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

增強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

葉振宇

2023年02月28日08:14    來源:經濟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對此,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有效增強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尤為重要。

當前,區域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從國際看,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大國關系不穩定性、脆弱性比較突出,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正在重塑。從國內看,雖然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但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近年來新冠疫情對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范圍之大、影響之深值得高度關注。體現在區域經濟方面,較為突出的就是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區域間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連通性弱化,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缺少長效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相對滯后。

當前形勢下,有效增強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具有戰略意義。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各地區經濟發展優勢充分發揮,不僅能為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提供條件,而且能夠盡快提振市場主體信心。這些變化將為修復、增強區域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連通性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隨著傳統經濟增長動力持續減弱,高質量發展目標也將促使各地區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更加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看,我國現階段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還有較大完善空間,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需較長時間,需要我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支撐和物質技術基礎。

面向未來,需更好發揮各地區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補短板、強弱項的重大工程入手,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改善要素資源空間配置,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區域發展激勵機制,把區域之間的差異性、互補性和協調性轉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優勢,著力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第一,針對地區發展定位和發展階段需要,加大有效投資,激活需求。各地區需按照中央對本地區的發展定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現階段發展需要,確定補短板、強弱項的重大工程,聚焦引領性新需求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在新領域新賽道中率先佔據優勢地位。同時,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第二,以城市群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為著力點,構筑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載體。目前,我國已逐漸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主要依托的多極化、多層次、網絡化的空間格局。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推動城市群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大力推動跨行政區的體制機制“軟聯通”,積極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產業合理布局,提高要素資源空間配置效率,充分釋放區域一體化發展紅利。另一方面,各地要積極構建多層次、互聯互通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在快速城際交通、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要適度超前部署和建設,使之形成促進要素流動、提高產品流通效率、推動產業優化布局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推動力。

第三,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各地區需立足自身發展條件和產業發展基礎,面向社會需求的新變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不僅要有地方特色和要素稟賦優勢,而且要結合新技術新需求開發新設備、新工藝、新模式、新產品,引入適宜性的行業智能技術應用,挖掘數字技術賦能的機會,在生產、流通、消費等不同環節做足綠色文章,降低產品生產成本,開發性能更優、質量更好、環境友好的新產品,以供給質量提升滿足消費需求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要探索差異化路徑,先從產業鏈的“點”上率先突破,再從產業鏈的“線”“面”上擴大優勢,在技術成果快速轉化、商業模式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等領域形成獨特優勢。

第四,找准關鍵核心問題,推進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革命老區、資源型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老工業城市等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工程。各地區應集思廣益,找准特殊類型地區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之策,統籌運用財政、金融、產業、科技、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工具,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區域合作,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重大工程建設協同發力推動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取得更大突破。特別是在當前發展環境和技術條件下,我國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需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通過數字技術滲透應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旅游發展、綠色產品生產、場景應用、大數據開發等產業優勢,使之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新引擎。

第五,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區域戰略統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不同戰略的側重點不同,具體任務或有重疊,有必要加強戰略統籌。一是要根據不同戰略意圖進行適當分類,理清重點問題。例如,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屬於相對底層、基礎性的戰略,其重點是促進人的發展、地區的發展與生態的治理保護﹔區域重大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都具有集聚發展的效率導向,是能夠為經濟保持較高增速提供支撐作用的戰略安排,需要其他區域戰略的相互配合。二是要明確不同戰略在區域協調發展框架中的目標、路徑,對這些戰略的實施意圖要有比較清楚的研判,同時對實施效果進行跟蹤研究。三是建議建立區域戰略全面統籌的協調機構,更好推動不同戰略高效銜接配合,加強對各類配套政策的協調,推動政策工具組合投放,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精准性。

此外,還要以完善考核評價為抓手,引導各地區著力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在考核評價體系中適當列入能體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引導各地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識和採取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的自覺行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研究員)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