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郁靜嫻
2023年04月28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是我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第三年。2021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總體安排,全面啟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淨化五大行動。“各方合力,種業振興行動順利推進,特別是一些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領域有了新進展。”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說。
用種供給充足,春耕良種落地生根
浙江省桐廬縣瑤琳鎮皇甫村,揚花后的小麥已進入生長旺盛期。“再過半個多月,麥子就可以收割了,接著就要種晚稻。稻種3月份就到位了,這段時間催芽、育秧,時間剛好。”興榮家庭農場負責人向毅說。
桐廬縣農技中心主任徐立軍介紹,今年全縣單季晚稻意向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1萬畝,春節后縣裡就組織協調種子公司和農資經營服務網點,加大農資採購調運力度,提前做好資金籌措和供需對接。目前,15萬斤優質稻種已送到農戶手中,其中包括“甬優”系列雜交水稻、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中浙優”系列品種等。
在北大荒尖山農場有限公司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流水線上一粒粒飽滿的大豆種子,經過包衣、裝袋后整裝待發。作為國家級制種大縣(場),這裡每天生產大豆種子80余噸,供應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種植戶。
“近期我們這裡進入春耕大忙,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農場繁育的大豆種子純度高、品質好、品相優,很適合第四積溫帶地區種植。”尖山農場公司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姜凱岩介紹,去年通過品種對比試驗,結合田間表現及測產數據,共篩選出“佳豆30”“龍墾306”“龍墾3092”等22個高產優質大豆品種。
當前,全國春耕生產正從南向北深入開展。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今年全國農作物種子市場總體上供大於求,品種結構更加合理,總體質量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春夏播作物種子市場供應充足,基本都已鋪貨下擺入戶到位,少數熱銷品種價格略有上漲。
農以種為先。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育種創新攻關力度,品種選育數量大幅增加,類型不斷豐富,一批高產穩產、優質綠色新品種加快推出。去年,國審米質達到國標二級以上優良品種佔比首次超過六成,兼具綠色、優質、高產的“三好”水稻品種就有22個。
品種數量快速增多的同時,也存在著品種同質化問題。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信表示,這既給農民選種用種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於品種選育創新。針對這幾年業界關注的“仿種子”問題,2021年以來,按照依法依規、重點突破、寬嚴相濟、分步推進的思路,農業農村部先后啟動了向日葵、黃瓜、甜瓜等登記品種清理工作,受到一致好評。
“很多企業表示,更有信心加大育種研發投入,培育出更多的好品種。”劉信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推進問題品種清理,同時完善品種登記制度,修訂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堅決把“仿種子”問題整治到位。
分類引導推廣應用,向良種要產量
山東省沂南縣蘇村鎮瞿家庄村的高效溫室蔬菜大棚裡,一根根黃瓜挂滿藤蔓。村民李桂偉一大早就忙活開了,“這個品種株型緊、不歇秧,一次一畝能摘七八百斤。”
好收成離不開好種子。不遠處的臥龍種業產業園就是當地黃瓜產業發展的“引擎”。園區裡,一車車優質黃瓜苗帶著新鮮的泥土,運往全國各地。“選育優質品種,科學集中育苗,種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臥龍種業公司總經理黃翔介紹,公司和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合作,選育和推廣了“科潤99”“科潤33”“陽都一號”等一系列早春、秋延與越冬新品種,累計推廣種植良種黃瓜20萬畝。
在蘇村鎮,龍頭企業引領,科企合作,逐漸形成年供應良種230萬斤的種業產業集群。去年,沂南縣蔬菜產業總產值達81.6億元,有力帶動農民增收。
種子年年選,產量節節高。每年播種前,選啥品種是農民關心的頭等大事。從今年起,農業農村部決定編制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指導農民科學選種、正確用種,引導育種企業和單位育好種、推好種。
36個水稻品種、22個大豆品種、21個大白菜品種……翻開今年的目錄,“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裡裝滿“中國種”。楊海生介紹,圍繞需求,今年重點推介10種農作物、241個優良品種。
與以往品種推介不同,今年的目錄將所有品種分為骨干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型4種類型。“一個品種推廣應用有其生命周期,這樣分類可以呈現出相對完整、遞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通過分類引導品種推廣應用,加快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楊海生說,后續還將做好統籌規劃、協調聯動,進一步建立健全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體系,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持續推進農業生產單產水平提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劉信表示,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支撐單產提升的潛力還很大。
劉信介紹,我國農作物品種先后經歷了6到8次更新換代,特別是新時代10年來,良種大面積應用,有力支撐糧食產量不斷提升。如“鄭單958”“先玉335”“登海605”等品種,推動玉米平均畝產從331公斤提高到419公斤。“濟麥22”“矮抗58”“百農207”等品種,推動小麥平均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387.3公斤。
“也要看到,我國大豆、玉米大田平均單產隻有國家品種試驗單產的70%左右,與國際先進水平也有不小差距。”劉信說,要通過持續品種選育和技術集成,盡快縮小大田產量和試驗產量之間的差距,將現有品種的增產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大豆油料品種選育加快,不斷擦亮種業“芯片”
橙黃色瓜瓤的彩虹西瓜,一口爆汁的櫻桃番茄……前不久,在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上,近2000個優新品種亮相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
我國有七成育成新品種經過海南南繁選育,伴隨密集落地的扶持政策和重大項目,這片南繁熱土正成為種業振興的前沿窗口。過去一年,從人才集聚到平台建設,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發展迅速。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介紹,聚焦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創新中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從當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搶佔未來制高點兩方面出發,實驗室將扛起“生物育種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核心種源創制及大規模鑒定、重大品種精准設計與培育”三大使命,加快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育種創新的動力更足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和海洋漁業資源庫已建成運行,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資源52萬份。我國自主培育的3個白羽肉雞品種打破國外種源壟斷,市場佔有率超過15%。
骨干種企的優勢更強了。我國從3萬多家種業企業中遴選出270家優勢企業,構建國家種業振興企業陣型,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培育打造航母型領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業化平台企業。
良種繁育的能力更強了。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深入實施,由216個農作物基地、262個畜禽核心育種場、91家水產原良種場組成的種業基地“國家隊”,推動供種保障率提高到75%。
原始創新的環境更優了。隨著新修改的種子法實施,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進一步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整治和監管執法年活動深入實施,形成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違法行為的“組合拳”。
今年,我國將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現有品種基本可以保障擴種需求。”劉信說,當前,年推廣面積10萬畝以上的品種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品種佔比達到41%,油菜品種全部實現低芥酸、低硫苷“雙低”化,已育成抗倒宜機品種和抗根腫病品種,花生已培育出高產高油高油酸品種。
擦亮種業“芯片”,拎穩“油瓶子”,還需長短結合、久久為功。劉信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扎實推進種質資源精准鑒定,從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組織優勢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育種聯合攻關,加快培育高產、優質、宜機化大豆油料突破性品種。同時,嚴把品種准入關口,強化新品種權保護,在適宜生態區開展優良品種技術集成和示范,促進更多優良品種落地。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8日 18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