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福建海警擎旗亮劍守衛熱土海疆

2023年03月29日08:28    來源:法治日報

3月1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泉州海警局平潭艦執法員鄭凌勇圓滿完成履職回到福建,第一時間在該局交流會上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這次赴京收獲滿滿!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使我受益匪淺。這些年,我親眼見証了海洋強國事業蒸蒸日上,作為海警執法員,就是要勤學苦練,跟上時代步伐,為黨和人民守好一片海。”在交流會上,鄭凌勇仍難掩激動的心情說道,自己要當好全國兩會精神的宣傳員和踐行者,把大會精神送到機關、工作站和艦艇。

閩江上,福州海警巧用無人機紅外熱成像技術精准打擊凍品走私船﹔后渚大橋下,泉州海警啟用“四必四快”處警機制20分鐘內緊急救助1艘失控船舶﹔火燒嶼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內,廈門海警聯合多部門舉辦儀式,完成128萬元的海洋公益訴訟修復賠償金交付﹔漳江口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漳州海警執法員正在紅樹林生態執勤點巡邏……福建經濟發展的畫卷描繪到哪裡,福建海警執法服務保障就延伸到哪裡。

近年來,福建海警局突出違法犯罪重點問題整治,聚力攻克海上執法司法瓶頸難題,深耕“海上楓橋”服務品牌,將“堅持人民至上”理念融入貫穿執法體系抓建、打擊海上犯罪、保障人民安居、維護海域安全各方面、全時域、整過程,守衛這片熱土海疆。

守護平安閩海新生態

查獲大規模乘船偷渡案件、獨立組建編隊跨海區實施海上緝毒任務、查獲海上販槍案件、率先破解“登陸地”管轄和涉砂司法難題……2022年,福建海警局依法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在閩海執法一線向黨和人民交出“海疆有我,請祖國放心”的政治答卷。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福建海警優化工作站沿海布防,全面搭建海域態勢感知和快速反應體系,構建‘1+N’海陸聯動執法新格局,推行網格化巡航執法模式,穩步提高海上見警率、查緝成功率,實現對轄區海域全時全域全方位管控。”福建海警局局長李建國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自2019年4月組建以來,福建海警局累計查辦各類涉海案件3400多起,偵破海上大要案60多件,打掉犯罪團伙上百個,查扣涉案船舶2400多艘,查獲成品油、凍品、珍稀動植物等大批涉案財物,海上違法犯罪查處率、人民群眾滿意度、文明執法規范性大幅躍升。

全國海警海域海島衛星遙感監測平台之一在福建省建成使用,“生態司法+碳匯交易”機制助力涉海公益訴訟案件在廈門市成功首判,全國首個由檢法海警設立的藍碳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在漳州市啟動……

“近年來,福建海警局堅持問題導向,緊盯沿海地區非法傾廢、盜採海砂、違規用海等海洋生態問題和涉漁違法犯罪,堅持陸海統籌、聯勤聯動,創推海洋綜治新模式,健全海洋資源環境監管體系。”福建海警局執法部部長李勁茂介紹說。

組建以來,福建海警局主動對接涉海職能部門,聯合開展“海洋伏季休漁”“碧海”“海底光纜保護”等專項執法行動,查獲涉漁案件250多起,查處違法用海案件170多起,查扣涉案船舶500余艘,查証違規用海面積220公頃,罰款金額超億元,海洋生態保護得到明顯改善。

鋪架利民海上新楓橋

2022年1月,泉州灣上一艘漁船與貨輪因航行發生刮擦受損導致糾紛,泉州海警局惠安第一工作站接警查清緣由后,立即邀請雙方當事人、當地漁業協會到“海上楓橋調解室”,就糾紛矛盾點進行調解並順利達成和解,從接警到解憂僅用時4小時。人民關心事,海警心頭事。福建海警不斷深化“海上楓橋”品牌創建,探索糾紛聯調機制,先后設立15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4個海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18起。

李建國坦言,依托95110海上報警服務平台,福建海警創新優化“四必四快”接處警模式,積極溝通海事、應急管理、海洋漁業等17家社會救助力量,建立海上救援聯動機制,共接處警情10600多起,開展海上救援540余次,救助遇險船舶50艘、群眾700多人。“海警執法員用一次次‘管家式’貼心服務,為百姓幸福感加碼。”

聚焦人民所期所盼,福建海警以“微網格”守護“大和諧”,加強海上治安形勢監管,強化“微網格”的精准運行和實戰應用,將網格區作為海域監管的“前沿哨所”,高效查處海上侵財侵權類案件。

2022年5月,福建海警局從一起95110反饋的盜竊警情延伸偵查,深挖打掉漳州東山一個不法漁船民侵害外地養殖戶合法權益的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20多名,實現了對海上盜竊、陸上銷贓的全鏈條打擊。

福建海警局還與各級漁業信息站、船管站建立“通聯熱線”,實時掌握海上動態,切實提高海上態勢感知力。同時,利用巡邏間隙深入漁村、漁港、漁船為群眾作普法宣傳、政策解讀,鼓勵村民加入反偷私渡防線,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畫出海域治理“同心圓”。

夯實海上執法“壓艙石”

今年2月13日深夜,在莆田興化灣,一艘關閉照明設備的“三無”船舶企圖趁夜走私凍品。殊不知,這艘船舶全程被莆田海警視頻監控綜合應用管理平台實時監控,最終難逃制裁。

北起寧德沙埕虎頭鼻,南至漳州大埕灣,3752公裡的海岸線,13.6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完整勾勒出福建海警局的管轄海域,也嵌入了福建海警科技管海集成的新智慧。

在這裡,小型船舶防越界預警、智慧海防、近岸雷達綜合監控等10余套轄區監測系統深度融合,福建漁船動態監控管控、打擊海域違法採砂執法聯動、生態雲等13個執法信息平台一體化整合運轉,共同構筑可視化、數據化、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型海上數字智治防控網絡。

為夯實海上執法“壓艙石”,福建海警針對執法辦案中面臨的瓶頸難題,主動對接走訪涉海單位,逐一明確職責邊界、理順協作關系,推動省、市、縣三級涉海單位執法協作配合辦法全部簽訂,駐海警檢察官辦公室、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相繼成立運行,實現涉海部門從“各管各治”到“海警主導、共管共治、權責明晰”的根本轉變,全力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海上管控新格局。

同時,福建海警局緊扣司法審判中心原則,搭建海警、檢、法三方協作平台,與駐地政法機關深度會商,組建聯合調研組,下沉基層一線開展實地踏查、調研論証,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逐步厘清刑事案件管轄與訴訟銜接機制,海上執法工作高效規范運行。

“福建海警局將以建設‘平安海域’為抓手,緊盯治安敏感熱點難點防控領域,緊抓科技管海數字智治體系建設,聚智謀劃海上綜合執法新模式,勇當鎮守閩海的‘忠誠衛士’、不法分子的‘犯罪克星’、人民群眾的‘海上媽祖’、海洋生態環境的‘安全管家’,用青春熱血鐫刻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閩海華章。”福建海警局政委馬景東表示。(本報記者 王瑩 本報通訊員 李晨 王萬舉)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