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15:15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覺得一個人的價值是由這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來衡量的。我曾受助於‘春蕾計劃’,在充滿愛意的滋養下成長,也希望長大后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我想,這是對幫助過我的人最好的回饋。”今年25歲的問曉梅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內向、自卑的女孩,她的身上閃耀著樂觀、自信的光芒。回憶起成長中那些帶給自己溫暖的人和事,她的言語中滿懷感恩。
考上大學,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問曉梅出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興隆鎮黃岔村,這裡曾是西海固地區典型的貧困村。
幼時,父親病逝、母親勞累過度患上了腰椎病,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年紀尚小,這個六口之家遭受著病痛、貧窮的雙重打擊。問曉梅清晰地記得,直到兩個妹妹都上高中時,家庭的經濟情況仍十分拮據。盡管堅強而有遠見的母親堅定地表示“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姐弟四人繼續讀書”,但作為家中的老大,她不願看到母親拖著病痛的身軀承受更多勞累。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說實話,心裡的無奈和難過大於喜悅,那時候我經常偷偷抹眼淚,因為我知道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可能支撐我們幾人都繼續上學,我甘願放棄,隻願妹妹、弟弟能有更好的未來。”問曉梅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就在她已經做好了與大學無緣、准備步入社會打工時,縣婦聯的一個電話讓她重新看到了希望。
“‘婦聯媽媽’們告訴我,綜合我的學習成績和家庭情況,‘春蕾計劃’公益項目決定給我資助,我可以走進大學校園繼續讀書了!”回憶起那一幕,問曉梅忍不住熱淚盈眶。“當時,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她特別開心,反復叮囑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千萬不要辜負資助人以及‘婦聯媽媽’們的善舉與關愛。”
受到資助、感受到關愛的問曉梅也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她決心要更加勤奮學習,為妹妹、弟弟作表率,也要努力變強,早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擔當。
大學是問曉梅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她積極上進,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大學期間,她在保証課業成績的基礎上勤工儉學,還擠時間與室友、朋友一起到敬老院做義工,陪伴老人談心聊天﹔到福利機構為留守兒童表演節目,為他們的童年生活帶去更多歡樂。在參與各類志願者服務活動和公益活動中,問曉梅努力傳播自己曾收獲的善意,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暖心關懷。
大學生活雖然悄然而去,但早已成為問曉梅人生記憶拼圖的重要版塊。凝望曾經的歲月,她感慨,自己享受過成功的喜悅,亦感受過失意的彷徨,但無論痛苦與歡樂,這些經歷最終都化為激勵她不斷向上向善成長的動力。
回報社會,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從寧夏師范學院畢業后,問曉梅入職銀川市閱海第四小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工作中,她始終銘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仔細打磨授課內容,認真研學、觀摩優秀教師的優秀課程,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在為孩子們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她也用愛和溫暖悉心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問曉梅說,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成長進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切要從學生的個人情況出發,“我決不會放棄和否定任何一個學生。”
對於目前的工作狀態,問曉梅樂在其中。“雖然工作不到兩年,但我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領導們和藹可親,對我關懷備至﹔同事們團結友愛,志同道合﹔特別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他們會和我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會拉著我的手提醒我多抹點護手霜,會開心地告訴我上學途中遇到的趣事,每當看到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的疲憊總能得到緩解。”
言及自己和家庭的變化,問曉梅提到最多的還是曾幫助自己的愛心人士以及“婦聯媽媽”們。她說,是社會各界給予的暖心呵護助她求學圓夢,而她的拼搏上進也為妹妹、弟弟樹立了榜樣。如今,她的兩個妹妹已分別考上了寧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弟弟也考上了高中。
“我發自內心感謝‘春蕾計劃’的資助,感謝每一位幫助過我的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傳播善意、傳遞愛心,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同時,繼續保持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踏實進取的工作態度,守護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溫暖他們的一束光,切實擔負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貢獻。”問曉梅說。(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黨柏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