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08:19 來源:農民日報
春回大地,江漢平原上百花競相綻放,要說田野上數量最大、最壯觀的莫過於油菜花。從高處俯瞰,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帶來濃濃的春天氣息。
中國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荊門。聞名遐邇的油菜之鄉——荊門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門沙洋縣有著“江漢明珠”的美譽,是湖北省優質油菜高產區、長江流域油菜種植優勢區。
近年來,荊門市大力推動油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引導季節性整村流轉冬閑田種植油菜,與科研單位合作,聚焦研發推廣高油酸油菜,搶抓“賞花經濟”,打造集制種、種植、深加工和文旅於一體的油菜多功能利用全產業鏈,推動傳統油菜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農民增收。
荊門市委書記胡亞波表示,湖北省委賦予荊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對標農業強國目標,找准荊門三農方位,加快建設農業強市,著力推進強村富民。要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升級,深入推進“一壺油”等荊門農業產業化“六個一”工程,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華中農業大學荊門產業技術轉化中心建設,推動荊門高油酸油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連續15屆油菜花節會打響荊門沙洋油菜品牌
3月18日,2023年湖北省油菜花節暨荊門·沙洋第十五屆油菜花旅游節在沙洋縣曾集鎮張池村農耕文化體驗園舉辦,20項特色活動將持續至4月上旬。
“荊門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油料安全保障、油菜全產業鏈發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收獲了豐碩成果。”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紅玲表示,湖北文旅資源豐富,特色鮮明,荊門·沙洋油菜花旅游節正是農業搭台、旅游唱戲的典范,通過連續15屆節會,打響了“中國菜籽油之鄉”“中國最美油菜花海”品牌,在“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油菜花開期間,各地游客慕名到村裡賞花。”張池村黨支部書記康成雄介紹,該村已成為多年油菜花節主會場,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都有變化,精心布置油菜迷宮等趣味景觀,提升游客體驗感。
“從事油菜研究60年來,對油菜的認識也逐步提高,從油用為主,轉為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飼肥、肥用、藥用等多功能利用相結合的方式。”到沙洋參加油菜花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的心情十分激動,他高興地說,十五屆油菜花節他從不缺席,農旅結合促進了油菜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經濟多樣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成績值得進一步總結。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沙洋,今又沙洋,大地黃花分外香。”沙洋縣這片油菜花海,85歲的傅院士及其團隊格外關心。本屆油菜花節上,沙洋縣委書記陳威從傅廷棟手中接過“傅廷棟院士工作站 荊門·沙洋油菜產業示范基地”牌匾,開啟沙洋油菜產業發展新篇章。
油菜渾身都是寶。在陳威看來,沙洋將充分挖掘油菜的多重價值,大力推廣傅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油酸油菜等新品種新技術,對油菜綠色全產業鏈布局,依托沙洋常年70萬畝油菜種植面積,建設江漢平原油菜產業集聚核心區,到2025年,力爭打造油菜百億全產業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將繼續打響沙洋“油菜花海”旅游品牌,推進“農旅+”,以“油菜種植+生態旅游+油菜深加工一體化”融合發展,讓油菜花成為“漢江明珠”最美的致富花。
高油酸帶動實現油菜面積、產量、效益“三增”
