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朱德三進汝城

李寧 范永平

2023年05月06日08:21    來源:學習時報

汝城位於湘粵贛三省交界處,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汝城是黨領導革命活動的重要區域。朱德曾三到汝城,開展了許多影響中國革命發展進程的革命活動,與汝城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緣。

堅持獨立自主與范石生合作

南昌起義部隊潮汕失利后,朱德率部分起義軍進入湘贛邊的崇義縣上堡一帶山區。該地偏僻貧瘠,部隊給養困難。加之國民黨軍隊虎視眈眈,有隨時被殲滅的危險。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范石生是朱德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學,在南昌起義前一直同中共秘密保持聯系。其時,范石生部正駐扎在韶關、汝城一帶,並派參謀帶著希望合作的親筆信來上堡與朱德聯系。

朱德就合作之事在起義軍領導層中進行了商議。他辯証分析了合作的利弊,提出了堅持組織上獨立、政治上自主、軍事上自由的三大原則。經黨組織討論,決定同范石生合作。

1927年11月20日,朱德從江西上堡出發前往汝城。中途在汝城縣濠頭墟宿營。半夜時分,槍聲大作,土匪何其朗部將濠頭墟緊緊包圍。朱德扮成“伙夫”,以其智慧和膽略巧妙脫險。

11月21日,朱德抵達汝城縣城。在位於津江村的儲能學校,先后同四十七師師長曾曰唯、十六軍軍長范石生展開談判。朱德明確提出3個條件:一、我們是共產黨的部隊,黨什麼時候調我們走,我們就什麼時候走﹔二、給我們的物質補充,完全由我們支配﹔三、我們的軍政和訓練工作等,完全按照我們的決定辦,不得進行干涉。雙方最后達成協議,同意朱德提出的原則,起義軍改用十六軍四十七師一四○團的番號,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師副師長兼一四○團團長,按一個團的編制,發放薪餉彈藥和被服。至此,部隊從南昌起義后一直未解決的軍需給養問題得以解決。

朱范合作,體現了朱德實事求是的精神和靈活的斗爭策略,使部隊擺脫了困難處境,得到休整與補充,穩定了軍心,保存和壯大了革命武裝力量。

擴軍振軍,再掀工農革命運動高潮

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汝城縣城衡永會館秘密主持召開湘南、粵北地方黨組織負責人聯席會議,史稱“汝城會議”。朱德在會上介紹了與范石生部合作情況,傳達了中央關於發動湘南起義的指示,研究了當前的形勢和發動以汝城為中心的湘南起義等具體問題。汝城會議在思想上、軍事上、組織上為發動湘南起義作了必要的准備,使汝城成為湘南起義最早的策源地。

此時的十六軍中,除一四○團外,還有被改稱為第一四一團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第三營和改稱為第十六軍特務營的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第一團。為加強對一四○團、一四一團和特務營三支武裝力量的統一領導,朱德和陳毅秘密建立中共第十六軍軍委,陳毅任書記。它的成立,保証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再舉湘南義旗、實現朱毛會師奠定了基礎。

朱德在津江、錦堂、西垣等村先后辦起了短訓班及農民夜校,並親自上課,號召窮人團結起來,打倒新老軍閥,打倒地主豪紳。僅津江村就有200多名青壯年報名加入了革命隊伍。短時間內,隊伍就發展到1000余人。朱德經常深入周邊鄉村,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講解革命道理,軍民關系進一步密切。被反動派壓制的工會、農會等群眾組織又恢復了起來,打擊反革命勢力,重新掀起了工農革命運動的高潮。

建政擴紅,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7月29日,朱德率紅四軍第二十八團來到汝城,在南洞擊潰胡鳳璋部一個營。隨即,在南洞墟召開了2000多人群眾大會,發動群眾進行土地革命,成立南洞鄉蘇維埃政府,組建農民赤衛隊,進行插牌分田工作。應湘南特委請求,抽調紅二十八團三營黨代表唐天際、紅四軍軍需處長歐陽焜等干部,重建中共汝城縣委,唐天際任縣委書記,抽調了30余名戰士組建湘南紅軍游擊大隊。馬橋等地農民組成的汝城赤衛隊前往會合,編為湘南游擊大隊汝城赤衛隊。在中共汝城縣委的領導下,以資汝桂邊的西邊山為根據地,積極開展武裝斗爭。

8月初,朱德率部分別成立田庄鄉和開山蘇維埃政府,組建農民赤衛隊,開展插牌分田工作。8月10日,在南洞召開 5000多人的慶祝大會,成立了北區(含田庄、南洞、開山)蘇維埃政府。會上,朱德號召農民群眾團結起來,積極參加土地革命運動。會后,全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丈量土地、插牌分田運動,北區的土地革命運動在全縣產生了廣泛影響。8月中旬,汝城縣蘇維埃政府在田庄墟成立,選舉歐陽焜為主席,朱忠良為副主席。在中共汝城縣委領導下,各鄉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朱德代表前委將湘贛邊區游擊大隊改編為湘粵贛邊區游擊大隊,發給步槍15支,鼓勵游擊大隊堅持武裝斗爭,組織群眾開展土地革命。朱德在汝城及其周邊開展革命活動,鞏固和發展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指揮突破第二、第三道封鎖線,與毛澤東聯署發布《出路在哪裡》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汝城。作為紅軍總司令的朱德運籌帷幄,指揮紅軍勝利突破了國民黨精心構筑的第二、第三道封鎖線。

10月25日,朱德致電各軍團及軍委一、二縱隊首長,對中央紅軍西進贛粵湘邊境、突破敵人第二道封鎖線作出部署。29日,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一團率先進入汝城,於東嶺大管塘一帶宿營。隨后,各軍團及軍委縱隊分別從熱水、集龍方向陸續進入汝城。11月1日,朱德致電各軍團及軍委一、二縱隊首長,部署進攻汝城縣城、大坪一線,以迅速通過敵人封鎖線。至11月6日,朱德指揮各軍團,歷經了大小戰斗20余次,摧毀敵碉堡100余座,國民黨精心構筑的第二道封鎖線全線告破。

11月7日,毛澤東與朱德聯署發布了《出路在哪裡》,號召工人、農民、兵士及一切勞動民眾團結起來,武裝起來,暴動起來,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統治,實現共產黨的主張,建立工農自己的紅軍、工農自己的蘇維埃政府。

11月9日,朱德抵達汝城縣文明司,立即致電指揮各部迅速通過第二道封鎖線,部署突破第三道封鎖線。這時,龐大的后勤隊伍攜帶的壇壇罐罐太多,拖累了整個戰斗部隊的行動,問題愈加暴露出來。於是朱德依軍委決定部署毀棄與分散300擔資材,以便輕裝西進。11日,紅三軍團佔領宜章城,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三道封鎖線。面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和大部隊“搬家式”轉移帶來的種種困難,朱德以果敢的意志、卓越的指揮,為勝利突破敵人封鎖線作出了貢獻。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