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08:15 來源:中國婦女報
一根鉤針、一團毛線,一番“指尖飛舞”的操作之后,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手工鉤編織品便從婦女們的手中誕生了。
春分時節,影珠山下的“吾愛居”內,婦女們正在制作鉤編織品,忙得不亦樂乎。
“吾愛居”,這個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福臨鎮影珠山村的村民活動室,如今成了婦女學習、交流、創作鉤編織品的地方。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激發女性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福臨女性創業就業,2022年12月,由湖南農道公益基金會、福臨鎮婦聯主辦,樹湘公益和影珠山村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點承辦的“織女計劃”項目正式在影珠山落地實施。
“項目通過鏈接公益資源和政府扶持,以家庭手工生產形式,幫扶福臨鎮的留守女性、困境女性居家創收。”長沙縣婦聯執委、樹湘公益項目主任黃韋介紹,該項目具有投產小、勞動時間自由、利潤空間大、即學即盈利的優點。同時,通過社群學習、能力提升、收入增加,可以幫助女性實現經濟獨立和人生價值。
推廣實施“織女計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
全國兩會期間,長沙縣婦聯組織廣大婦女認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並從“巾幗共心”“巾幗共創”“巾幗共美”“巾幗共聯”“巾幗共建”五大工程發力,推進全國兩會精神的貫徹落實。
長沙縣婦聯主席楊春艷介紹,“巾幗共建”工程,旨在推動婦女建功立業,賦能“她時代”。“長沙縣婦聯將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巾幗建功發展的有力措施,圍繞‘人才強縣’建功立業,開展女性‘雙創’培訓,選樹40名女性為‘最美巾幗奮斗者’﹔同時推廣實施農村婦女手工賦能項目‘織女計劃’,推動農村留守、殘疾婦女實現居家就業。”
“織女計劃”在福臨鎮僅僅實施幾個月,便在幫助農村婦女就業增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生肖、花束、盆栽、發夾、挂件……走進“吾愛居”,各類精美的手工鉤編織品琳琅滿目。
今年36歲的繆香洲運用插花技巧,用鉤織的向日葵、郁金香、玫瑰花,搭配塑料材質的銀杏葉、尤加利葉等花4天時間創作了福桶花束“福潤花開”。這是她自去年12月學習鉤編以來,上手不到4個月的時間創作出來的“成果”,市場售價288元。繆香洲自己都沒想到,靠這門手藝,在家就能掙到錢。而此前,繆香洲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經濟來源,時常感到焦慮。
為支持農村婦女居家手工創業,2022年12月,在湖南農道基金會、福臨鎮婦聯的支持下,福臨鎮以“六社聯動”的模式,開展了“織女計劃”項目。隨即,福臨鎮向各村發布了免費教學手工鉤編的通知后,婦女們踴躍報名,包括繆香洲在內,一共有128名婦女報名,並成為首批學員。
鉤編,看似易,實則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不少婦女打了退堂鼓。最后,30多人堅持了下來。而繆香洲不僅堅持學,還學得特別認真。每次學習,她都會認真做好筆記。
經過3個月的培訓和實操,“織女計劃”項目培訓出了首批30多名手工鉤編能手,並成立了由農村婦女組成的手工鉤織創業小組,接受社會訂單。
讓更多婦女實現增收
“作為一名縣婦聯執委,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和聯系姐妹們,鼓勵扶持她們就業創業興業,實現她們的人生價值,讓廣大婦女姐妹能夠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上,彰顯巾幗風採,貢獻巾幗智慧。”黃韋表示。
目前,“織女計劃”開展線上教學100余次,線上參與人數1000人以上﹔線下開展教學20余次,第一期培訓班培養技能達標且創收穩定的學員30多人,第二期培訓班將於近期開班。自2023年3月以來,項目已接受並完成150束手捧花訂單,預計每年將為每位學員增收5000元以上。
后續,黃韋打算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創建“益+藝”模式,讓編織品登上商超、展銷會、福臨驛站等銷售場點﹔開設“織女網店”,同時開展直播帶貨,將“織女計劃”打造成為全縣可推廣的創業致富品牌,讓更多婦女離土不離鄉就能實現增收。
如今,在福臨鎮,“織女計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村留守婦女加入。金牛村46歲的楊超雖然鉤編“零”基礎,甚至連毛衣都沒有織過,如今卻也喜歡上了鉤編,“做手工鉤編不僅能有一份收入,還能讓我心裡感到充實,生活充滿快樂!”
福臨鎮婦聯主席馬智說,“織女計劃”目前來看是行之有效、成績可喜的,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對留守婦女和困境婦女有所助益,“我們希望把這份事業做穩、做大,幫扶到更多的婦女姐妹。”(邵偉)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