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3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中國農工民主黨
分享

農工黨中央:關於完善孤獨症患兒診療康復教育體系的提案

2023年02月28日20: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孤獨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模式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在提高療效、節約花費等方面優勢突出。然而目前我國孤獨症早期篩查、診斷及治療能力嚴重滯后,造成我國孤獨症診斷年齡普遍偏大,早期干預率低。主要表現在:一是多重因素造成孤獨症診斷年齡普遍較大、臨床診治能力落后﹔二是孤獨症家庭負擔重﹔三是孤獨症康復機構管理混亂﹔四是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發展緩慢﹔五是孤獨症兒童教育問題多。

為此,建議:

一、加大對孤獨症問題的宣教力度

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台、抖音等媒體平台推送相關文章和視頻,普及孤獨症的早期臨床表現,讓家長、早教老師、幼兒園老師等更多的非專業人士了解孤獨症的早期表現,引起更多的社會關注、喚起社會認同。

二、促進孤獨症“預防—診斷—康復治療”三級診斷篩查絡的建立

加強對專業醫師的培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為一級篩查機構,縣(區)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為二級篩查機構,市婦幼保健院或具備成熟診療能力的綜合醫院為三級專科篩查、診斷和干預系統。以三級甲等醫院為中心,逐步向縣、社區服務中心輻射,建立三級診斷篩查網絡,提升早診早治率。

三、完善孤獨症的醫保報銷制度,減輕孤獨症家庭的經濟負擔

將孤獨症的門診康復治療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把針對孤獨症兒童的診斷、評估、康復干預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療保險的支付額度建議每名兒童一年36000—60000元左右,涵蓋一次性診斷、一年兩次的系統評估及每月兩次左右的行為心理、運動及感覺統合等方面的干預﹔由於孤獨症醫療干預的專業性,納入醫保統籌資金支付時,可以先在指定定點醫院實施付費,條件成熟時再逐漸擴大醫院覆蓋范圍。

四、加強孤獨症康復機構管理,規范康復治療行為

一是制定規章制度,明確孤獨症康復服務機構的主管部門,在孤獨症康復的人員管理、安全管理、建筑設施條件、康復標准等方面,建立適合孤獨症康復服務機構的監管機制,對康復訓練的質量進行考核,促進孤獨症康復服務體系的完善。二是加強對康復機構的培訓監管,明確培訓標准,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針對不同專業、學歷的人員設定不同的培訓標准,發放不同類型的執業証。非醫學、康復治療專業的人員的執業証要區別於醫學、康復治療專業人員的資格証。三是治理孤獨症康復行業亂象。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假借開展“孤獨症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或“孤獨症家長培訓班”名義,誤導、誘導消費。

五、加強學齡前、學齡期融合教育

一是加強對融合教育理念的宣教,支持現有融合教育機構,推廣融合教育經驗。二是特殊教育機構與正常幼兒園的師資進行融合。特教老師進入幼兒園,隨班陪讀孤獨症兒童。三是增設培智班和隨班就讀的名額,或者可以專門增設孤獨症培智班。四是從薪酬待遇等方面給予特教老師支持,將特教老師納入編制,提高特教老師整體的社會地位及工資待遇。

六、優化啟智學校師資結構,強調“醫教結合”

根據孤獨症學生的數量按照3:1—5:1的比例安排特教老師。進一步完善特教老師培訓體系,培訓內容以日常教育教學實踐、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為主。教育模式要多元化,針對孤獨症學生,開展以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引入康復專業課程,讓教學更易被孤獨症學生接受,更利於孤獨症學生的發展。

七、加強孤獨症學生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從課程標准制定、教材編寫、課程評價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理論結合實踐,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校本課程的推廣。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科技·衛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