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天津市西青區找准著力點,全方位回應民生需求

精准化服務滿足婦女姐妹“新期待”

2023年04月03日08:56    來源:中國婦女報

3月31日,在天津市西青醫院,一批身穿整潔護工制服的大姐們從西青區婦聯手中接過“西青醫院護工志願者服務隊”的大旗和一份保險保單,大家齊刷刷聚攏在“領頭人”劉喜珍身邊,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干勁兒。

當日舉行的是該醫院產科陪護項目暨公益孕產課堂啟動儀式,這一項目也是西青區婦聯對婦女就業創業的又一次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績,是檢驗一切工作的標准。

天津市西青區婦聯凝聚巾幗力量,多維賦能,相融共促,精准滿足婦女姐妹新期待,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切口、落點實,書寫暖心扶持新答卷

曾經是單親媽媽的劉喜珍,從做月嫂到成立月嫂公司,再到成立健康管理公司、承包整個醫院護工陪護業務,她的一步步成長都有西青區婦聯的支持和見証。

“我有想法,就找婦聯,她們是我最信賴的‘娘家’。” 2022年初,從事母嬰護理服務多年的劉喜珍發現醫院住院陪護,特別是婦產科陪護,成了病人家屬的“老大難”問題。但是,要讓專業陪護進醫院病房,需要解決醫院、物業等重重問題,面對困難,她又一次找到了“娘家”。

西青區婦聯主席戴維微說:“這是婦女兒童的需要、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即使再有難度,我們也盡力促成。”就這樣,西青區婦聯帶著劉喜珍研究方案、了解政策,多次和西青區衛健委、西青醫院溝通。最終,劉喜珍的公司與西青醫院合作推出產科母嬰陪護服務項目,以專業母嬰保健服務打造了新型產科陪護模式。

項目試運行剛剛半年,便為200多名就業困難婦女提供了就業機會。現在,該醫院主動邀請劉喜珍承接所有病房的陪護業務,新項目陪護服務將達到6000人次,可安置300多名婦女就業。

2023年初,圍繞西青區委、區政府關於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打造親商、暖商、安商的良好環境有關要求,西青區婦聯正式發起成立女企業家聯盟。劉喜珍的公司成為首批報名的80多家企業之一。

首批女企業家聯盟的成員有多個規上企業,但更多是像劉喜珍的公司一樣渴望發展、需要支持的新企業、小企業。西青區婦聯在扶持小部分項目作為試點的同時,也正在探索建立幫扶中小微企業的體制機制,做到切口小、落點實、受益面廣。

做一事、帶一片,心系群眾情暖一方

近日,西青區婦聯挂職副主席、執委趙蓓蓓的一條帶貨朋友圈引發眾人關注。“咋做微商了?”“還帶上貨了?”朋友圈好友紛紛詢問。仔細一看,發現趙蓓蓓賣的全是板凳。

原來,西青區婦聯走訪慰問困難婦女時了解到,肖玉苓癱瘓在床多年,衣食起居全靠丈夫苑克永照料,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難。工作人員看到老人屋裡擺放著不少板凳,經詢問得知苑克永原是一名技藝嫻熟的木匠,在照顧老伴之余,他制作了樣式不一的小板凳,但苦於沒有銷路,一直堆積在家。

趙蓓蓓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發了一條“帶貨”朋友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5個實木小板凳在半天時間裡銷售一空。

促成這次走訪的是另一位執委的愛心義舉。西青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執委趙萬霞通過紅十字會捐贈一萬元資金專項用於救助西青區困難婦女兒童,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區婦聯就這一專項救助,組織執委對困難婦女兒童進行走訪慰問,才得以幫助苑克永銷售小板凳。

近年來,西青區婦聯創新推動執委“1+1+N”工作模式,即一個執委、一個執委工作室、N項品牌工作,一大批優秀女性走進婦聯組織,傾情服務婦女。

全區執委和執委工作室以服務婦女兒童家庭為基點,涌現出了了解女工困難、組織企業女工委員會解難的執委李蘭貞,以“社區工作者加油站”項目為女性社區工作者賦能的執委崔秀玲,以“艷霞志願服務小分隊”服務社區一老一小的執委許艷霞,利用專業知識向家長和孩子科普自救逃生常識的執委潘琳……各級婦聯執委和執委工作室持續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用真情服務成為婦女群眾的貼心人,讓她們切實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錦上添花、雪中送炭,賦能婦女嵌入基層治理

56歲的於靜玲於2017年搬入了西青區赤龍南街佳和榮庭社區公租房,這裡是天津市保障房街區,轄區內年齡偏大、就業能力和收入水平偏低的居民集中。西青區赤龍南街黨工委及婦聯結合街區特點、深入婦女群眾,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方面創建“婦字號”品牌“巾幗自強訓練營”,用接地氣的幫扶手段為婦女提供從自身修養到技能提升的培訓。

西青區婦聯針對這一婦女訓練營項目,不僅送出楊柳青剪紙、年畫藝術、純手工秸稈畫技藝、育嬰師和月嫂培訓師、家居整理師等六類培訓師資,更是專門協調出一個居家就業項目,由赤龍南街整體承接工廠來料加工,然后分配給各社區,組織“巧手媽媽”為毛衣進行綴珠加工,使項目從單一培訓落地為上崗就業。

在家就能干活掙錢,對常年居家照顧患有尿毒症老伴,僅靠老伴2000元退休金維持生活的於靜玲來說,重新點燃了人生希望。於靜玲隨“巾幗自強訓練營”的學員們一道前往項目工廠進行手工學習,經過老師手把手示范教學,她已能熟練掌握針線技巧,縫制出一件件精美的衣服。

短短一個月時間,赤龍南街已經接了三批手工加工活,讓300人次婦女實現了居家靈活就業。曾經一籌莫展的阿姨們,如今聚在居委會說說笑笑,靠自己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

民生需求日趨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准化越來越成為民生建設的新要求和新起點。“婦聯應時代要求和社會期待,用精准化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當其時。”戴維微表示,西青區婦聯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勇於自我革命,善於創新拼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成為黨開展婦女工作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巾幗力量。(馬詩雅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麗)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