁園春·長沙》批注道:“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於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隻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擊水”是對“鵬之徙”的化用,而“水擊三千裡”則是對《庄子·逍遙游》的直接引用。毛澤東把鯤鵬的“擊水”具體化為青年學子暢游湘江,以此抒發朝氣蓬勃的青春意氣。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中“斥鷃每聞欺大鳥”中的“大鳥”,即是鯤鵬,而“斥鷃”則是《逍遙游》中譏笑鯤鵬飛得太高,而自己隻能在蓬蒿之間扑騰的鵪鶉,不過是隻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鳥。毛澤東通過強烈對比,頌揚羅榮桓的品德之高和志向之大。

《念奴嬌·鳥兒問答》中的“蓬間雀”就是庄子筆下的“斥鷃”。這首詞通過鯤鵬和蓬間雀的對話,寫得既雄渾庄重,又詼諧幽默,而且尖銳潑辣。“鯤鵬”象征著高瞻遠矚、英勇無畏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而“蓬間雀”象征著渺小卑怯、虛弱丑惡的赫魯曉夫等人。

以上的鯤鵬意象,都是正面形象,屬於褒義。《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中的“鯤鵬”,指巨大的惡魔,用以喻指反動勢力的暫時強大。這是毛澤東唯一一次把鯤鵬用作反面形象,屬於貶義,含義頗似《清平樂·六盤山》“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這就是錢鐘書《管錐編·周易正義·歸妹》中所稱的“喻之二柄”,即用同一個喻體來比喻截然不同的兩類事物。

毛澤東把對鯤鵬的理解和闡釋發揮到了極致,將其改造為志向遠大、壯美俊偉的崇高形象,包括以天下為己任的青年才俊,搏擊風浪的熱血男兒,經邦濟世的治國棟梁。毛澤東既遵從庄子塑造鯤鵬的本意,更賦予其全新的思想蘊涵和時代意味,使《逍遙游》中的鯤鵬,變得精氣充沛,形神俱旺。

(三)

毛澤東一生熟讀《庄子》,在文章、詩詞、談話、書信中品評引用《庄子》多次。鯤鵬意象頻繁出現於毛澤東詩句,即使沒有鯤鵬出現,也仿佛有一隻隱形的鯤鵬在不住地盤旋。

青年時代,從“何以報仇,在我學子”的拍案而起,到“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蔑視權貴,再到“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使命擔當﹔中年時期,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斗爭烽火,到“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傲視群倫,再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氣勢磅礡﹔晚年時期,從“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沉穩淡定,到“梅花歡喜漫天雪”的情操旨趣,再到“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的老驥伏櫪,鯤鵬這一至偉至大、騰躍刺天、凌摩霄漢的精神文化具象,被毛澤東注入了全新的寓意和時代的色彩。

在毛澤東詩詞中,“鯤鵬擊水”多連綴在一起,成為一種勁健有力的表征,沖決奔縱,撼天動地。《賀新郎·別友》“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台風掃寰宇”一句,曾寫作“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昵昵兒女語”。一生酷愛游泳的毛澤東,在縱橫江海、搏擊風浪中彰顯“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品讀《沁園春·長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調歌頭·游泳》等詞,不免使人想要置身“白浪滔天”的江河湖海,去體味那“浪遏飛舟”“極目楚天舒”的壯懷雅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水給予毛澤東澎湃的熱情與靈動的詩意。“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文化自信。

鯤鵬雄飛萬裡,俯視寰宇,能如陸機《文賦》所雲:“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而毛澤東詩詞給人的印象總是縱橫捭闔、氣勢恢宏。不管是寫自然景觀,還是寫社會實踐,不僅有著“往事越千年”“閱盡人間春色”的歷史底蘊,而且有著“要將宇宙看稊米”“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宏闊視野,折射出“視通萬裡”“思接千載”的絢麗光芒。最典型的莫過於《沁園春·雪》,大筆寫意,境象雄渾: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長城內外,大河上下,這是多麼寥廓的世界﹔而悠悠歲月則由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貫穿起來,又是何等雄奇的歷史。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