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17: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年以來,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在管理體制、隊伍建設、監管方式、執法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綜合行政執法管理體制不完善。綜合行政執法隊與主管部門內設科室及基層監管所的職責權限劃分不明,綜合行政執法與日常監管界限模糊,綜合行政執法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與日常監管未形成合力。部分地區落實《關於深化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未完全到位,同時設置了市、區兩級綜合執法隊伍,但分工不明確,導致市、區兩級綜合行政執法權矛盾沖突。
二是綜合行政執法隊屬性不明。市場監管部門在機構改革時將原7個部門的監管職能進行整合,出現了8種人員身份,且目前對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屬性沒有明確,造成人員混編現象嚴重。待遇不一、同工不同酬、執法津貼未落實等問題,對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造成影響。
三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待加強。執法人員數量不足,地方借用抽調現象普遍,執法力量薄弱問題突出。綜合行政執法現有人員專業能力單一,缺乏法律、食藥、特種設備、網絡與信息化、知識產權等專業人才,難以滿足綜合行政執法復合型要求。專業性培訓少,常態化、制度化培訓機制尚未建立。
四是監管和執法手段較為落后。監管執法仍以現場檢查和行政處罰等傳統方式為主,“互聯網+監管”推進滯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運用不足。執法車輛短缺、執法裝備老化、數量不足等問題制約執法工作開展。
為此,建議:
一是完善綜合行政執法管理體制。因地制宜設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不搞一刀切,不重復設置。明確各層級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權限,理順關系,杜絕多頭執法現象。牢固樹立監管服務和科學監管理念,堅決破除以罰款代替監管和服務的“以罰代管”思想,堅持公正合理執法,努力實現執法辦案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加強對地方改革的指導監督,以高水平的監管服務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是落實保障激勵措施。明確執法隊伍屬性和劃轉人員身份待遇。建立市場監管執法工作津貼制度,參照司法行政人員工作津貼標准出台相應制度,激勵廣大市場監管人員更好履職擔當。按照執法人員年齡、性別、工作經驗、專業特長等方面科學合理調整人員,形成人才梯隊,確保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人員持續穩定。
三是打造職業化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根據監管職責權限、轄區內人口總數、市場主體數量、地域范圍等科學合理核定人員編制,採用公開招考、轉隸、調配等形式足額配齊執法人員,嚴禁擠佔、挪用監管執法人員。面向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法律、食藥、特種設備、網絡與信息化、知識產權等領域公開招考人員,切實解決人員短缺、辦案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實行綜合執法與專業執法相結合的執法制度,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對於專業性較強的執法事項,要設置專業執法隊伍,並探索制定與專業執法相匹配的職級制度,切實提升執法水平。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培訓機制和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
四是科技賦能監管執法。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加快監管信息歸集共享與關聯整合,加強對風險的跟蹤預警,推進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創新監管執法方式,整合現有平台,統一以“12315”熱線作為對外號碼、以全國“12315”平台作為處理平台,提高案件處理效率。提升執法裝備水平,從交通裝備、通訊指揮裝備、取証裝備、快檢裝備、防護裝備和其他裝備六個方面統一配備標准,將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滿足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需要。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