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08:33 來源:山西日報
近年來,太原市圍繞國家關於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戰略部署,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積極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在“數字山西”布局中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工業互聯網賦能效應顯著,數實融合成績亮眼……
3月25日至26日,在2023全國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深度行暨太原工業互聯網發展大會上,太原市發布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八大舉措,組織全市300家重點企業與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國家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台代表,圍繞“加速工業互聯壯大數字經濟”主題,探索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
共話未來 展望產業發展方向
汾水之畔,嘉賓雲集。集思廣益,激蕩思想。
工業互聯網是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核心驅動力量。3月25日,華為、用友等十多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龍頭企業雲集太原,與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暢談工業互聯網發展方向,不斷凝聚產業發展共識。
網絡安全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堅實底座,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開創工業互聯網安全可信新生態》為題作主旨報告。他表示,我國網絡信息系統要努力培育“免疫能力”,強化網絡安全的“底座”。構建新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隻有達到“六不”防護效果,即進不去、拿不到、看不懂、改不了、癱不成、賴不掉,才能讓網絡攻擊行為無處入手。
機器與人如何協同、互聯,如何從工業互聯網走向數字文明?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鐸先以《機智人和,互聯共生——從工業互聯網走向數字文明》為題作主旨報告,深入闡述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機智”就是通過技術路徑將人的智慧變成機器的智慧﹔“人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通過智能化技術逐步解放人的體力、腦力﹔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需要通過工業互聯網手段實現“互聯”﹔未來的合作一定是社會化的合作,這代表著工業文明、數字文明,也就是“共生”……
山西煤礦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批跨行業跨領域融合認証單位,率先自主研發了煤機行業互聯網平台。該公司總經理薛文暉有著豐富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經驗。“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可以為企業降本增效,要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價值。”他回顧了近年來企業在管理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產品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的歷程,建議在場的企業今后在信息化建設中要保持主動性,結合實際選擇匹配自身發展的信息化產品。同時,在做規劃時一定要腳踏實地,前期的設計必須深度參與。
樹立標杆 數實融合成績亮眼
樹立標杆示范,培育產業生態。大會期間,太原鍋爐、太原酒廠、山西煤機3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引起與會者高度關注。一些標杆項目與參會者見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高度融合,令人眼前一亮。
在大會展廳的太原酒廠展台前,掃描酒瓶上的二維碼,可以看到有關酒的生產、分裝、傳輸、質量檢測、儲存等信息。“這個二維碼是工業產品在數字空間的‘身份証’,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就是通過標識編碼和解析,賦予每一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唯一的身份。”太原酒廠生產設備科技術員杜瑞山向觀眾介紹。
據了解,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的“中樞神經”,是實現工業全要素連接和上下游各環節數據信息流通的關鍵。二級節點對上連接國家節點,對下為企業分配標識編碼及提供標識注冊、標識解析等服務。此次二級節點投入使用,將帶動太原市乃至全省傳統企業及上下游企業加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電信與山西煤機聯手打造的礦山機械制造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台,打通了整個礦山機械制造行業上下游標識解析,降低了標識數據解析成本。通過項目建設,有效解決了礦山機械制造行業產品質量追溯、服務跟蹤等問題,同時也加速了礦山機械制造行業產業聚集,推動了礦山機械制造行業標識生態培育,將有利於增強整個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
當日,太原市政府還與中國聯通山西省分公司、中國移動山西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山西分公司、中國鐵塔山西省分公司,就5G創新應用、雲網融合應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等方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進一步推動重點企業、行業協會與國內行業專家、高校、智庫開展長期合作,主辦方還特別為8組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項目合作伙伴結對。
出台政策 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作為國家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點城市,太原統籌推進“四化”,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積極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在“數字山西”布局中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近年來,太原市不斷加強工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頂層設計,相繼出台《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太原市推進數字經濟全面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太原市推進數字經濟全面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等文件,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部署和要求。
3月25日,大會上,太原市就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政策進行了發布及解讀。按照政策,每年安排20億元科技創新資金、10億元人才發展資金、10億元工業轉型升級資金、5億元新動能發展資金,對8個方面進行重點支持,推動工業互聯網不斷創新發展——
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支持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升級,建設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額的30%,總額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對建設並完成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每個節點給予5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開展工業互聯網暨兩化融合診斷評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重點企業工業互聯網診斷評估,每戶企業最高補貼20萬元。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按項目給予不超過軟硬件投資額的3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
支持企業上雲上平台。根據企業業務、數據、設備上雲成效,開展星級上雲企業認定,對認定為五星級(實現深度業務上雲、數據上雲、設備上雲)、四星級(基本實現業務上雲、設備上雲)、三星級(初步實現業務上雲)分別獎勵20萬元、15萬元、10萬元。
支持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企業,每戶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工業互聯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移動物聯網、企業上雲、軟件工程化能力、新型信息消費、網絡安全技術等試點示范企業(平台、項目)、典型案例(解決方案)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
支持智能制造發展。對新獲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企業、省級智能制造標杆企業、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分別獎勵150萬元、50萬元、25萬元。
支持軟件產業發展。對重點軟件企業在太原市落戶發展數字化產業投資給予獎勵﹔對軟件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研發投入、CMMI、ITSS軟件服務能力認証等給予獎勵﹔對自主創新能力強、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快速產業化的應用系統、工業App等軟件研發推廣應用項目,一次性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額的30%,總額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
支持創新平台建設。對高新技術企業牽頭建設並新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山西省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在省財政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分別一次性給予5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獎勵。
培育數字人才隊伍。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平台建設,打造一批功能突出、資源共享的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經認定,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100萬元,對考核評估優秀的再給予20萬元獎勵。
太原工業基礎雄厚、要素資源集聚、轉型勢頭強勁,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厚土、沃土、熱土。站在數字新時代,太原正緊盯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目標,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奮力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挖掘數實融合新動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本報記者 姚毅)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