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愛心早餐傳真情 共享廚房撫人心

——株洲市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溫暖服務群眾

2023年03月28日08:37    來源:湖南日報

春寒料峭,氣溫驟降。拿著新買的綠色棉坎肩,張雲峰來到85歲的獨居老人王勝偉家。

“合身又暖和。”老人試穿后連聲道謝。

“您老喜歡就好。”張雲峰挨著床邊坐下,陪老人聊天。

臥室床頭櫃上,一張卡片上印著張雲峰的手機號碼。他是株洲市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的黨支部書記。十幾年來,聯合會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發起“環衛工驛站愛心早餐”“醫院共享廚房”等公益項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我們要‘新’心向黨,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黨建引領,整合力量資源,不斷促進志願服務提質升級。”張雲峰說。

黨員帶動

服務群眾溫情濃

3月27日清晨,春雨過后,寒風習習。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戶外勞動者驛站,洋溢著溫暖的氣息。驛站通過各項服務,解決周邊環衛工人、園林綠化工、快遞員、送餐員等戶外勞動者群體“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困難。

黨的二十大以來,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以黨建引領,從“幫”字入手,完善公益服務功能,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提高黨員志願者為民服務水平。

唐娜是一名“90后”黨員,2020年加入博愛志願者聯合會,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唐娜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帶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做好志願服務。

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堅持黨建引領,以“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一輩子”為初心,突出“黨建+公益”融合發展,開展幫教助學、關愛留守兒童、幫扶貧困家庭,結對社區、敬老院,建設環衛工驛站等志願服務。

據統計,博愛志願者聯合會成立以來,開展各項公益活動2000余次,參與志願者達4萬余人次,受益群眾達5萬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間超過18萬小時。

搭建平台

愛心早餐傳真情

3月27日5時30分,65歲的博愛志願者唐躍泉帶著自家准備的菜品,前往淥口區環衛工驛站。他要去給環衛工人准備早餐,改善伙食。這件事,唐躍泉已經堅持了4年。

像唐躍泉這樣的志願者,在博愛志願者聯合會還有幾十人。他們每天輪流值班,為環衛工人義務做早餐。“環衛工人很早起來打掃城市衛生,經常來不及在家裡吃早飯。在外面吃吧,他們又舍不得。時間長了,身體落下很多毛病,讓人心疼。”唐躍泉說,這正是他們團隊開展此項活動的初衷。

張懷玉是淥口區一名環衛工人,負責的清潔區域工作量比較大,幾乎每天早上5時起床,一直忙到中午時分。高強度的勞動,讓她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

2018年6月,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發起環衛工驛站“愛心早餐”項目,張懷玉有了固定的“食堂”。還有70余名跟她一樣的環衛工人,都按時吃上了早餐。

一份熱氣騰騰的免費早餐,溫暖了一城早起勞作的環衛工人。張懷玉說:“把溫暖的味道加進早餐裡,我們感受到大家對環衛工人的尊重和關愛。”

除了提供免費的愛心早餐,驛站還為環衛工人免費提供休息座椅、飲水機、報刊閱覽、空調等服務。環衛工人累了可以進來歇歇腳,渴了有熱水喝。

4年來,環衛工驛站已為淥口區環衛工人提供12.6萬余份早餐。該項目先后獲評“湖南省崗位學雷鋒示范點”“株洲市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摸准需求

共享廚房撫人心

3月20日11時,淥口區人民醫院東側空地上,用板房建成的“共享廚房”裡,滿滿當當擺放著電飯煲、養生鍋、微波爐、電磁爐等炊具,油、鹽、醬、醋等調料一應俱全。

四五個病人和家屬,擇、洗、切、炒。不一會兒,炒扁豆、辣椒炒肉等家常菜出鍋,香氣四溢。

59歲的周立明因類風濕和高血壓住院,每天中午、晚上他都在共享廚房做飯,還與另外2名一同住院的老人搭伙。他們圍坐在桌子旁,吃著熱騰騰的飯菜,聊著家常。周立明說,高血壓要特別注意飲食,自己做的飯菜不僅更健康,還節省了不少開支。

淥口區人民醫院離主城區較遠,周邊沒有像樣的餐飲店,醫院食堂又無法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飲食需求。為了讓患者吃上更合口味的營養餐,去年1月,淥口區民政局聯合區人民醫院創新開辦“共享廚房”,由博愛志願者聯合會負責運營。

言小毛是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的一名志願者,專職負責“共享廚房”的管理和服務。每天晚上6時左右,她從4公裡外的住處騎電動單車過來,將廚房打掃干淨,將油、鹽、醬、醋等調料補給上,第二天上午再開門等待患者和家屬的到來。

“盡管累,但看到病人和家屬吃得開心,我也感到幸福。”言小毛說,吃飯這件“小事”是病患心中的“大事”,在醫院開辦“共享廚房”,就是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落到實處。

淥口區人民醫院“共享廚房”日均使用超過40余人次,開辦以來已為5000余名病患及家屬提供服務。

【基層聲音】

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 張雲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為志願服務指明了方向,也是為廣大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加油鼓勁。我們要更加努力地服務群眾,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好。

【記者手記】

“黨建+公益”

繪就幸福底色

黨旗飄揚,志願情濃。這是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給人的第一印象。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淥口區博愛志願者聯合會進一步堅持“支部領導把方向、黨建引領謀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打造“黨建+公益”新模式,持續激發黨建活力,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力量”、傳遞“紅色溫度”。

他們組織志願者走進社區、農村,把更多的關懷送到基層群眾身邊,架起黨和群眾溝通的橋梁﹔他們及時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千家萬戶,堅持群眾有需求、志願服務有回應,不少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在他們的努力下得到解決。(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戴鵬)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