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7日08:57 來源:貴州日報
連日來,盤江新光2×66萬千瓦發電項目建設現場,1400多名工人開足馬力施工,隨著235米的煙囪結頂、1號鍋爐鋼架結構安裝完畢,又一個“黔電送粵”火電項目有望在今年底完工投用。
“現在‘黔電送粵’電價進入‘正推機制’后,我們火電企業更有信心完成送電任務,為促進我省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助力廣東構建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發揮積極作用。”近日,談到新一輪的“黔電送粵”系列建設項目,貴州能源集團旗下貴州盤江電力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珂信心滿滿。
自貴州省發改委牽頭完善“黔電送粵”電價形成機制后,執行了22年的電價“倒推機制”改革為“正推機制”,貴州的火力發電企業終於鬆了一口氣。
人大代表建議背后的“倒挂電價”
作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產煤省區,貴州目前累計探明儲量587億噸,居全國第5位。
自2000年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西電東送”項目實施以來,貴州積極助力東部省區能源配置。到2022年底,貴州省累計“西電東送”電量超過6500億千瓦時,相當於為東部省區減少標煤消耗2億噸、減排二氧化碳5.2億噸,為實現東西部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黔電送粵”是“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20多年間,貴州先后改擴建23家火力發電企業,不僅為廣東電力平穩供應作出了重大貢獻,更有力帶動了貴州電力、煤炭行業高速發展。
2015年以前,“黔電送粵”落地電價由國家發改委根據廣東省燃煤發電上網標杆電價確定。2015年后價格由雙方自主協商確定,落地電價按不高於廣東燃煤發電上網標杆電價執行,“黔電送粵”電價未完全由市場決定。
“前幾年,隨著煤炭市場價格大漲,火電企業發電成本不斷增加,出現了送電越多虧損越嚴重的情況。”省十三屆人大代表韋珍是一名電廠職工,多年的從業經驗讓她意識到“電價倒挂”急需改革。
韋珍在2021年的調研中發現,當時執行的“黔電送粵”上網電價為0.3162元/千瓦時,與貴州省燃煤發電上網基准價0.3515元/千瓦時相比減少了0.0353元/千瓦時,與2021年下半年火電企業燃煤發電成本約為0.4915元/千瓦時相差0.1753元/千瓦時。
表面上看價格隻有分毫之差,但“黔電送粵”協議約定每年要輸送500億千瓦時,2020年貴州省“黔電送粵”共計輸送電量500.9億千瓦時。貴州如果足額保供,以2021年下半年火電企業燃煤發電成本折算,年虧損最高達到87億元。
“發電企業燃煤發電價格與成本倒挂,別說想賺錢了,連維持煤電企業的正常運營都做不到。”韋珍介紹,六盤水市發耳電廠一家,僅2021年就虧損5.5億元左右。
為此,在2022年初召開的貴州省兩會上,韋珍提交了一份《關於適當提高“西電東送”價格的建議》,貴州省發改委在針對該建議的答復中明確表示,自2019年以來,為爭取提高“黔電送粵”送電價格,省發改委已多次向國家發改委匯報爭取,並會同省有關部門和單位多次赴廣東省、南方電網公司進行工作對接,全力爭取合理確定“黔電送粵”價格水平。
創新電價“正推機制”為企業減負
貴州現有國家電投、中國華電等9家大型集團23家火電企業參與“黔電送粵”項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該集團旗下7家電廠企業,發電規模佔貴州火力發電的30%左右,是“黔電送粵”的主力軍。
“前兩年因為電價倒挂越來越嚴重,企業不堪重負,導致火力發電成了‘雞肋’項目。”金元集團市場營銷部主管王波介紹,“十三五”期間,由於廣東省落地電價下調,加上煤炭價格大幅增長,導致本就虧損的發電企業雪上加霜。火電送得越多,虧損就越多。
為了從根本上加以改變,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完善“黔電送粵”電價機制和提高電價問題。
“我們多次向國家發改委報告,多次給廣東省發改委去函,特別是新國發2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研究完善‘西電東送’電價形成機制,我們抓住了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創新提出電價‘正推機制’,經多次協商,雙方終於達成一致意見。”貴州省發改委價格處李彪介紹,2022年7月,貴州和廣東簽訂了《關於“十四五”黔電送粵價格等問題的會議紀要》,將“黔電送粵”22年以來執行的電價“倒推機制”改革為“正推機制”,“黔電送粵”送電價格由市場決定,更有利於推動貴州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正推機制”的要義是什麼?即“黔電送粵”協議電量上網電價按照貴州省內電力用戶月度市場化交易簽約的加權均價確定,再加上貴州省內輸電價格、跨省跨區輸電價后形成“黔電送粵”落地電價。
“現在按照‘正推機制’來執行,送出電價比2019年每千瓦時高出0.11元左右,這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壓力。”王波介紹。
助推黔粵能源高質量發展
“黔電送粵”涉及產值佔貴州省GDP比重超1%,電量佔貴州統調燃煤發電量的42%以上,電煤量佔貴州全省煤炭產量的31%以上。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全國出現大面積干旱,旱情導致貴州省內水資源急劇減少,水力發電受影響較大。
“在需求隻增不減的情況下,水電發電量減少,光電和風電不確定性大,保供的壓力自然轉移到火電上。”貴州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近年來特別重視能源行業發展,現正在組建省管大(一)型國有全資公司貴州能源集團,將圍繞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戰略定位,打造千億級全國清潔能源供應商和全國一流能源企業。
目前,貴州省火電企業經營狀況較為理想的是貴州能源集團旗下貴州盤江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的盤縣發電廠。“電廠按照煤電一體化模式經營,燃料煤由集團提供保障,同時盤縣電廠是‘坑口電廠’,大大節約原料採購和運輸成本。”張珂介紹。
貴州盤江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正在建設新光、普定、織金裝機容量分別達132萬千瓦的新電廠,將於明后年陸續投用,2025年,該公司的電廠總裝機容量將達到648萬千瓦。張珂說:“現在電價改成‘正推機制’后,我們做大做強火電的信心更足了。”
“‘黔電送粵’電價機制完善后,貴州現在送出電價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有效破解了歷史電價問題,為貴州多爭取歷史電費超過13億元,有效促進我省繼續保持電價競爭力。”貴州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價格處處長王林寶介紹,創新完善的電價“正推機制”,更有利於加快電價市場化改革,有效保障貴州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年涉及產值超200億元。
同時,貴州將更加可持續保障廣東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促進廣東省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廣東構建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為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貴州貢獻。(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堅)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