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08:50 來源:貴州日報
緊盯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頻頻邀請投資企業考察,密集組織外出招商﹔搶抓行業“風口”和政策機遇,企業全力以赴上項目、擴產能、聚產業﹔搭建平台筑巢引鳳,統籌資源持續發力,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當前,黔東南州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緊緊抓牢抓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迅速掀起大抓項目、大抓招商新熱潮,統籌推進重大重點項目建設。
奮進春光裡,拼出新天地。苗鄉侗寨涌動高質量發展浪潮。
揚優勢謀項目
春風捎來好消息。3月23日,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的2023粵黔產業協作大會上,項目集中簽約現場簽約項目23個,簽約總金額493.1億元。其中,黔東南州收獲豐碩,簽約總金額達255億元,簽約金額為全省第一。
開局決定全局,起步就要沖刺。
早在2月10日,黔東南州就召開項目攻堅年暨產業大招商突破年工作推進大會。會議明確,圍繞主導產業抓招商抓項目,是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的重要途徑。
集中精力謀項目、招項目、爭項目。該州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聚焦礦產資源精深加工、再生資源循環材料、特色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大健康醫藥制造主導產業及文化旅游、新能源材料、白酒、民族民間工藝品、輕紡、運動裝備制造等“5+N”產業,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充分用好“橋頭堡”政策,持續提升招商吸引力。黔東南州與佛山市建立產業協作機制,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引進華潤新能源風電、南海·從江共建東西部協作現代醫藥產業園等重點產業項目近200個。
黔東南州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探索實行市場准入“一証多址”,推行“用地清單制”和啟動“拿地即開工”,辦稅服務探索“遠程幫辦”等創新舉措,全力謀項目、抓招商。
抓機遇擴產能
台江縣經濟開發區,貴州麒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的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廢物高效綠色處理暨綜合回收再利用示范二期項目,已經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
該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廢物高效綠色處理暨綜合回收再利用的企業。一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於2021年8月建成投產。2022年,實現產值13.18億元。
由於訂單充足,企業生產馬不停蹄。二期項目在設計、工藝、智能、環保等方面,均以走在全國同類行業的前端為目標,奮力打造現代化高質量工業企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電化學儲能等行業迎來發展‘風口’,市場需求量非常大,擴大產能是形勢所需。”該公司董事長徐文華說,“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貴州要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貴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支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黔東南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政策紅利疊加,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我們信心十足。”
加壓奮進正當時,滿弓緊弦再出發。黔東南州加快構建“5+N”現代工業體系,創造商機、搭建平台、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發展信心滿滿,瞄准新技術、新賽道加大投入、擴大產能。
補鏈條聚產業
眼下,貴州海生玻璃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目前,一期700噸生產線的土建工作基本完成,預計今年6月底點火。”貴州海生玻璃公司副總經理王貴軍介紹。
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實現年稅收4.6億元。
近年來,凱裡市依托石英砂資源優勢,將玻璃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列為該市工業首位產業,重點建設凱裡玻璃產業園,著力培育百億級產業。
凱裡玻璃產業園位於爐碧經濟開發區爐山工業園區內,規劃面積6100畝,規劃布局玻璃原片生產區、建筑玻璃加工區、玻璃制品加工區、玻璃產業配套區。目前,產業園已入駐凱榮玻璃有限公司、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海生玻璃有限公司3家龍頭企業,以及7家上下游關聯企業,初步形成石英砂、浮法玻璃、玻璃深加工的玻璃產業鏈條。
補鏈延鏈強鏈,打造產業集群。黔東南州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理念,集中力量擴大有效投資,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光燕)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