“普通菜籽油零售價一斤不到20元,高油酸菜籽油一斤可賣到近百元。”湖北農谷實業集團旗下的荊品油脂公司副總經理夏維軍介紹,高油酸菜籽油油酸含量超72%,要全方位提升高油酸菜籽油加工工藝。
前些年,受生產成本高、產出效益低、收購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傳統油菜種植面積連年下滑。面對產業發展瓶頸,2017年荊門市在全省率先試種高油酸油菜,並逐年推廣。
2022年,荊門油菜種植面積達226萬畝,其中高油酸油菜訂單基地45萬畝。荊門市副市長劉克雄介紹,荊門組建了由市長領銜的高油酸油菜(“一壺油”工程)工作專班,與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湖北省油菜辦公室聯合成立了高油酸產業研發中心,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高油酸油菜產業發展,並對質量合格的高油酸油菜籽在市場價的基礎上每斤加價1元進行收購。
近年來,荊門市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村集體股份合作社為主體,在各地組織開展集中連片種植高油酸油菜,全力打響荊門高油酸區域品牌,推進高油酸油菜落地生根。
李市鎮鄧洲村是沙洋縣最早整村種植高油酸油菜的村之一,全村種植面積達5400多畝。村黨支部書記胡義安介紹,近幾年都種高油酸油菜,每斤政府補貼0.33元、企業補貼0.33元,近4元/斤的收購價,畝產300斤,畝均收入1200元。
“高油酸油菜薹口感柔和,清炒、腌制都好吃。”沙洋曾集鎮綠悠緣家庭農場主任飛林說,今年已銷售油菜薹20多萬斤,菜用油菜可採摘3茬鮮食油菜薹,油用油菜可採1次,不影響菜籽產量,效益明顯。
沙洋豐富的油菜花資源,吸引50余家蜂產品生產加工主體在此“追花逐蜜”油菜花蜜及相關產品產值超億元﹔依托多家牧業龍頭企業,推廣種植飼用油菜,緩解冬季青儲飼料不足。
高油酸等多功能油菜的利用,充分調動了農民種植積極性。沙洋縣縣長李莉麗介紹,經過幾年推廣,沙洋多個鄉鎮均實現整村種植,確保高油酸油菜品質,帶動全縣油菜種植面積連年攀升。2020年至2022年,沙洋夏收油菜面積從66萬畝增至73萬畝,產量從11.6萬噸增至12.6萬噸,實現面積、產量、效益“三增”。
緣起一朵花,何止一朵花
3月17日,沙洋油菜博物館新館開館,傅廷棟院士與荊門市委副書記趙少蓮共同為新館揭牌,改造升級后,為大眾呈現油菜沉浸式體驗文化。該館自2010年建成以來就成為湖北科普旅游示范景區。
在本屆油菜花節上,2023湖北最美油菜花海推介名單揭曉,沙洋縣油菜花海等十地被推介為“2023湖北最美油菜花海”,鐘祥市魅力客店油菜花海等十地入選“2023湖北特色油菜花海”。
緣起一朵花,何止一朵花,一花引來百花開。這個春天,荊門市精心籌備了九大賞花節會活動,有鐘祥首屆牡丹花節、京山觀鳥節、東寶仙居芍藥花節、掇刀荊門花博園游園賞花匯、屈家嶺TAO文化節……結合春天賞花、鄉村休閑、文化體驗、飛行運動等特色旅游資源,荊門策劃推出了樂享春光·踏青之旅等10條精品賞花旅游線路。
春天行走在荊門大地,一場場花的盛宴美不勝收。為讓賞花更有文化味,荊門市將沙洋油菜花與岳飛城、油菜博物館結合,將鐘祥萬紫千紅植物園和明顯陵、莫愁村結合,將屈家嶺十裡桃花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楚王行宮花苑台村結合,各景區附近均配建了草莓等蔬果採摘棚,將賞花游和與民俗文化、歷史遺跡、農耕體驗、研學民宿等融合,合力拉動鄉村游。
近年來,荊門市先后出台支持現代服務業、文化旅游消費等多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有力有序推動經濟復元重振。2022年,荊門成功舉辦湖北省第三屆園博會、油菜花旅游節等節會活動,全年接待游客258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億元。沙洋上榜全國農產品百強縣,鐘祥榮膺中國縣域旅游百強縣,京山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東寶躋身全省十強消費縣市區。
花海荊門,魅力無限,荊門的希望在未來,未來就在明天。荊門市市長陳家偉表示,下一步,荊門將始終把釋放消費潛力作為關鍵抓手,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創優旅游品牌,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發展高油酸油菜,持續提升荊門高油酸菜籽油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推動“美麗顏值”源源不斷轉化為“經濟價值”,著力打造“全國油菜產業發展第一市”。(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