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人民海軍深化練兵備戰,加快轉型建設——

向海圖強  逐夢深藍(強軍一線)

本報記者  徐  雋  金正波

2023年04月24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多兵種聯合登陸。
  唐瑞杰攝(人民視覺)

殲—15戰機起飛。
  孫 翔攝(人民視覺)

海軍特戰隊員交替掩護、開展訓練。
  傅原野攝(人民視覺)

海軍山東艦編隊執行海上訓練任務。
  安 妮攝(人民視覺)

4月23日,山東青島港,海軍成立紀念日艦艇開放活動現場,小朋友在體驗海軍旗語文化。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開欄的話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始終高舉黨的旗幟,牢記初心使命,永葆性質宗旨,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大漠邊關,戍邊戰士默默守護大好河山﹔在無垠海疆,海軍官兵勇闖大洋走向深藍﹔在遼闊藍天,人民空軍忠誠守望祖國空天……新時代新征程,全軍官兵把統帥要求轉化為練兵備戰的具體行動,創新戰法訓法,摸清裝備性能,練強技戰術水平,爭做新時代的強軍先鋒。

在人民海軍成立74周年之際,本報今起推出“強軍一線”欄目,聚焦深化練兵備戰、勠力強軍打贏的火熱實踐,呈現矢志奮斗、昂揚向上的強軍故事。欄目第一期,關注新時代人民海軍在戰法訓法、武器裝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跨越式發展,並通過一艘海軍艦艇的海疆航跡、一個海軍集體的強軍故事、一名海軍戰士的成長歷程,全方位、立體化展現人民海軍在強軍之路上取得的輝煌成就。

碧海滔滔,鐵流滾滾。4月上旬,山東艦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開展實戰演練,艦載機頻繁起降,從容應對外軍艦機挑舋,在遠海大洋中錘煉作戰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人民海軍全面建設不斷提質增速,在戰法訓法、武器裝備、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

習主席在南部戰區海軍視察調研時強調,深化練兵備戰,加快轉型建設,全面提高部隊現代化水平。殷切囑托,催人奮進。今天的人民海軍正闊步向前,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續寫新的時代篇章。

練兵備戰,為了打贏一無所惜

站在安陽艦后甲板,舉著望遠鏡遙看不遠處的台灣中央山脈,海岸線清晰可見,東部戰區海軍某支隊反潛部門魚雷兵李陽心潮澎湃。

“解放軍海軍首次逼近台灣海岸線!”這一刻,鏡頭定格歷史,見証了人民海軍向海圖強的高光時刻。

海軍黨委始終堅持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大力推進戰訓耦合、體系練兵、科技練兵,加快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全面提高海上威懾和實戰能力。

近年來,海軍著眼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特點,高質量推進以航母編隊、核潛艇、兩棲作戰編隊等新域新質力量為重點的海上力量體系建設,努力縮短戰斗力生成周期。

如今,在南海,在黃東海,在西太平洋,一艘艘軍艦不舍晝夜巡航,在大風大浪中練戰法、練攻防﹔如今,海軍艦艇出島鏈訓練已成常態,航母編隊體系化訓練持續推進,三大戰區海軍艦機定期礪兵大洋……

“除了勝戰一無所求,為了打贏一無所惜。”新時代的人民海軍在新的軍事變革浪潮中,向著下一個勝利沖鋒。

艦陣巍巍,大國重器接連入列

碧海藍天,人潮涌動。4月23日,導彈驅逐艦開封艦、導彈護衛艦大慶艦、綜合補給艦可可西裡湖艦、綜合援潛救生船洪澤湖船在青島的3號碼頭靠泊展示,向公眾開放。

當天,在青島、大連、上海、廣州、湛江等22個城市的62座海軍軍營舉行開放活動,多座軍港碼頭展示海軍現役主戰艦艇,體現了人民海軍在新征程上逐夢萬裡海天的新氣象。

巨艦擎夢,亮劍深藍。從2012年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交付海軍,到2019年自主設計、配套、建造的國產航母山東艦交接入列﹔從2021年長征18號艇、大連艦、海南艦等海軍三型主戰艦艇集中入列,到2022年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命名,人民海軍邁入“三航母時代”……近年來,國產航母、兩棲攻擊艦、新型核潛艇、大型驅護艦等大國重器相繼亮相,人民海軍迎來轉型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裡程碑。

2018年4月,山東艦副艦長徐英駕駛殲—15飛機,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這次閱兵也是海軍航母編隊首次以戰斗編組形式接受檢閱。

徐英仍然記得那個壯觀的場景,48艘各型戰艦鐵流澎湃、劈波斬浪。“飛越整個編隊隻用了幾十秒,但海軍從成立之初的舢板小艇到今天的航母編隊卻用了70多年時間。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支威武的航母編隊,而是一部濃縮的海軍發展史。”

遼闊海疆,艦陣巍巍。人民海軍正以前所未有的豪邁姿態奮進在新時代的逐夢航道上。

為戰育人,新型人才拔節成長

2021年12月28日,中宣部向全社會發布授予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是忠誠使命擔當、矢志為戰育人的突出代表,為部隊培養輸送了一大批艦載機飛行員。

近年來,隨著海軍轉型備戰全力推進,新型裝備接連入列,既對人才素質提出急切需求,也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廣闊舞台。為此,海軍打通培養路徑,通過復合鍛煉,催生人才拔節成長,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新路。

強軍10年,山東艦副艦長閭勇軍當過4型艦的領導,從3000多噸的登陸艦艦長,到2萬噸的船塢登陸艦艦長,再到4萬噸的兩棲攻擊艦艦長,到現在6萬多噸的航母副艦長。

“瞄准未來戰場,不斷提升戰斗力!”履新后的閭勇軍深感使命光榮。

練兵備戰,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海軍加快人才隊伍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與部隊組織形態和力量運用方式高效匹配。艦載機飛行人才和航母指揮人才培養實案推進,空中戰勤、水下攻防、偵察預警等專業人才培養質效全面提高……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新型人才方陣奮戰在萬裡海疆。

彰顯擔當,傳遞友誼守衛和平

“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初春,第四十三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過往商船的電台裡響起熟悉的聲音。

15年來,人民海軍已派出43批100余艘次艦艇參加亞丁灣、索馬裡海域護航,完成1560多批7000余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解救、接護各類船舶近百艘,其中外國船舶佔50%以上。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先后10次走出國門,航行26萬余海裡,服務43個國家和地區,為25萬余人次提供醫療服務,被譽為“艦行萬裡守衛和平的友誼使者”。

傳遞友誼、維護和平,人民海軍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朋友圈”越來越大,航跡越來越遠。

2021年4月,印尼海軍“南伽拉”號潛艇失事,中國海軍派出艦船,赴相關海域協助印尼開展救援行動﹔2022年除夕,中國海軍五指山艦、查干湖艦組成編隊,星夜兼程將1400余噸災區急需物資全部及時送達……

勇擔大國責任,履行國際義務。日益強大的人民海軍,不僅在保衛著祖國海空安寧,也書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樂章。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4日 13 版)

(責編:彭靜、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