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推動中俄務實合作行穩致遠

本報記者  於宏建  肖新新  謝亞宏

2023年03月20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米丘林大街地鐵站外景。
  本報記者 於宏建攝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供圖

  2022年12月21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俄境內“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圖為工作人員在巡視設備。
  新華社記者 孟 菁攝

  3月16日,從北京出發的首列中歐班列滿載建材、家電等貨物,從平谷地方鐵路馬坊站緩緩開出,駛向莫斯科。
  新華社記者 任 超攝

  中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橋遠景。
  邱齊龍攝(人民視覺)

  中俄作為最大鄰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兩國合作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近年來,中俄務實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穩步推進。能源、投資、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取得新成果,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中俄深化互利合作,不但造福兩國人民,也為地區及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正能量。

  莫斯科地鐵大環線——

  “為當地民眾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3月1日,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全線通車。莫斯科市政府當天在官網刊文,介紹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全線31個車站建設和運營情況,其中特別指出,米丘林大街站採用“中國風”建筑風格,這是為了對承建項目的中國朋友表達感謝。

  中國紅立柱、梅花、雲紋、團壽、八仙紋……走進米丘林大街站,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匠心獨運的中國設計和美輪美奐的建筑形式展現了濃郁的“中國風”。地鐵站工作人員馬斯洛娃說:“這座車站本身已經成了景點,許多莫斯科民眾特地前來‘打卡’,外地游客也會慕名來這裡拍照留念。”

  “這是象征俄中友誼的一抹亮麗色彩。”曾擔任莫斯科地鐵大環線西南段項目工程部俄方部長的弗拉基米爾,時不時還會來自己工作過的地方轉轉。他說:“我難以忘記與中國朋友一起工作的日子,那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2017年,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承建莫斯科地鐵大環線西南段項目,標段全長5.4公裡,包括阿明耶沃站、米丘林大街站、韋爾納茨基大街站等3個車站和9條盾構隧道建設任務。

  2021年12月7日,莫斯科地鐵大環線西南段投運。開通1年多來,站點人來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據統計,莫斯科地鐵大環線西南段片區生活著約34萬民眾,西南段項目建成后,這些居民的日常平均通勤時間減少約40%。

  “中國建設者承建的項目工程,為當地民眾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莫斯科市市長索比亞寧一直關注項目進展,經常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發文,點贊中國建設者為莫斯科城市交通付出的努力。

  “自從地鐵開到家門口,我的生活便捷度直線上升!”家住米丘林大街站附近的市民奧莉加由衷感嘆。奧莉加是一名上班族,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地鐵開通前,每天她都要擠公交車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上學。

  “過去經常擔心孩子因為交通擁堵上學遲到,不得不時常打車,開銷很大。地鐵開通后好多了!地鐵准時、快速、間隔短,乘地鐵既能確保孩子每天按時到校,路上還可以享有相對舒適的環境。”奧莉加說。

  “中國企業的施工完全符合各項設計指標,展現出中國工程建設的高水准。”回想起項目建設過程,弗拉基米爾仍感慨良多。莫斯科冬季寒冷漫長,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多攝氏度。為適應當地氣候條件,中國鐵建帶來了自主研發、有針對性設計的5台盾構機。其主驅動、液壓泵站、變頻器及其他輔助加熱系統可耐低溫,成功應對極寒施工環境,保障了冬季施工的連續性。

  “中國朋友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自身技術能力與水平,為我們帶來了新經驗,助力民眾出行。相信未來雙方在基建領域的合作前景會更加廣闊。”弗拉基米爾說。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

  “感知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1月20日,2023年“歡樂春節——中國文化廟會”在莫斯科舉行。在5天時間裡,古朴典雅的中國文化裝飾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逾6000名中外賓客前來參觀。廟會的舉辦地是位於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的莫斯科陽光酒店。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坐落於莫斯科市東北行政區,是中俄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中心佔地6.7公頃,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包括莫斯科陽光酒店、現代化會議中心、甲級寫字樓、陽光公寓、中式園林和古典建筑群等。

