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華川水庫戰斗:志願軍經典守備戰

2023年05月01日08:59    來源:學習時報

華川水庫,位於北漢江上游地帶,是朝鮮半島中部蓄水量最大的一個湖。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期間,美軍出籠所謂的“撕裂者行動”計劃,妄圖從華川地區打開缺口,隔斷志願軍東西線聯系,把戰線推向三八線以北。在我軍執行運動防御戰略部署時,華川水庫成為敵我雙方爭奪的一個焦點,志願軍駐守水壩巧妙設防、精心布置,打出一場以弱勝強的經典戰斗。

巧施妙計,水淹美軍陸戰隊

1951年3月間,根據志願軍司令部部署,志願軍39軍115師完成洪川到春川的防御任務后,整個部隊即將撤出北漢江。就在這時,美軍又決定發起“狂暴行動”,在華川水庫下游北漢江安排精銳部隊美陸戰第1師加快向北推進戰線。志願軍司令部准確判定美軍意圖后,命令部隊採取阻擊和反擊相結合的戰法,打擊北進敵人。39軍軍長吳信泉迅疾調整作戰安排,一方面周密部署堅守華川水庫288.4高地,阻止敵人進犯,另一方面研究組織實施古兵法“水淹七軍”妙計,節節抗擊敵人,擾亂遲滯美軍前進。

39軍在地圖上發現華川水庫面積巨大,居高臨下,便秘密安排偵察小隊實地勘察,接觸水庫管理人員,了解大壩閘門和蓄水量等情況。同時,安排人員提前做好蓄水工作。根據前期偵察,志願軍決定利用華川水庫自然條件,設法運用水庫之水給美軍意想不到的“水襲”。4月8日下午,39軍115師秘密部署開閘泄水襲擊任務。當日黃昏時分,志願軍發現水庫水位上升很高,蓄水量激增,便安排戰士進入泄水狀態。4月9日凌晨4時,志願軍同時把水庫10個大閘門全部提起打開。頃刻間,水流傾瀉而出,直奔下游。事后通過監聽報話機內容,志願軍了解到,大水沖毀了美軍一個炮兵陣地和附近道路。

堅守高地,阻擊美軍進攻大壩

志願軍巧施“水戰”沖擊美軍后,美陸戰第1師決定安排地面部隊進攻志願軍大壩陣地。事實上,志願軍早已精心部署39軍115師344團1連駐防水壩附近,待機殲敵。志願軍選定駐守的288.4高地位於華川水庫鷹峰山,處於一個狹長地帶,兩側地形崎嶇,異常險要,北高南低,東面緊靠華川水庫,西面是北漢江,北面是水壩大閘,南面是山前公路。這一高地是阻擊殲滅美軍的絕好陣地。為了應對預料中的敵人進攻,早在3月初,1連就充分利用有利地勢構筑工事。依據兵力部署要求,加密部署戰壕,每個戰斗班都是兩道戰壕。在山體暗部向下深挖4米布置隱蔽部,以有效抵御炮擊。陣地前沿均精心構筑一兩個暗火力點和地堡。陣地比較暴露地段都特意構筑暗壕蓋溝,還對山下的公路進行分段破壞,設置路障。經過20余天緊張施工,全連共構筑塹壕1800米、暗壕400米、隱蔽部30多個、射擊工事250個、暗地堡11個,特意用5—7層的大圓木和積土夯實覆蓋工事掩體,全面加強防護功能,連排班之間均有交通壕連通,如此完備的工事體系架構起一個堅固的支撐式環形防御陣地。

4月9日凌晨,遭到“水襲”后,美陸戰第1師著手組織地面部隊對水壩展開進攻。為了應對美軍行動,1連陣地左右兩側配備本團兄弟部隊的協防兵力,后方有全團炮兵支援。全連尤為注重隱蔽機動,在打法上注重近戰,強調利用地形和防御溝壑工事優勢同敵人巧妙周旋。當美軍以2個連的地面部隊試探時,1連靈活運用各種武器向敵人全力開火,同時讓后方團屬炮兵進行針對性火力覆蓋。進攻受挫后,美軍呼叫飛機大炮進行轟擊,把不足500平方米的陣地燒成了火海。這時全連除觀察員外已經進行分散隱蔽,在掩體工事內得到了較好保護,傷亡很少。經過一番苦戰,打退敵人6次進攻。天漸漸黑下來,1連斷定明日敵人將會有更大更猛烈的進攻,隨即組織連夜修繕加固工事。

第二天,美軍增加1個營兵力進行包圍,先是照慣例進行狂轟濫炸,山頭都被削去一大塊兒。面對強敵猛烈攻勢,1連毫無畏懼,採取近打快打的策略,用戰術優勢抵消敵人火力優勢,在每個關鍵點都布置了戰士,先后打退敵人5次進攻。第三天,美軍改變了進攻方向,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悄悄以1個營兵力乘水陸兩用汽車從華川湖迂回偷渡佔領1連后側436.1高地,對志願軍造成嚴重威脅。發覺敵人這一詭計之后,指揮員當即下令本團1營的3連和3營的7連密切協同1連作戰,奪回436.1高地,消除了1連背后隱患。第四天,1連繼續按照機動靈活、隱蔽作戰的策略又打退敵人2次進攻。經過4個晝夜血與火的殘酷激戰,志願軍以1個連的兵力擋住了美軍1個營的不斷沖鋒,殲滅敵人400多人。陣地始終牢牢掌握在英雄連隊手裡,巋然未動,直到接到上級命令才撤出。

“東方直布羅陀戰斗的勝利者”

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正式開始,在談判期間,美方突然提出一個意外請求,他們不相信堅守在288.4高地上的是1個連,要在板門店見一見現場指揮戰斗的趙志立,想看看“死硬的中國軍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當我方介紹指揮1個連打敗美陸戰第1師1個營進攻的趙志立連長時,有外國記者不相信這位優秀的指揮官是連長,認為他起碼是個營長,而且是加強營的營長,否則憑借落后武器怎麼能擋住美軍1個營的多次進攻呢?面對質疑,趙志立連長理直氣壯回應道,我今年22歲,是志願軍1個步兵連連長。隨后,他詳細回顧了戰斗全過程,描述了陣地的地形地貌、兵力部署和作戰指揮等,並嚴肅指出在不足500平方米的陣地上隻能展開1個連兵力,根本不可能擺開1個營,這是基本軍事常識,是志願軍的英勇善戰打敗了強敵。有外國記者聯想起歷史上英國和西班牙在直布羅陀海峽的戰爭,兩者相比,趙志立的陣地守備戰價值毫不遜色,他是“東方直布羅陀戰斗的勝利者”!

華川水庫戰斗,志願軍表現出頑強的陣地阻擊能力,打退了美軍十幾次瘋狂進攻,創造出守備戰范例。這一戰震驚國外媒體,尤其是趙志立率領的1連敢斗善斗、頑強殺敵,所具備的一流的戰斗素養和高超的技戰水平,為志願軍戰略防御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在粉碎敵人向三八線以北進攻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彭洲飛 胡雨晗)

(責編:彭靜、王欲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