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綜合施策治理耕地鹽鹼化(延伸閱讀)

8省份試點項目3年實施面積240萬畝次

本報記者  高雲才

2023年05月22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防治耕地土壤鹽鹼化綜合措施不斷優化,為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2年,我國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並同步謀劃推進鹽鹼地普查。按照鹽鹼荒(草)地面積超10萬畝且集中連片的標准,在濱海、東北鬆嫩平原、黃淮海平原和西北內陸等重點區域的14個省份劃定了198個縣作為鹽鹼地普查調查范圍,共布設鹽鹼地樣點11.2萬個,重點調查鹽鹼地類型、分布、程度、成因以及開發利用情況等,開展了重點區域鹽鹼荒(草)地開發利用潛力評價,初步形成了以縣為單位的鹽鹼地分類分級圖。

綜合施策,探索不同鹽鹼類型區域的綜合治理模式。2020—2022年農業農村部在西北灌溉區、濱海地區和鬆嫩平原西部等鹽鹼地集中分布區,指導8個省份開展了鹽鹼化耕地治理試點項目,3年累計實施面積240萬畝次。各地通過統籌秸稈綜合利用、深鬆整地等項目,綜合運用工程、農藝、化學、生物等措施,不斷探索不同類型鹽鹼地治理。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負責人介紹,經過3年試點,54個鹽鹼耕地治理試點縣均探索形成了1—3套適合本區域的綜合治理技術模式,累計建成了200多個集中連片綜合治理示范區,惠及約17萬農戶和1600個新型經營主體﹔項目區耕地質量平均提升0.11—0.51個等級,土壤含鹽量平均降低約2‰,每公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0.5克以上,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在水稻、小麥、大豆、馬鈴薯等作物耐鹽鹼品種選育推廣上取得了積極進展。水稻方面,農業農村部設立了國家耐鹽鹼水稻品種試驗,2020—2022年國家審定耐鹽鹼品種11個,可在輕中度耐鹽鹼地淡水灌溉種植。小麥方面,2019年開始設立國家耐鹽鹼小麥品種試驗,2022年國家首次審定4個耐鹽鹼小麥品種。

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為預防耕地土壤鹽鹼化創造了基礎條件。2013年國務院批復實施《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總體規劃》,2021年國務院批復實施新一輪《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各地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高標准農田10億畝,大大提高了農田灌排能力。今年我國繼續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將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鹽鹼問題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反復性。以工程措施為基礎,持續輔以農藝、化學、生物等各種措施,實現防治結合,方能長久有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2日 02 版)

(責編:彭曉玲、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