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20: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的巨大有機碳庫,佔陸地生態圈表層碳總儲量的20%-30%,單位面積碳儲量是森林的3倍,位於陸地生態系統之首,其中泥炭地更是被譽為氣候變化的“緩沖器”。中國濕地面積5635萬公頃,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泥炭地有機碳儲量居世界前列。《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明確:未來,將加大泥炭沼澤濕地保護恢復,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當前,我國在發展濕地碳匯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監測數據基礎差,濕地碳匯價值核算與評估體系尚未建立。摸清家底、弄清存量、掌握增量是碳匯交易的重要基礎。不同類型的濕地碳儲量不同,同類濕地碳儲量分布也存在空間異質性,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濕地生態系統開展准確的碳匯評估是完善碳匯評估體系的重要一環。
二是技術創新和應用不足,生態產品/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濕地碳匯交易的對象必須是在特定類型裡開發的新增碳匯,濕地保護與恢復技術是提升碳匯增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哪些保護與恢復措施有助於提升濕地固碳功能,同時是否對濕地生態系統產生額外影響﹔適合中國的濕地碳匯功能提升的途徑是什麼﹔基於現有政策,未來濕地碳匯的提升潛力有多大,尚無明確答案。
三是缺乏交易機制,制約了市場規模及有效性。目前國內已經建立7個碳交易試點省市,但各地都有自己的保護政策,且碳匯項目主要集中於森林,濕地碳匯項目少之又少,急需探索符合濕地特征的碳匯交易機制,建立交易平台。
四是社會基礎薄弱,制約了市場發展進程。公眾對基於自然生態系統的碳匯認識還比較陌生,甚至有一些處於認識空白。即使是濕地恢復、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基於改善環境的出發點,還沒有充分認識並運用這些生態資源的碳匯功能,這也導致公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為此,建議:
一是完善濕地碳匯資源動態監測體系,摸清濕地碳匯價值底數。建議將濕地碳匯監測納入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監測體系中,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碳庫本底調查和碳儲量評估。通過模擬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遙感數據,建立模型預測未來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碳匯功能及其變化趨勢,闡明濕地對未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和適應機制,提高對濕地增匯機制的科學認識和對其未來碳匯強度的預測能力,突出其綜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二是有效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確保濕地面積“零淨損失”。一方面,要停止破壞性的濕地開發活動,避免其碳匯功能的快速損失﹔另一方面,濕地特別是泥炭地管理是重要的增匯路徑,需要制訂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方案,在保護自然的同時受惠於碳匯增益。
三是加強濕地固碳增匯技術研發,提高濕地固碳能力。加大濕地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鼓勵技術創新,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和修復相關的應用研究和工程示范項目的推動。如以退養還濕、排干濕地還濕和濕地可持續放牧等類似工程為對象開展試點研究,系統了解影響濕地固碳功能的關鍵驅動因子,探索濕地恢復過程中的碳匯調控機制,加快形成濕地碳匯評估體系及相應的固碳增匯技術,推動制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最大化的生態系統管理方案。
四是推進濕地碳交易體系,探索更多金融創新模式。建構濕地碳匯綠色生態聯盟運行機制,以“兩山銀行”為主體統籌生態濕地資源,創建濕地碳匯交易平台,開展濕地碳匯收儲業務,推動濕地碳匯先行基地建設,健全濕地碳匯生態補償機制和能耗補償機制。建立重點領域和意向企業“碳賬戶”,引導高能耗企業購買濕地碳匯指標,積極開發更多“濕地共富貸”“零碳民宿貸”等基於碳匯的綠色金融產品,推動綠色金融與濕地碳匯融合發展。加快探索濕地碳匯計量方法學,精確衡量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濕地碳匯總量、增量和潛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