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紅梅
2023年07月12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張德二在用電腦整理數據資料。 |
張德二在查閱歷史文獻。 |
人物小傳
張德二,1943年生於四川成都,曾任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首席專家。長期從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發表論文140篇,執筆《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主編《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198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982、1994、2005年獲中國氣象局科技獎,1997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2023年4月,獲得2022年度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風雲成就獎。
與張德二見面,是在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辦公室。辦公室櫃子裡幾乎都是她的專著、發表的論文和參考書刊。進門左邊一排排小抽屜裡,整整齊齊放滿了檢索資料的小卡片。
今年已80歲的張德二談起氣候學研究神情專注,如數家珍。“這一輩子,我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認真研讀、解析中國特有的歷史氣候記錄。研究內容很繁雜,也不是熱門學問,但我國氣候研究必須得有充足、可信的基礎數據支撐,才能有長足的發展。”張德二說。
不斷摸索創新,將歷史文獻引入氣候研究
1974年,張德二到原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所一室報到,開始了氣候變化研究。當時接到一個研究青藏高原地區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的任務,這讓全室上下都犯了難。當時,一年以上的氣候變化趨勢都很難預測,要預測更長時間的氣候變化趨勢,幾乎不可能。通常做未來一年氣候預測,就需要10年以上的氣候資料。如何解決?隻能從古氣候領域去想辦法了,但當時我國古氣候方面的資料幾乎是空白的。
大家分頭去查閱相關研究動態,了解到樹木年輪研究、地層沉積物分析、冰芯鑽探等古氣候研究方法,也摸索出了一點門道,但都進展不大。這時,大家發現,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依據中國史籍記載,應用現代理論和方法,建立了中國五千年溫度變化趨勢曲線,又和國外的雪線、冰芯等記錄對比,提出全球氣候變化的新見解。“我從中深受啟發,利用中國歷史文獻記錄來推斷過去的氣候,這是尋找長時期氣候變化規律的可行途徑。”張德二說,很快大家便對此形成了共識。
1977年,張德二被派往南京大學組織五百年旱澇史料的第二期工作,和來自19個省份的協作組成員一起合作,在南京、上海等地的圖書館查錄旱澇史料,給各地每年評一個旱澇等級,然后匯入第一期的成果,畫出每年的全國旱澇等級分布圖。隨后,一本厚重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油印本)面世。然而,張德二仍未止步,她又花費兩年時間去核定原油印本的數據資料,校訂、商榷、修改。1981年1月,《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正式出版。
這次研究經歷,讓張德二對歷史氣候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她繼續探索將歷史文獻引入氣候研究。在此基礎上,她又經過深入研究,給出了中國歷史降塵頻數曲線,繪成的歷史降塵記錄地點分布圖竟然和現代黃土實際分布基本一致,還分析了沙塵的風力傳送、沉降的動力過程等。這些結果經中英文版《科學通報》和《中國科學》發表,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查閱8432種中文史籍,專注編訂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
張德二認為,氣候研究必須擁有充足的資料,系統整理歷史氣候記錄是一項奠定學科發展的基礎研究,“研究歷史氣象記錄可以說是小學問,但小學問對大學問是有用的,這個大學問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張德二大膽設想:能否對我國近一千年、三千年的歷史氣候文獻記錄系統、全面地發掘整理,詳加考訂,編成一套翔實可信的中國歷史氣候記錄的系統資料,為我國氣候學發展、研究氣候變化奠定堅實基礎。
雖然有了這個想法,但張德二還是擔心做不下來。中國的歷史文獻典籍十分豐富,從中採集歷史氣象記錄必須系統地進行,要用歷史學、文獻學的方法嚴格考訂、勘校,用氣象知識來辨識,而自己的學養仍然不足,何況工作量如此巨大。張德二估算,起碼要10多個人合作花上3年時間才能完成。在多位學界人士的支持下,在歷史專家的指導下,張德二從《書目答問》入手,開始了研究之旅。
1983年,張德二決定從宋朝開始做千年氣候研究。她先是用一年時間制作了待查閱的古文獻目錄卡片逾萬張,然后和協作團隊一道,從37個城市的75座圖書館、檔案館,查閱了8432種中文史籍,除去無氣象記載的古書外,實際採摘引用7930種,將其中有關氣象的文字記載摘錄出來。
1986年,張德二被選派到國外參加研修,其間,張德二更多地了解了國際前沿的氣候學研究方法和大型研究計劃的進展。回國后,張德二和協作團隊一道努力,歷時5年完成千年氣候研究課題。經過反復修改,2004年12月,《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出版,歷時整整20年。直到退休,張德二仍然在對氣象史料進行補充和勘誤,2014年,900萬字的《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增訂本面世。
年過八旬仍關注學術前沿,想做一些前人沒有做過的研究
氣象學界對《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這套書不僅是一部匯集研究三千年來氣象學上可以精確到年、月記錄的作品,更是中國歷史氣候研究走向成熟的標志。其時間跨度之長、內容之齊全、考訂之認真嚴謹,在中外歷史氣候資料研究領域頗為罕見。它為研究氣候、環境、生態、農業、氣象災害以及人類活動影響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
如今這套書已被廣泛應用於氣候變化研究,也成為研究氣候變化及相關學科的常用工具書。在國家圖書館開放陳列的工具書書架上架已19年,藍色封皮被磨出了白痕。“這說明讀它的人不少,我很欣慰。”張德二說。
幾十年如一日,從數量龐大的歷史文獻中查找氣象記錄,並逐條考訂,張德二的堅持既考驗耐心,更考驗治學態度的嚴謹和一絲不苟。她每天都鑽進資料堆裡,不會因雜事分心。
“最喜歡的工作時間,是晚上8點多到半夜12點,這段時間很安靜,可以更專心地做事。”張德二每天都要工作,周六日也堅持,家庭事務一切從簡。張德二說,做事必須有始有終,盡所有力量做好一件事情﹔再難的事情也應一步步地去做,一直做到自己滿意為止。
《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出版后,張德二仍然關注著學術前沿,想做一些前人沒有做過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她對歷史時期的極端氣候事件尤為關注。從2003年以后,她專注於解析和考訂氣候史料,為各類歷史極端氣候事件繪制了實況復原圖,寫成的“中國歷史極端氣候事件復演研究”,最近將正式出版。
■記者手記
不因學問冷門而不做
從三十而立到耄耋之年,幾十年如一日,張德二埋頭在浩瀚的歷史資料堆裡,收集、整理、考訂,其工作之瑣碎、繁雜,工作量之龐大,讓人望而卻步。若不是因為對氣候研究的熱愛以及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就不可能有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耐心、細心、恆心。
在張德二看來,科學世界裡到處都是學問,不因學問冷門而不做,不因學問冷門而忽略它。找尋真理的過程再艱難、再繁瑣,也要盡一切努力去探索。唯有如此,才能攀登科學的高峰,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這是質朴又寶貴的科學精神。相信在這些淡泊專注的科學家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2日 0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