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李薰:善於“指兔子”的物理冶金學家

武晨簫

2023年07月19日08:27    來源:學習時報

李薰(1913.11.20—1983.3.20),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著名物理冶金學家,我國冶金科技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36年畢業於湖南大學礦冶工程系。1937年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深造,先后於1940年、195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和冶金學博士學位,任該院研究部負責人。1951年沖破重重阻撓回國,領導創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等職,於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調至北京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技術科學部主任。他長期從事嚴格保密的國防尖端科學研究,在航空航天金屬材料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李薰是我國著名物理冶金學家,是世界公認的鋼中氫研究領域的創始人。他歸國創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所”),是中國冶金科技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指兔子、打兔子、撿兔子”——李薰用形象的比喻把科研工作分為三類:“指兔子”是確定科研方向,“打兔子”是直接參與科研工作,“撿兔子”是做輔助工作,大家團結合作才能取得成果。而他就是一位善於為祖國科技事業“指兔子”的科學家。

海外成名,開創鋼中氫研究領域

1913年11月20日,李薰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仁風鄉一個頗有名氣的書香門第,自小受到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1932年,李薰被保送進入湖南大學礦冶工程系讀本科,連續4年獲湖南省教育廳獎學金和湖南大學免學費獎。由於成績出眾,同學們都叫他“爆腦殼”,意思是“絕頂聰明的頭腦”。1937年,李薰考取公費留學名額,於8月啟程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深造。此時正值七七事變爆發一月有余,李薰人生旅途上的重要一步與中華民族命運的歷史轉折交織在一起,他更加感受到自己肩負的國家和民族使命之重。

謝菲爾德這座城市素有“英國鋼都”之稱,謝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在當時的科技界享有盛譽。據李薰回憶,在讀博期間,他“從來沒有在晚上12點以前睡過覺,也從來沒有在早晨5點以后起過床”。憑借優異的學業成績和出色的研究工作,李薰獲得了謝菲爾德大學頒發給研究生的最高榮譽“白朗敦獎”,並用不到3年的時間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受二戰影響,李薰博士畢業后無法馬上回國,於是留校繼續從事科研工作並指導研究生。1938年,一架英國皇家空軍戰機在演習中墜落,機毀人亡。這次事故的原因是飛機引擎主軸內部出現了頭發絲般粗細的裂紋,稱為“發裂”。經過研究,李薰提出鋼中氫可能是造成發裂的原因,並通過實驗揭示了鋼中氫脆的科學奧秘及去氫規律。這一成就轟動了西方科技界,李薰成為該領域公認的創始人。同時,這一成就也解決了英國軍工部門所需優質合金鋼生產制造中的技術難題,幫助英國在二戰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1951年3月,憑借鋼中氫等突出研究成果,謝菲爾德大學授予李薰冶金學博士學位。這種高級科學博士學位通常頒發給公認在相關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學者。自謝菲爾德大學設立冶金學博士學位以來,在1923—1951年間,李薰是獲得該學位的第二人,也是第一位亞洲人。好友王大珩在給李薰的祝賀信中寫道:“這真是不容易得來的榮譽,它將為中國冶金界樹立起一面旗幟。”

英國優越的生活工作條件並沒有磨滅李薰心中根深蒂固的愛國情感。他有時會哼唱起《蘇武牧羊》這首歌,想起災難深重的祖國,竟流出了眼淚。英國同行多次勸李薰在英國安家落籍,但他明確回答:“我永遠是中國人。”在李薰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以己之長報效祖國。

1950年8月和11月,李薰先后收到時任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局長錢三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來信,邀請他回國為新中國籌建中國科學院冶金研究所。他欣然應允,毅然放棄了經過多年奮斗取得的學術地位和優厚待遇,向謝菲爾德大學提出辭職。但由於英國當局阻撓,直到1951年6月,李薰才取道香港踏上歸國之路。

白手起家,擘畫創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以現代科學理論為基礎建立的專業金屬研究所,也是中國科學院系統內第一個“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研究所。李薰多次在關鍵時刻“指兔子”,為金屬所的發展指明方向。同事們常說,“李所長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看得遠”。

籌建過程中,李薰對所名和選址提出了建議,均被採納。一方面,由於當時上海已有以“冶金”為名的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且金屬研究比冶金研究的覆蓋范圍更廣,李薰建議將原定的“冶金研究所”改為“金屬研究所”。另一方面,金屬所的選址有北京和沈陽兩個方案。李薰赴沈陽實地考察后,決定選址沈陽,理由是沈陽地處多個鋼廠的中心地帶,便於直接了解冶金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更有利於為我國鋼鐵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1951年深冬,李薰帶領同事和學生來到沈陽南湖,望著腳下這片被白雪覆蓋著的茫茫郊野,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的事業就從這裡開始。”沈陽的建所工作開始后,李薰這位剛從英國歸來的“洋教授”,又是南方人,跟大家一起吃簡易食堂、住集體宿舍,從未提出過半點特殊要求。有人問他“過得慣嗎?”他答道:“我們在辦自己的事,生活再苦心也甜。”

1953年金屬所正式成立,李薰被任命為首任所長。李薰認為,人民拿出這麼多錢來建立這個研究所,應當給國家建設解決實際問題。他常說:“不要當‘波斯貓’,供人玩賞不捉耗子。我們要給國家‘捉耗子’。”李薰敏銳地判定,提升冶金技術水平是當務之急。建所初期,金屬所工作重點是改進鋼鐵質量,支援各大鋼廠建設。

