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1日08:13 來源:光明日報
江南春早,萬物復蘇,生意盎然。日前,在南京大學校園裡,一場群賢畢至的重磅盛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譜寫留學報國新時代華章”主題論壇備受關注。1場主論壇,4場分論壇,51場主題報告,100余位現場嘉賓,近500位師生和留學歸國人員代表參與,線上300萬人次持續關注收看,留學報國與立德樹人、科技自立自強、文化自信自強、講好中國故事等話題引發熱烈討論。智慧和觀點在這裡碰撞,思想和精神在這裡交融,繪就海內外留學人員同心共圓中國夢的最大同心圓。
新時代新征程,留學報國的華章正在如火如荼地書寫。在主題論壇開幕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在致辭中動情地說道:“百余年留學史與中國現代化緊密相連,既是‘索我理想之中華’的奮斗史,也記錄著中國人民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不懈嘗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留學人員作為人才生力軍,理應走在前面、作出表率。”
論壇現場,一場關於南京大學留學報國成果的展覽引得大家駐足,大家穿行於數十塊精彩紛呈的彩色圖文之間,全方位了解著南京大學百廿校史中熠熠生輝的留學報國故事。
中國現代教育改革先驅郭秉文、一生致力於平民教育運動的陶行知、創建中國第一個新型地學系的竺可楨、中國地質力學創始人李四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程開甲……一批批仁人志士學成歸國后在南京大學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的故事令人動容,他們讓南雍文脈薪火傳衍、教澤綿延,也將個人成功的果實結在愛國主義這棵常青樹上。
論壇首發宣傳片《負笈萬裡報國歸——留學歸國學者與百廿南大》同樣令人心潮澎湃。成功發射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刻畫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億年生物多樣性演變歷史、建構中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發起“全球人文計劃”……一幀幀生動鮮活的影像,記錄著今日南大留學歸國學者們繼承光榮傳統,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建設好“第一個南大”直挂雲帆、乘風破浪的不懈努力。
論壇開幕式上,南京大學與歐美同學會攜手共同發布《奮進新征程留學報國倡議》:“廣大留學人員行動起來,共同弘揚留學報國光榮傳統,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共同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助力我國盡早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共同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這是面向全體留學歸國人員發出的一次有力號召。
主論壇發言嘉賓之一、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欣然說:“我們將勇擔科教興國使命,追逐芯片強國夢想,以誠朴之心再創雄偉之業,以勵學之風再開敦行之路,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共同追求實現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南大夢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2年南京大學多項辦學指標數據創歷史新高。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學科領軍人才達400人,青年高層次人才超400人,有海外學歷或訪學經歷者佔比65%﹔各項科研指標在全國高校位列第一方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達50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立項數量達29項﹔國家重點項目單項體量創歷史最高,單項項目經費達1.5億元﹔橫向科研經費及社會捐贈金額超6億元,創歷史最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說:“全體南大人將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急,應國家之所需,努力把南大打造成為海外留學歸國人才的向往之地、聚集之地、建功立業之地,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教力量、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南大支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南大貢獻。”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李燁婧 劉宇杰)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