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聰聰 實習生李珂
2023年06月21日09: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踏遍五湖四海,情牽一縷鄉愁。日前,“追夢中華·奮進先行區”2023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一行走進溫州、了解溫州,向世界講述溫州故事。
走僑鄉:共搭連心橋
佔山川之勝,得江水之澤。位於甌江中上游的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素有“鹿城后花園”的美譽。
作為溫州著名的僑鄉,山福鎮臨江僑聯“僑胞之家”,是溫州加強基層僑聯組織建設工作的典型范例,今年榮獲國家級“僑胞之家”的稱號。
據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葉浩樹介紹,“僑胞之家”持續做好聯絡聯誼工作,向僑胞僑眷宣傳當地優惠政策,激發他們的桑梓情懷,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近年來,共有26名華僑陸續回鄉。莫桑比克僑眷魏澤龍投資建成全省單體體量最大、全區首個農業超億元產業項目生態白茶綜合園,土耳其中國工商總會常務副會長程建兵回鄉投資6000余萬元成立文旅公司,打造中土融合特色‘僑家樂’,僑胞之家不時傳來華僑返鄉投資,成功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助力鄉村發展的喜訊。”葉浩樹說。
凝聚僑心僑智,助力鄉村振興。溫州市永嘉縣積極發揮僑胞資源優勢,吸引僑界人士回歸鄉裡。
“以民宿帶旅游,以旅游助發展。”近幾年來,永嘉縣僑聯基層組織著力打造“鄉村僑舍”品牌民宿生態圈,並為其提供經費支持和品牌扶持,鼓勵“鄉村僑舍”等陣地突出“僑”元素,激活鄉村經濟發展新動力,形成永嘉特色“僑”品牌。
看僑創:共建致富橋
作為一座“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之城,“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創業”是溫州最鮮明的特質。
浙江洲一鋁業有限公司是阿聯酋僑領姜捷在溫州市鹿城區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溫商回歸項目的優質名片。
2018年,在迪拜創業16年的姜捷響應家鄉號召,回溫發展。“翅膀和根,一個都不能少,”姜捷表示,“回歸的企業家要搭上祖國發展、家鄉共富的快車,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蘊藏的無限潛力,繼續追夢向前。”
步入溫州市甌海區茶山街道的山根音樂藝術小村,豐富多樣的藝術空間、舒適寬敞的精品民宿、各具特色的主題餐飲和音樂酒吧便映入眼帘。
“該村是典型的僑村,華僑人數接近半數。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溫州市郊的一個普通小山村。”據溫州市甌海區僑聯主席秦毅介紹,自2006年起,溫州市政府實施舊村改造計劃,山根村在2016年被納入甌海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和自身特色打造出了山根音樂藝術小村。
秦毅表示,通過舊村改造,山根集體收益每年增加了400萬元以上,海外鄉賢積極回歸創業,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近40%,村民人均收入5.1萬元,同比增長16%,“僑”力量的凝聚,正在這裡架起一座致富橋。
品僑韻:共筑文化橋
山水相依,文化興盛。箬溪國際藝術村以文化點亮古朴僑村,凝心聚力助推鄉村振興。
箬溪國際藝術村位於溫州市永嘉縣鶴盛鎮上日川村,自然環境優美。自2016年以來,英中經濟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周建朋發動創建箬溪國際藝術村,舉辦一系列大型國際交流活動,吸引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藝術家走進鄉村。
如今,箬溪國際藝術村已成為藝術品創作交流基地、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基地,同時也是溫州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基地不斷引入世界藝術資源,用藝術服務生活,為文化交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浙江是僑務大省、溫州是著名僑鄉,溫州大學也與“僑”有著不解之緣。
據溫州大學校長趙敏介紹,學校堅持立足僑鄉、服務華僑、面向世界,持續強化涉僑教育特色,為創建僑特色“省部共建”高校打下扎實基礎。今年5月份,全國高校首個僑文化館在溫州大學正式開館,溫州大學將進一步建好“鄉情窗口”,把僑文化館打造成為全世界溫州人記住鄉愁、留住鄉情的精神家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