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光
2023年07月21日08:31 來源:學習時報
抗戰時期,八路軍在敵后作戰的主要困難是武器、彈藥的極端缺乏。朱德曾把槍彈比作是“我們的命根子”。為加強對軍工業的領導,1939年3月八路軍總部成立第六科,不久改為軍工部。1939年7月,軍工部機關從山西潞城北村遷至山西黎城縣境內地形隱蔽的黃崖洞,並建成水窯兵工廠,很快發展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根據地內規模較大的軍工基地。黃崖洞兵工廠重視培養、鍛煉革命軍事工業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開創和帶動了抗日根據地的軍事工業。
太行革命根據地最大的兵工廠。山西黎北黃崖洞之所以成為八路軍軍工廠的重要基地,根本原因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地處黃崖洞的八路軍軍工廠,高居深谷群山之中,那裡岩隙為路,彎曲上升,狹窄到僅能容一人通行,極易防守,也不易被敵人發現或轟炸。黃崖洞兵工廠也就是八路軍總部兵工一所,因兵工一所建在黃崖洞對面的山溝中,四周山崖陡峭,因此軍工部將這裡的兵工一所稱為“水窯一所”,1941年11月日軍偷襲水窯一所,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奮起迎戰,打響了黃崖洞保衛戰。黃崖洞保衛戰取得勝利后,“黃崖洞兵工廠”就成為“水窯一所”的代名詞。在八路軍軍工部的統一領導下,黃崖洞兵工廠全廠職工發展到680人,月產步槍達375支,職工上下班以汽笛為號,廠內機聲隆隆,白天運貨的民工川流不息,晚上全山谷燈火通明,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被稱作“太行山上的小天津”,是太行革命根據地機器設備和生產規模最大的兵工廠。
引進軍工領域的專業人才。在黃崖洞兵工廠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特別是組建軍工部前后,八路軍總部已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等單位調來一批高級技術人員:如德國柏林大學鋼鐵系畢業的陸達,日本早稻田大學電機系畢業的程明升、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郭棟才,留學英國的冶金博士張華清,國內大學畢業的燕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張芳,上海同濟大學畢業的唐英之,還有大學畢業學過機械、土木、動力工程的鄭漢濤、陳志堅、高原、唐成儀等數十名同志。他們運用在國內外大學學到的先進技術,結合抗戰實際斗爭的需要,開創和研發了新式的技術和武器。
重用大量軍工技術工人。在從事兵工事業的工人隊伍中,還有一批專業技術熟練的工人,他們大多來自河北、山西太原的兵工廠,如李作錦、劉貴福、齊宣威、沈鼎祥、白英、韓忠武等同志,他們依據自身在兵器領域的工作實踐,是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出來的“土”專家,在機、鉗、鍛、鑄、木以及其他特殊工藝中,均具有精湛的技藝,成為太行兵工專業技術上的生力軍。以劉貴福為代表的軍工技術人員依據八路軍的作戰特點,於1940年7月底設計制造出能夠適應山地游擊戰和運動戰的要求,輕便靈巧、性能精良、可靠耐用的“八一式馬步槍”,這是八路軍兵工廠自己設計制造的制式化的新步槍。槍支的設計制造還吸取了“捷克式”、“三八式”、“無名式”及“漢陽造”等槍的優點,設計出的新型步槍重量輕、體積小、射擊精度高,改變了人民軍隊沒有制式兵器的歷史。這種新式“輕型化步槍”的出現使中國進入了步槍輕型化發展的新階段,打破了西方對步槍固有的觀念。八路軍總部后勤部將“八一式馬步槍”統一裝備給晉冀豫、晉察冀、晉綏、冀中、冀南、冀魯豫及華東等根據地的部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火炮的研制方面,也集合了軍工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的力量,共同研究並定出方案。即便這樣,在試制過程中,試驗人員多次傷亡,經過多次改進,終於將擲彈筒改造成新式的“五零小臼炮”,曲射、平射兩用,射程達1000米,大大提高了實戰威力。比如軍工優秀人才郭棟才、唐成儀,為了研制原裝子彈的專用機具及無煙藥成型的成套設備,在沒有相關技術幫助的條件下,硬是在老技術工人們的協助下,從設備雛形、結構原理、作用功能直到技術設計所需的各種實際參數都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和實驗,從當時自身的各項條件和加工能力等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並制造出性能各異的數十台專用機具,為原裝子彈及無煙藥的大批量生產打開了大門。例如黃崖洞兵工廠車工甄榮典,他是兵工生產模范代表,以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干勁,向大家倡議20天完成一個月任務,每天堅持做一小時義務工,不斷地創造加工炮彈的新紀錄。新華社和《新華日報》(太行版)宣傳了他的模范事跡,贊譽他為“炮彈大王”。1938年8月,甄榮典光榮地出席了晉冀魯豫區新勞動者運動比選大會,被選為邊區新勞動者旗手第一名。
培養軍工事業后備人才。1941年1月13日,彭德懷對軍工部《1940年生產總結和1941年生產計劃的報告》批示:完成計劃,提高質量,充分儲備軍工原材料,補充學徒,成立工業學校,提高工人政治質量,發展三分之一的黨員,要研制無煙藥和小炮。1941年,在原太行兵工人才的基礎上成立了太行工業學校,從各所、工廠抽調一批高級知識分子搞教學,學生除來自工廠外,還有一批來自部隊的青年戰士。按照工作需要和文化水平,將學員編成機械專科兩個班、文化補習班和會計班。太行工業學校在戰爭年代為根據地培養了一大批軍工干部,這些學員后來在華北、東北的軍工廠裡發揮了骨干作用。
在抗日戰爭的旗幟下,這些杰出的英雄群體在山西黎城黃崖洞兵工廠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冶金技術的改進、火藥炸藥的研制、步槍生產制式化和槍彈的研制、機器制造等方面取長補短,在抗日烽火中的太行山上創造了軍工生產的奇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