  該項目由中國企業設計建造和經營管理,建筑品質得到了俄業界的認可。2017年,項目獲得莫斯科市優質工程獎第一名﹔2022年,又獲得莫斯科年度最佳竣工工程獎和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

  2022年9月30日,莫斯科陽光酒店開業,成為首家在俄經營的中國民族品牌高端酒店。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所屬的甲級寫字樓、陽光公寓等也已投入運營,吸引了一批航空、通信、金融、法律咨詢等行業領先企業前來洽商入駐。根據功能定位,貿易中心將為入駐企業和個人提供市場、法律、財稅、通關、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咨詢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據悉,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內的中式園林和古典建筑群將於今年投入運營。友誼橋、紫雲閣、積翠門、玲瓏潭、望月亭……總面積5000平方米的3個中式傳統院落裡處處是景。漫步其中,隨處可以感受中式園林的獨特魅力。未來,這裡除了舉辦各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活動,還將成為莫斯科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部分投運以來,俄聯邦政府、議會、地方機構等紛紛前來考察,對其建筑品質和服務、中式園林的精巧設計贊不絕口,表示將充分利用這一平台,推進俄中各商貿領域務實合作。目前,貿易中心已成為當地新的建筑地標。

  “很榮幸能夠參與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建設。”在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管理部工作3年的葉卡捷琳娜感慨地說。近距離參與項目建設,讓她對中國朋友和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於俄羅斯人民而言,貿易中心是感知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總經理趙焱彤表示,隨著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貿易中心將致力於兩國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努力成為中俄優秀企業和產品的信息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和服務中心。

  綠色環保項目——

  “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

  2022年9月,俄羅斯第一家電動汽車廠正式投產,設計產能達到10萬輛,汽車配件來自中國。同年底,曾在當地名聞遐邇的“莫斯科人”汽車廠生產線恢復運營,以生產電動和混動汽車為主,相關新能源技術主要來自中國。

  近年來,中國汽車制造和新能源技術、自主汽車品牌在俄羅斯正獲得越來越多的積極評價,汽車產業也逐漸成為兩國合作的新亮點。

  走進莫斯科一家中國品牌汽車4S店,記者看到大廳內整齊停放著嶄新的轎車、越野車等,不少顧客正在向客服問詢或准備試駕。銷售經理阿納什金告訴記者,目前該品牌的最新車型基本能做到俄中同步投入市場,不論是外形還是性能都具競爭力。談及最近的生意,阿納什金說:“很多款式現在都賣斷貨了,我們隻接受預訂,正在抓緊進貨。”

  中國具有技術優勢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中俄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報道中表示,“中國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通過減少污染物排放來繼續提高環境保護的質量,並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和恢復措施。”報道援引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謝爾蓋·薩納科耶夫的話表示,近年來,中國越來越積極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採取切實行動改善環境,電動汽車制造與供應正在大幅度增加。”

  據統計,中國對俄汽車和零配件出口大幅增長,中國汽車品牌在俄銷量持續攀升。到去年底,俄羅斯的中國品牌汽車經銷商數量已達1041家。

  除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合作,中俄還積極推動綠色經濟、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合作,為兩國實現綠色發展不斷提供動力。

  2022年12月1日,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協調委員會暨聯合專家工作組第十八次會議舉行,中俄雙方表示將共同努力,組織開展2023年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各項工作。兩國跨界水體水質連續多年保持穩定,邊境地區生態環境日益改善。

  中俄兩國還持續深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遷徙候鳥保護合作,加強自然保護區合作,共同開展生態廊道建設,在大熊貓保護、繁育等方面開展合作與聯合研究……近年來,中俄兩國推動多邊框架下區域合作,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成果豐碩,為維護地區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社會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克拉尼娜表示,中國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綠色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的務實舉措,“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

  (本報莫斯科3月19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0日 05 版)

(責編:王欲然、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