1958年,為適應國家戰略需求,李薰決定將金屬所的主要研究方向調整為國防尖端新型材料研發,組織開展了高溫合金、難熔金屬、表面涂層、原子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他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重返地面人造衛星、第一架超音速噴氣飛機、第一艘核潛艇,提供關鍵材料,開拓尖端技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參與高溫合金研究工作的胡壯麒院士說:“李薰好就好在抓對了方向。方向要指對,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就是‘指兔子’……沒有李薰,就沒有高溫合金。”在核燃料元件研發中,李薰帶領團隊從事鈾冶金工作,日夜不停地苦干了10年,但由於保密原因,公開發表的隻有一篇兩頁紙的論文。一代青年才俊,眾多無名英雄,支撐起中國的脊梁。在回憶“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時,原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將李薰譽為“沈陽金屬研究所最強的科學家”。

在李薰創建和領導金屬所的30年中,金屬所的研究成果多次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3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覆蓋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和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81年,英國金屬學會代表團在我國參觀考察后稱:“在中國冶金方面的研究工作,各地參差不齊,而其高點可能是在沈陽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言傳身教,培養可下“五洋捉鱉”的科技人才

李薰強調科研工作的前沿性和原創性,他經常勉勵青年科研人員,“搞科研工作不要滿足於‘瓮中捉鱉’,要去‘五洋捉鱉’”。他認為,人是科學技術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一個研究所所起的作用不取決於人的多少,而取決於人員的技術水平”。為此,他特別重視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

金屬所籌建時期,分配到所的大學生普遍缺乏金屬專業理論和生產實踐知識。李薰制定了邊建所、邊工作、邊培養、邊學習的方針。在中國科學院院部大樓的地下室,李薰和所內外專家親自執鞭任教,為青年人補習專業課程,辦起了“走廊大學”。

同時,李薰向各大鋼廠派遣煉鋼小分隊,與煉鋼工人一起發現和解決鋼鐵冶煉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這一做法一直持續到1958年金屬所將主要研究力量轉向新型材料研發。李薰也經常到鋼廠了解生產一線情況。1952年,李薰參觀鞍鋼,向工作人員講述鋼材的高質量取決於每道工序的高質量。在鞍鋼煉鐵廠工作的周傳典曾接待過李熏,他回憶道:“當時我是一名技術員,李薰同志已是中外聞名的學者,他平易近人,與我交談,教誨良多。”這種深入生產一線的科研活動,解決了許多鋼鐵生產中的難題,提升了產品質量,也為金屬所訓練了一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科技人才。

20世紀60年代,金屬所利用暑假時間先后舉辦了金屬電子論、位錯理論等學習班,所有學員必須參加考試並公布成績。張榜那天,人們驚訝地發現李薰的名字也在榜上,且名列前茅。原來,有的學員以工作繁忙為由,向李薰提出不公布成績。對此,李薰並沒有提出批評,而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與大家一起參加考試並公布成績。這一做法極大地激勵了學員。在李薰的帶動下,金屬所的圖書館總是座無虛席,西大樓常常徹夜燈火通明。一位剛入所的大學生感嘆道:“一進所就感到有壓力,不拼命學不行啊!”

金屬學與金屬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李薰強調:“實驗技術對於我們搞應用科學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在英國時,李薰自己設計制造了一套真空定氫儀,成為英國最早的定氫儀原型。張沛霖院士在謝菲爾德大學跟隨李薰學習,他回憶道:“自己努力學會掌握實驗技術,是李薰在英國實驗室養成的習慣。我是在李薰這種刻苦鑽研精神的感召下,學會了焊接技術的。一般在實驗室裡,凡是李薰會的,我們大家都跟著學,李薰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很大的。”在金屬所,李薰非常重視提高青年科研人員的實驗技術,除了必須的金相、熱處理操作外,他還要求大家掌握車、鉗、銑、刨、吹玻璃等基本技能。

李薰的言傳身教為金屬所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多項攻關任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倡嚴謹、嚴肅、嚴格的“三嚴”精神,在金屬所內形成了一個“學術自由、勇於創新的和諧小社會”。

鞠躬盡瘁,規劃國家科技發展藍圖

李薰學識淵博、視野寬廣,極具戰略眼光。他不僅引領著金屬所的發展方向,也常常為祖國科技事業“指兔子”。

1956年,新中國組織制定第一個全國科技規劃,李薰擔任冶金學科方向的召集人,並參加綜合組工作。實際上,1955年,李薰就對冶金學科的長遠規劃進行了深入思考。他認為,長遠規劃必須結合我國國情、提出與國家生產建設有關的重大問題,特別是“今后應該考慮的一些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問題”。李薰提出,應當重點研究與發展適合我國資源特點的合金鋼系統、開展鈦基(及鋯基)合金等新材料研究。這些意見建議最終都被納入《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之中,對我國冶金領域的科研布局和長遠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此后,李薰參加各種規劃的制定,為冶金學科、航空材料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1981年,李薰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技術科學部主任。他銳意改革、勵精圖治,大力推進技術科學的發展,強調不能完全依靠引進外國的技術和設備,而是要“真正獨立自主地發展我國的經濟和科學技術”。他倡議組織學部委員對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進行評議,為后續推進體制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他敏銳發現科技工作中的創新思想和人才,積極開拓新的學科領域,例如,支持海洋機器人研究,關心我國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等。

1983年3月20日,李薰為探索科學研究面向經濟建設的新途徑,在前往攀枝花鋼廠考察行經昆明時,不幸溘然長逝,時年七十歲,他為祖國科技事業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今天,同事和學生常常會想起那個夏夜綠蔭下蹲在路旁與工人對弈,工余在單身宿舍與青年科技人員談心的老所長,他代表著一種信仰、一種精神、一種作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