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豐台戰斗:和平解放北平的前奏

王恩寶

2023年06月26日08:28    來源:學習時報

 遼沈戰役勝利后,194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軍委電令東北野戰軍立即結束休整,取捷徑以最快速度隱蔽入關,與華北野戰軍主力協同,以優勢兵力,分割包圍北平、天津、塘沽一線的國民黨軍華北“剿總”傅作義部。11月29日,平津戰役開始。12月14—16日,東北野戰軍第42軍展開豐台戰斗,搶佔並守住豐台,隔斷平津之敵。豐台戰斗是和平解放北平的前奏,為平津戰役的勝利奠定重要基礎。

天降神兵,搶佔豐台

12月12日,中共中央軍委及東北野戰軍司令部(以下簡稱“東總”)電令第42軍,應全力切斷宛平、豐台敵人退路,搶佔豐台,協同南苑方向之第40軍切斷敵人南逃和東竄天津的道路,從南和西南方向包圍北平。接令后,第42軍軍長萬毅、政治委員劉興元等人立即在河北清河西北路邊的老鄉家,研究落實這一艱巨而重要的任務。豐台是平漢、津浦、平張、平承諸線的樞紐,是通往鄭州、天津、張家口等必經之地,是傅作義接受“美援”鐵路運輸的要道以及擴大實力的命脈,又是華北“剿總”聯勤總部所在地。第42軍搶佔豐台,第40軍佔領南苑機場,互相配合,將從陸空切斷敵人逃路,隔斷其與天津等地聯系,協同兄弟部隊形成對北平嚴密包圍態勢﹔在華北戰場這一“棋盤”上就可能“將”死傅作義部及華北“剿總”,使其欲走不得,欲戰不能,困而待斃。豐台國民黨駐軍,因郭景雲部第35軍馳援張家口、新保安一帶被圍國民黨軍而離開,兵力減弱。

12月14日7時30分,第42軍(下轄第124、125、126、155師)第124師到達岳各庄,兵鋒直抵豐台。14日上午,第124師第37團在16門山炮、20余門迫擊炮的炮火支援下,殲滅大井之敵,隨后立即向豐台發起進攻。該團猶如神兵天降,迅速沖入豐台。駐豐台的國民黨軍第101軍主力已奉命東撤,余部及華北“剿總”后勤人員,尚未發覺我軍已到,在我軍突襲之下,四散奔逃,很快被殲。第124師第39團直插前后泥窪、樊家村及豐台車站。敵人在混亂之中,沒有進行有效抵抗就當了俘虜。由此,第124師迅速佔領豐台。與此同時,第125師佔領宛平和盧溝橋﹔第126師進至廣安門西南地區﹔第155師進至盧溝橋以西地區﹔第42軍指揮部到達看丹。至此,第42軍勝利完成中共中央軍委和東總賦予的第一步作戰任務,受到嘉獎。

“守住豐台,寸土必爭”

第42軍指揮部到達看丹后,立即召集有各師一位領導干部參加的小型會議,全面研究情況,進行防守豐台的具體部署。12月中旬的華北,已進入嚴冬,冰霜覆蓋大地,河水開始結冰。第42軍將士冒著嚴寒、迎著刺骨的北風在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援下,晝夜不停地搶修陣地。在陣地還未完全筑好之時,國民黨軍開始反扑。15日7時許,國民黨軍第94軍第5師,第13軍第89師,第92軍第56、142師,第101軍第271、272、273師共7個師,兵分兩路向我軍進行第一次反扑。第271、272、273師為一路,在實施猛烈炮火轟擊10余分鐘后,由坦克、裝甲車引導,向第126師陣地進攻。第126師將士頑強抗擊,發揚近戰殲敵打法,待敵進到陣地前約300米以內時,火炮、輕重機槍同時開火。激戰3個小時,我軍斃敵近千人,將其打退。另一路是敵人的主攻路線,敵第5、89、56、142師在百余門榴彈炮的炮火支援下,由兩列鐵甲列車引導,沿鐵路及其兩側,向第124師陣地發起猛攻。第124師將士與敵展開激戰,打得十分英勇,在“守住豐台,寸土必爭,堅決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口號鼓舞下,打退敵人多次成連成營成團規模的沖擊。戰斗持續到16時,敵人被斃傷千余人,驕橫的氣焰被打壓下去。緊張戰斗一天,已經夕陽西照,我軍將士顧不上休息,抓緊加固陣地、補充彈藥,以備再戰。

16日晨,敵人以5個師的兵力進行第二次反扑。這次敵人的炮火比第一次更加猛烈,我軍陣地和豐台鎮火光四起、濃煙沖天,接著敵人就是成連成營密集隊形的沖擊,大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架勢。我軍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沉著應戰,當敵人距離陣地前沿100米左右時,各種火器齊開,對更近的敵人則用手榴彈轟擊﹔對敵人的鐵甲列車,等它進到陣地和豐台鎮裡面,用炸藥包、火箭筒攔頭爆破,接著集中輕重機槍等火力攔住跟進的步兵,使其人車分開,首尾難顧,各個覆滅。激戰至19時,我軍在炮火掩護下,向突入陣地和陣前之敵展開全面反擊,打得敵人狼狽逃竄,徹底粉碎敵人反扑。敵人紛紛退回北平城裡,再也不敢出來。

戰果輝煌,精神永存

豐台戰斗,第42軍共殲敵8000余人,和平改編8000余人﹔繳獲117輛坦克、24輛裝甲車,45輛火車機車、100余輛汽車,75門大口徑火炮以及槍支等大量軍用物資。第42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勝利完成中共中央軍委、東總交付的隔斷平津、搶佔豐台、圍困北平等任務,為和平解放北平、改編傅作義部作出重要貢獻。

豐台戰斗的勝利來自於中共中央軍委、東總的正確指揮,得益於各部隊的有力協同以及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援,更在於第42軍將士在堅強有力、及時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下,堅決執行命令,團結一致、英勇奮戰。在防守戰中,第42軍將士紛紛表示,必須堅定信心,天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再大的犧牲也不怕,隻要第42軍有人在,就要守住豐台。有個連隊連排干部全部傷亡,剩下20余人,仍堅守陣地,前后7次打退敵人﹔有個連隊剩下的19人,彈藥打光,端起刺刀展開白刃格斗,擊垮敵人﹔有個連隊突擊組前赴后繼沖向敵坦克、裝甲車,將其炸毀……據統計,豐台戰斗,第42軍付出血的代價,傷亡3000余人,其中,第37團政委張同新光榮犧牲,60余名營連排干部獻出寶貴生命。

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遷往北平途中,在涿州第42軍駐地休息。回憶起兩個月前的平津戰役,毛澤東夸獎萬毅及在場的第42軍將士說,你們在豐台打得不錯嘛!萬毅誠懇地回答:“這是由於上有中央軍委和東總的英明決策和有力指揮,下賴將士用命。”豐台戰斗中東北野戰軍將士猛打猛沖、英勇果敢、不怕犧牲的可貴精神必將賡續永存。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