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由試驗階段邁入生產階段

“深藍1號”  讓大西洋鲑在黃海安家

本報記者  李  蕊

2023年04月25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水下攝像機拍攝的“深藍1號”網箱中的大西洋鲑魚群。
  山東海洋集團供圖

4月16日,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養殖工船停靠在“深藍1號”網箱旁進行收魚作業。
  張孝鵬攝(人民視覺)

4月16日,大西洋鲑被吸魚泵吸入養殖工船后,工作人員進行速凍處理。
  張孝鵬攝(人民視覺)

4月16日清晨,在我國黃海離岸120多海裡的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一場收魚行動即將開始。

8時許,伴隨著“噠噠”的馬達聲,山東海洋集團的養殖工船緩緩駛近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錨定完畢后,養殖工船尾部起重臂旋轉,將一根吸魚泵遞出,繼而伸進“深藍1號”網箱內部,剎那間,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大西洋鲑被“吸”上了工船。

大西洋鲑是三文魚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高緯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受氣候等因素影響,我國大西洋鲑長期依賴於進口。2018年7月,作為山東“海上糧倉”重點建設項目,“深藍1號”正式啟用,目前已實現大西洋鲑低緯度深海規模化養殖。

“這批大西洋鲑單魚平均重量超過5千克,品質達到歐盟出口標准,收魚工作預計持續到月底。”山東海洋集團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吳濟紅介紹,“從打撈上船開始計算,12個小時內,這批大西洋鲑就能從深海走上餐桌。”

“‘深藍1號’直徑60米,重約1400噸,養殖水體達5萬立方米,設計研發突破了沉浮控制、鯊魚防護等多項關鍵技術,同時配備攝像頭、傳感器等,打造了智慧化的養殖集控管理系統。”吳濟紅說,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通過一塊大屏就能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投喂量、投喂次數等信息。

“此次‘深藍1號’獲得豐收,標志著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由試驗階段邁入生產階段。未來,我們將持續拓展海水養殖發展空間,打造百億元級深遠海綠色養殖產業集群,促進水產養殖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英民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5日 10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