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19: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而產業興旺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逐步實現金融從“輸血”到“造血”,從“特惠”到“普惠”的轉變。
為此,台盟中央以“普惠金融、鄉村振興、數字金融”三個主題詞為核心,探索三者間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力爭理清三個問題:一是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在理論、方向和著力點的調整﹔二是數字普惠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路徑﹔三是如何運用比較優勢,優化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在調研中發現:一是鄉村振興過程中,應對農村金融需求轉變的調整不足。農業的產業層次多樣化、從業主體多元化、經營復合化特點突出,對資金的需求呈現出長期、集中、投入性、持續性、固定性、大額性、結構性、復雜性的特點,但是傳統農村金融服務難以滿足。二是農業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不穩定。農業產業鏈參與主體實力差距導致議價能力不均,企業常處於強勢地位,極易憑借自身價格、交易方面的優勢嚴重擠壓農戶、農場主的利益,極大影響鏈上企業與農戶的長期穩定合作。三是金融風險分散機制不足。金融產品和實際金融需求錯配進一步加大了農村金融風險的累積,農村擔保機制建設進展遲緩,使得農村金融市場信貸風險較高。
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以穩定為前提,優化產業鏈利益鏈接機制。積極拓展入股方式,如集體資金入股、產業資金入股,增加其參與鏈上企業的“入股分紅”和“二次分紅”﹔地方基層政府部門要做好宣傳、對接與跟蹤工作,保証農民利用自有土地、資金有效參與鏈上利益分紅,推動農戶與企業間實現有效利益聯結體系﹔建立利益聯結監督與考核機制,針對農業產業鏈金融參與主體,政府監管部門要做好利益聯結監督考核工作。
二是以產業升級為目標,調整普惠金融支持的著力點。普惠金融在支持農業產業升級轉型的基礎上,逐漸向農業科技投入、數字農業生產標准體系、種質資源建設方面傾斜。各地充分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鼓勵國內農業龍頭企業走出去發展,逐步形成“境內培育—境外種植—境內加工—全國銷售”的貿易合作模式﹔建立“境內—境外聯合共保”的風險保障模式,為走出去的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三是以數據為核心,提升普惠金融機構精細化服務能力。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專注於支農支小、普惠金融的戰略定位。以精細化服務提升軟信息實力,充分發揮農村普惠金融機構的網點地域優勢,主動承擔服務“三農”的責任,通過人緣地緣的良性建設,擴大服務半徑,優化服務質量和服務流程。穩步推進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服務的結合,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加持硬信息的建設,帶動營銷模式、服務模式、風控模式升級,尤其是信貸決策、信用資質管理、保險營銷等金融業務的信息量化,降低信息搜尋成本,提高信用審批和貸款發放的效率。
四是以市場為導向,創新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為目標。強化普惠金融機構與各級政府的溝通和合作,建立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快速對接業務需求的同時實現業務風險的監控﹔創新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農業項目建設,通過專項債券等用於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著農村金融的有序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統一保險保費的補貼比例,維持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穩定,支持農業保險持續擴面提標,構建農業風險保障生態圈﹔穩步提升農民金融素養,以符合農民認知能力的方式呈現,讓農民意識到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和便利性。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