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20: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前,我國高校知識產權創造量不斷增長,但專利轉化效率較低,許多科研資源和知識產權成果閑置浪費,高校科研工作服務創新發展大局作用發揮不充分,面臨諸多問題:
一是高校專利與市場需求脫節。截至 2021年底,我國高校發明專利平均維持年限為4.6年,明顯低於全國6.9年的平均水平,說明高校專利整體穩定性不高,難以吸引市場主體進行專利轉化。目前高校主要以項目的形式獲取科研經費,課題的立項與結題並未將專利轉化作為評價指標,高校科研人員在完成課題過程中缺乏實踐調研,形成的成果難以匹配市場需求。同時,高校科研成果多處於實驗室階段,能夠與產業對接並快速產業化的專利成果較少。
二是高校專利轉化服務能力不足。專利轉移轉化技術團隊能力不足,對專利轉化人員的激勵機制普遍欠缺,高校技術轉移機構與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的合作力度不足。專利的申請和授權是高校績效考核體系的組成部分,專利的轉化與否並不直接影響考核分數,導致高校科研人員對專利轉化的關注度不高。同時專利轉化決策容錯與激勵機制不健全。
三是專利評估、定價困難,產品孵化階段資金支持不足。專利的具體價值隻有在市場上應用后才能判斷,但專利轉化發生在應用之前,而專利價值的評估涉及專利保護能力、保護范圍、專利研發成本和市場需求等多方面要素,所以通常難以對專利進行客觀合理的估值。在孵化階段,專利轉化能否成功具有不確定性,投資風險性高,高校和科研人員往往沒有動力和勇氣向前推進,也難以獲得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
為此,建議:
一是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形成專利轉化全鏈合力。依據專利轉化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不同,科學地制定政策,內容上有的放矢地予以傾斜,重視專利轉化相關的科技、財政、稅收、審計政策協同,實現全方位信息共享和政策銜接,形成推動政策落地的合力。加強校政企聯動,強化全局性專利轉化資源配置。高校間合作成立區域性高校技術轉移聯盟,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高校內科研、知識產權、國資、人事、財務等機構實施專利轉化全過程管理協同。以科技成果信息庫為突破點,建立集知識產權、法律咨詢、專利評價、項目融資、專家咨詢等為一體綜合服務平台,加強專利推廣,充分發揮市場導向,實現科技研發與市場協同,促進專利高效轉化。
二是加強高質量專利供給,釋放轉化動力。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科學分類、多維度評價方法,確定科學的評價標准,開展多層次的差別化評價,提高評價的標准化、規范化水平。建立、扶持及培育一批獨立運營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深化職務發明賦權改革,制定便於實現專利轉化價值的賦權改革方案,健全職務發明信息披露和爭議解決制度。實施高校科研人員分類學術評價機制,充分考慮科研環境的特性和離崗創業人員需求,將高校科研人員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交叉型,因材施策。完善決策容錯機制,制定專利轉化負面清單、勤勉盡責規范細則,為高校專利轉化鬆綁。
三是加強轉化服務隊伍建設,豐富金融財政支持模式。推動高校培養兼具技術背景和金融、法律、管理專業知識的復合人才。建立多元化市場化運營專業服務機構,建立“課題組專員+專業機構人員”模式,由技術經理人輔助發明人轉化專利並加強專利轉化追蹤。完善適應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專利轉化規律的金融支持模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設立項目資金、匹配資金、種子基金、風險基金的形式,加大對高校科研經費和專利轉化經費的投入力度,重點支持一些轉化難度大、時間周期長、收益比較高的科技成果和項目。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