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白山黑水間的抗戰畫卷

周明順 劉尚達

2023年05月13日08:29    來源:中國軍網

蕭軍是抗戰時期“東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直接、正面地描寫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帶給東北人民的苦難和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武裝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故事。作品得到魯迅先生的稱贊並為其作了序言。《八月的鄉村》后被翻譯成英文,擴大了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國際影響力,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抗日戰場的一個重要窗口。

《八月的鄉村》首次出版於1935年,共14章,約14萬字。作為一部革命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其顯著特色之一是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軍潰敗,整個東北淪陷在日寇的鐵蹄之下。這部作品就是根據我黨領導的東北磐石抗日游擊隊的斗爭史實和故事創作而成的,目的就是喚醒民眾、宣傳抗戰,力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翻身。作品真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蓬勃發展的抗日武裝力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處的領導地位。

作品以東北民間抗戰為敘述對象,著重描寫了一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中華人民革命軍第九支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展現了東北人民不甘當亡國奴、誓死保衛家鄉的斗爭精神。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把一系列抗日場景和斗爭故事連綴起來,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中華民族在面臨危機形勢下所展開的偉大斗爭,勾勒出一幅抗日戰爭的真實畫卷,揭示了鮮明的抗日主題和時代精神。

《八月的鄉村》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藝術處理等方面獨具特色。在勾勒故事情節中,作者從多角度、多層面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不甘屈服、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作品中的游擊隊員雖然人數不多,但其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代表了各色各樣的人物形象,不論是陳柱司令員、鐵鷹隊長,還是普通農婦李七嫂,每個人物都很典型,他們都經歷了受盡苦難而拿起武器反抗的心路歷程。

陳柱司令員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較早的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指揮員形象。他既是東北地區這支革命隊伍的指揮員,又是黨對軍隊領導的體現者。作者站在先進階級的思想高度,在這一人物身上傾注了深厚的感情,用了濃重的筆墨,力求把他塑造成一個理想化的人物。陳柱的父親因地主殘酷壓榨早歿,妻兒被日寇血腥殺害,階級斗爭和民族仇恨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也在黨的培養下迅速成長起來。作品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情節描寫,展現了陳柱的政治遠見和思想深度,表現了他政治上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思想上沉著機智、剛毅果斷,作風上平易近人、講究政策,軍事上多謀善戰、機警過人。陳柱這個人物直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干部的能力和擔當,特別是在那個年代,意義極為重大。

鐵鷹隊長這個英雄形象的塑造也非常親切真實。作者著重從他率領部隊同日偽軍的浴血奮戰中刻畫他的英雄性格。在伏擊日偽火車的戰斗中,既寫出他的勇猛機智,又寫出他注意俘虜政策﹔在同日寇的激戰中,充分表現出他英勇頑強的英雄氣概,也揭示出他因違反紀律造成戰斗失敗而痛悔交集的沉重心情。作者沒有把他寫成一個完美無缺的英雄,而是從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出發,寫出他思想和行動的矛盾。這是一個在民族獨立戰爭初期的火熱斗爭生活中迅速成長起來的普通指揮員形象。

蕭明作為知識分子的代表,是一個與陳柱、鐵鷹完全不同的人物,是這支隊伍所轄的一個分隊長。他是知識分子出身,帶著濃厚的小資產階級意識參加到革命隊伍中來。對於這個人物形象的缺點,作者沒有回避,而是真實地表現出來,使這個人物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此外,安娜、李七嫂和唐老疙瘩的形象也都刻畫得比較真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八月的鄉村》刻畫了眾多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畫卷。這些人物形象,都是現實戰爭環境裡的典型代表,具有鮮明、率直、粗獷的特色。今天重讀這部作品,仍能感受到作者火一樣的創作激情、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以及回蕩在白山黑水間的感人故事。

(責編:王子鋒、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