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產糧大縣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

聚焦穩產保供,“鼓起”農民口袋

2023年03月27日08:38    來源:新華日報

3月春意漸濃,寶應縣新建成的2萬多畝高標准農田裡,麥苗正茁壯成長。連日來,全國人大代表、寶應縣國鳳刺繡廠技術總監莫元花奔走田間地頭,為鄉親們宣講全國兩會精神,置身這片“希望的田野”,她在描繪農業現代化藍圖時不禁提高了聲調:“未來,值得我們每個農村建設者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這讓莫元花倍感振奮。多年來,她一直發揮身在農村建設一線的優勢,聚焦鄉村振興,從推動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到加強耕地質量保護、非遺人才培養等,先后提出過50多條建議。此次全國兩會,她提交的建議正是圍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這一主題。

“聚焦寶應是全國產糧大縣這一實際,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當地正把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和農機農藝結合,作為糧食增產增效的重要抓手。”莫元花說,去年以來,她就一直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在寶應實地調研,並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交流溝通。

眼下,寶應縣柳堡鎮新安村“雨森家庭農場”的農場主王雨森正站在糧田上暢想夏麥豐收的場景。“2018年大學畢業,我便回鄉承包了350余畝農田,種植優質強筋小麥、優質食味水稻,逐步開展耕種管收全程化服務。”王雨森說,他在寶應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還搞起了高標准農田和“智慧農業”,2022年農場營業收入超100萬元,純收益達30萬元。

這幾年,寶應縣像王雨森這樣的家庭農場主誕生了253個。寶應縣把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作為糧食增產增效的重要抓手,高標准農田佔比不斷擴大,創成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目前,寶應全縣糧食種植面積達169.77萬畝、總產量87.3萬噸,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得益於高標准農田項目的實施,全縣多地日漸呈現“路相通、渠相連、田成塊”的景象,收割機開進農田,與運糧車無縫銜接。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既提高了糧食產量,也讓農戶的口袋“鼓起來”。

“聚焦穩產保供‘頭等大事’,寶應未來將牢牢守住農業發展基本盤。”寶應縣委書記張小輝介紹,高標准農田建設是該縣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重大舉措,嚴守112.8萬畝耕地保護紅線和104.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寶應縣以持續改造提升4.45萬畝高標准農田為目標,保証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9萬畝以上,總產量87萬噸以上。

最近,寶應縣農業戰線正開啟新一輪“鄉村調查”,以發現、解決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莫元花從中得到啟發,關注到數字農業將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數字農業離不開電力支撐。聚焦優化電力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支持,她希望通過加大農村電網投資建設與升級改造力度,來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本報記者 張晨)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