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航天新通加快在渝打造空天地立體網絡產業集群

圍繞5G、TSN、衛星信息應用等技術打造核心產品,助力重慶“智慧”發展

2023年03月31日08:46    來源:重慶日報

幾天前,天目一號氣象星座四顆遙感探測衛星——“重慶金鳳實驗室號”“重慶金鳳軟件園號”“重慶金鳳生物醫藥園號”“重慶金鳳城市中心號”,由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重慶”衛星上天,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兩個多月前,以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命名的“西永微電園1號”“西永微電園2號”,搭載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升空。

這些,都是重慶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天科工”)央地攜手合作的成果。

“從新一代通信產業到空天信息產業,我們與重慶的合作正不斷深化。”中國航天科工下屬子公司——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航天新通”)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周繼華說。

央地攜手“雙向奔赴”

在渝組建23人創始團隊

2020年12月,航天新通在西永微電園注冊成立,作為中國航天科工新一代通信技術產業發展牽頭單位,打造技術研究、產品研發、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五大基地,形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與產業集群。

為什麼選擇重慶?

“中國航天科工所屬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美通信”)已在通信網絡和信息系統等領域深耕30余年,擁有較好的技術基礎。”周繼華表示。

同時,重慶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近年來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產業鏈體系較完備﹔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高校培養了大量電子信息人才,為航天新通打造產業集群提供了人才支撐。此外,2017-2020年以來,重慶與中國航天科工簽署了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多重因素疊加下,航天新通落戶重慶。

但這一過程並不容易。

“集團公司對外投資項目管理嚴格,決策審慎,僅僅是項目論証就用了較長時間。”此前在金美通信工作了十余年的周繼華,是撰寫項目論証報告的負責人。

他回憶道,當時,他們從產業發展目標、核心技術、主要產品、商業模式、盈利能力等方面進行了一一論証。集團公司為此召開了多輪決策會,他每次都會飛到北京去匯報相關情況,集團公司也多次派人到重慶來考察調研。

在“雙向奔赴”持續不懈的努力下,讓項目最終被敲定,並選址西永微電園,組建了23人的航天新通創始團隊。周繼華也由此調任該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並發揮自身國家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帶動作用,帶領團隊繼續在他擅長的復雜環境高可靠通信領域深耕,逐步取得突破——在無基礎網絡覆蓋的復雜環境,高可靠通信距離從最初的30公裡,一步步提升到50公裡、100公裡,如今已達到200公裡。

研發5G一體化小基站

賦能鄉村振興

據介紹,航天新通自成立以來,緊跟國家戰略和重慶產業發展需要,圍繞“面向復雜環境通信的空天地立體網絡系統”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布局了5G+TSN(時間敏感網絡)高可靠、確定性網絡技術,電磁頻譜監控與電子圍欄技術,以及低軌星座與氣象探測數據應用技術,打造了一批核心產品。5G一體化小基站就是其中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在互聯網時代,不僅要建鄉村公路,還要建信息高速公路,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矗立在田間地頭的一個個“千裡眼”,讓農戶坐在家裡就可以用手機等設備實時查看田間作物的生長情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下沉”到田間地頭,讓蔬菜、果子還沒採收就能提前找到銷路﹔“數智化”服務讓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偏遠鄉村搖身一變,成為游客追捧的網紅打卡地……這一切,都有賴於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

“研發5G一體化小基站,目的是更好地實現5G進村,賦能鄉村振興。”周繼華表示。

據了解,得益於長期以來對復雜環境高可靠通信技術的研發,2022年6月,航天新通與重慶的通信運營商展開合作,在5G基站低功耗技術、網絡容量與覆蓋均衡技術、快速網絡部署等領域合作攻關,研制出適用於鄉村的5G一體化小基站。

“很多鄉村特別是偏遠鄉村,都具有用戶少、人員分布稀疏等特點。”周繼華介紹,與常規的建塔基、立鐵塔、修基站不同,他們研發的5G一體化小基站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的優點。比如,這種一體化小基站僅用現有的電線杆或者立一根水泥杆就能建起,而且所有設備都集中在小基站上,不用再單獨修建機房。

在他看來,5G一體化小基站可以作為常規基站的有效補充,解決5G偏遠覆蓋地區的補盲需求,提高運營商鄉村覆蓋率,推動更多鄉村手機用戶及早進入5G時代。

目前,航天新通已在我市渝東北各區縣試點部署了100台5G一體化小基站且並網運行。“今年,我們還將在銅梁、璧山等區縣展開試點,助力運營商實現行政村5G全覆蓋。”周繼華說。

構建通導遙一體化技術體系

為產業集聚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今年2月,重慶與中國航天科工戰略合作新添一重大項目——空間電磁頻譜研究院及低軌衛星星座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這為重慶加快推進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引擎”。

前不久,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以衛星互聯網為引領的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市將創建國家級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中心,到2030年建成衛星互聯網綜合應用示范區,推動3—5家企業上市,引進培育上百家“專精特新”企業,形成千億級空天信息產業集群。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將重點圍繞“不斷完善衛星互聯網發展體系、加快通導遙融合率先建成綜合應用示范區、推動補鏈成群著力打造空天信息產業集群”三個方面發力。

“《意見》的出台,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機遇。”周繼華表示,低軌衛星產業將重點聚焦低軌商業衛星星座構建、運營及數據服務,通過空間數據應用研發,牽引平台與載荷、數據開發服務,推動國內空間信息應用產業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及“全球預報、全球服務”,創造在氣象等相關領域經濟和社會價值。打造面向復雜環境通信的空天地立體網絡系統產業集群,是航天新通未來的發展目標。將構建通導遙一體化技術體系,為產業集聚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發揮央企的技術優勢和引領示范作用,繼續圍繞5G、TSN、衛星信息應用等技術打造核心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鄉村、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引領帶動重慶新一代通信和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周繼華表示。(本報記者 張亦筑)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