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安徽公安強化執法辦案全鏈條監督閉環式管理

為七類場景執法設紅線 讓每個辦案環節可回溯

2023年07月14日08:26    來源:法治日報

6月10日中午12時許,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峨山派出所民警劉志偉調處完一起家庭糾紛類警情后回到所裡,第一時間將執法記錄儀接入信息採集站端口,僅用兩分鐘就將音視頻上傳入庫,並與對應的報警信息關聯起來。

與此同時,蕪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的案管中心執法監督“360系統”同步更新了這起警情的處理結果以及現場音視頻。一旦出現疑似報案不理、有案不立等異常,系統會亮起“紅燈”,法制部門立即跟進核查,避免隨意執法、執法不公等問題的發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研發“360系統”,開展“360度”監督,蕪湖公安機關規范警情處置的這套自主動作,是安徽公安機關不斷提升執法監督精准度和精細化的又一實踐。

“公安機關處於執法司法一線,必須始終堅持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生命線,做到依法辦案、公正辦案,堅持不懈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通過全鏈條、閉環式、可查詢、可追溯的監督管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公安機關的每一起案件辦理、公安民警的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安徽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錢三雄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把執法權責明確到每個崗位

“兄妹在生活中相互幫扶無可厚非,但親情不能超越法律邊界。好在關鍵時刻你能及時醒悟,主動糾正,避免釀成大錯……”4月26日,在歙縣公安局富堨派出所,差點為哥哥頂包交通肇事的小鄭從民警手裡接過一份“警官寄語”,再三保証自己一定吸取教訓。

這份法理情交融的“警官寄語”,是歙縣公安機關按照《安徽省公安機關“說理式”執法工作指引》,探索制作的“說理式”行政執法告知書,包含了釋法說理、身邊案例、以案促改等內容,通過寓教於罰的方式,向當事人說透法理、說明事理、說通情理,幫助其正確理解、遵守履行有關法律規定。

強化制度保障,是規范執法行為的“必要條件”。安徽公安機關著力構建制度保障體系,在推行說理式執法的同時,穩步推行柔性執法、場景執法,出台《安徽省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推行柔性執法的指導意見》,統一全省執法領域包容審慎裁量規則。出台《安徽省公安機關場景執法指引》,明確群體性事件、尋舋滋事、治安調解、醉酒等七類常見執法場景處置規范,並就嚴格執法、陽光執法、柔性執法、說理執法、場景執法等制定了四份負面清單,劃出301條行為“紅線”,進一步改進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行為、規范執法活動,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

為了防止在執法辦案活動中出現權責不清等問題,安徽省公安廳還圍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等職權類別,制定《全省公安機關執法權責清單》,明確1485項執法權責。

“我們通過表格化設計,對每一種具體職權都列明了責任事項、責任事項依據、實施層級、責任警種以及責任崗位,把執法責任明確到每一個具體執法崗位,讓這份清單成為一線辦案民警都能用、都好用的‘便捷指南’。”安徽省公安廳法制處二級高級警長趙慧說。

推動刑事案件辦理“應進全進”

近日,滁州市公安局南譙分局破獲一起尋舋滋事團伙案件,多名涉案人員全部押入該市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在中心保障下,辦案民警對全部涉案人員進行初審、體檢、送押,整個過程用時不到24小時。

滁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吳紅告訴記者,案件之所以辦得迅速,是因為中心組建了專業化案管團隊,一站式完成人身檢查、信息採集等工作,特別是推動醫療機構進駐后,在辦案區即可完成涉案人員入所體檢,不必中心、醫院兩頭跑,民警不僅降低了執法風險,也減輕了工作負擔。

目前,安徽省公安機關正在全面構建“市縣公安機關執法辦案中心+實戰警種、基層所隊執法辦案分中心”兩級模式。中心集執法辦案、案件管理、涉案財物管理功能於一身,匯聚業務警種優勢資源,推行同步上案、同步指導、同步審核機制,為執法辦案提供研判會商、合成作戰等服務保障,並建立全流程、閉環式的執法監督智能化管理體系,對整個辦案區進行無死角、不間斷巡查,對執法辦案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

中心服務范圍也在不斷拓展,池州市公安局貴池分局執法辦案中心具備價格及傷情鑒定、律師會見、未成年人保護、手語外語翻譯等多項功能,涵蓋了辦案中需要的服務項目,讓辦案民警從大量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於訊問辦案,提高辦案質效。

趙慧告訴記者,全省16個市已全部制定進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辦案類別清單,推動刑事案件辦理“應進全進”,實現刑事案件被刑拘人員進中心辦案率100%。其中,滁州市和池州市貴池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被評為全國“標杆式”執法辦案管理中心。

此外,安徽省公安機關還進一步規范執法記錄儀使用管理,推進市、縣公安機關2426個執法執勤單位聯通執法視音頻記錄系統,實現現場處警執法記錄儀使用率100%,讓“處警必戴、現場必錄、規范存儲”的要求成為一線民警的習慣。

“線上+線下”筑牢監督防線

“你的案件快到期了,請及時辦結或辦理延長期限手續。”不久前,蕪湖市公安局法制支隊在“360系統”上巡查發現,轄區某派出所在辦的一起敲詐勒索案臨近立案審查期限,遂向辦案民警推送了提醒短信。收到信息后,辦案民警立即向審批人匯報,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了立案審批程序,避免了超時情況的發生。

自從“360系統”上線運行,蕪湖一線民警在執法辦案時都有了貼身“監督員”。

“我們在系統裡設置了警情不一致、警情核查、受立案期限提醒、受立案審批期限提醒等‘四道防線’,同步聯入民警上傳的執法記錄儀音視頻資料,實時監督辦案場所和涉案財務管理,市局、縣分局、所隊三級監管機構每日網上巡查通報,每周評查案件質量,規范派出所接處警、打擊辦案、案管工作‘三位一體’協同運行。”蕪湖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李自明說。

依托科技賦能,安徽公安機關的執法監督網越織越密,各地常態化開展實時監督、隨機抽查、網上巡查,做到案件信息網上流轉、實體材料網上傳、審核審批網上進行、法律文書網上生成、案件質量網上考評。同時強化外部監督,在省級層面、16個地市級、104個行政區劃縣區設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並實體化運行,進一步強化公檢監督合力。

安徽公安機關還持續推進執法辦案積分制,將執法考核由單位向民警個人延伸,與評優評先、表彰授獎、提拔任用挂鉤,並試行整治執法突出問題促進執法公正“四個必須”“四個嚴禁”工作規定,強化執法過錯剛性追責,不斷壓實執法責任。

監督是約束,也是激勵。過去一年,全省公安機關行政復議糾錯率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行政訴訟一審案件敗訴率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全省群眾對政法機關執法工作滿意率由92.91%上升到95.57%,執法規范化水平穩步提升,執法環境也持續改善。(本報記者 李光明 范天嬌)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