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19: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通過調研發現,我國農業數字化整體轉型發展仍然較慢,宏觀層面的農業產業業態相比以往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當前推進農業數字化進程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統一標准與行業規范。農業數字化建設的標准規范體系整合不足,研發、生產、運用等各個環節主體眾多,行業數字化設備不兼容、技術服務不統一。以農業機械、設備、軟件等產品為例,品牌眾多、數據割裂、軟硬件互不兼容等現象較多,特別是智能控制軟件甚至存在“一個企業一個系統、一個用戶一個版本”現象。
二是農業大數據資源缺乏統籌管理。農業數據的收集、管理與應用均較為分散,各行業主管單位各自收集本領域數據並建立數據庫仍是主流方式。各單位數據的儲存模式、統計標准不統一,大部分基層農業農村部門數據統計仍使用EXCEL表格,不同單位、不同層面的表格、文本以及多媒體數據無法整合利用,許多數據不僅沒有成為“大數據”,反而成為孤立的“冗余信息”。
三是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不足。各類助農惠農項目規劃未能完全覆蓋農業數字化相關的基礎設施與設備,如與農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機械設備和社會化服務等項目尚未納入補貼范疇,導致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動力進行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的改建與升級。同時,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缺失與通信能力的不足,導致農業數字化轉型面臨困難。
四是應用示范有待進一步加強。現有技術發展方向高度集中於種養基地、機械設備等種採收一條線上的數字化改造,智慧選種育種、水資源利用與水土保持等輔助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基本處於空白,且各地在推動農業數字化時主要著力於一個或幾個方面,未能涵蓋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農業產業鏈,缺乏綜合性的智慧農業集成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典型示范場景。
為此,建議:
一是建立完善農業數字化標准與規范。通過開展全國性農業信息化數據平台調研,出台國家級智慧農業集成應用管理實施辦法,明確技術接入、信息共享、預警決策等規則。圍繞農業發展特點,制定農業數字化的基礎設置、智能設備、數據採集等建設標准,建立農業數字化硬件與軟件感知識別、數據傳輸存儲、大數據分析等行業標准,推動農業向精准監測、智慧控制、節能高效方向有序發展,確保設備與數據的兼容性與普適性。
二是加強農業大數據資源的統籌和共享。統籌農業農村領域的數據資源,重點打通生產與銷售兩端數據盲區,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的信息暢通。以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的“農業農村大數據公共平台基座”為基礎,打造全國性的農業數字平台,並加快在省市縣推廣應用,打破大數據資源壁壘。進一步完善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市場,針對主要農業產品向全國各區域實時發布生產指數、價格指數以及市場預測等農業生產信息,幫助農業經營者改善經營方式、提升經濟收益。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與補貼力度。將推動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農村物聯網、5G網絡、信息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明確農業數字化建設主管機構和職能職責,根據各地農業特點與自然條件,因地制宜規劃農業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發展方向、建設要點與發展規模。在現有農機購置補貼基礎上,覆蓋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儀器裝備等數字化產品,不斷加大對智慧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政策扶持力度。
四是進一步強化示范應用。鼓勵各地以當地特色優質農業品牌以及重點農產品為抓手,針對性建設一批全產業鏈數字化農業示范基地,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加大物聯網軟硬件設備及決策分析智能輔助的示范應用。通過強化示范應用,探索積累一批符合各地農業特色的數字化集成技術和經驗,逐步引導各地農業數字化進程向綜合性和全產業鏈方向推進。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