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2023年02月24日08:31 來源:學習時報
直羅烈士陵園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直羅鎮直羅街寶塔山下,主要安葬的是紅軍長征途中在直羅鎮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走近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靜靜佇立於蒼鬆翠柏之間的20余米高的紀念碑。1985年8月,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為紀念碑題詞——直羅戰役烈士紀念碑。陵園內建有紀念館、革命英烈牆、長征精神紀念碑等建筑。英烈區埋葬著此役陣亡的648人,其中有630位是無名烈士。拾級而上,在山腰一側,可以醒目地看到十二小烈士紀念亭,亭內豎立著高約兩米多的那座讓所有瞻仰者動容落淚的直羅鎮戰役十二小烈士紀念碑。經過黨史專家的多方考証,這些小戰士犧牲時,他們都沒有留下名字和任何影像資料。雕刻著紅五星的紀念碑,向后來者述說著那段悲壯的革命故事。碑文內容如下: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直羅鎮戰役中活躍著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五軍的一支少共營,他們大多數都是十二、三歲到十四、五歲的少年,因為家境悲慘,親人離散而投身於紅軍隊伍。直羅鎮戰役前夕少共營十二名紅軍戰士化裝潛入國民黨軍駐地黑水寺偵察敵情,情報送出后在返回途中與國民黨軍遭遇,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其俘獲,國民黨軍將他們押解到直羅鎮關在一個油房大院的房屋內,關押期間他們英勇頑強、寧死不屈。被圍殲的國民黨軍敗退前,慘忍的將十二名小紅軍戰士殺害。他們沒有留下名字,隻留下帶血帶汗的腳印、隻留下英勇的事跡。直羅鎮戰役勝利后,紅軍指戰員們將他們十二位集中安葬在一起,為了銘記烈士勉勵后人,立碑永記。
碑文簡要記載了12名小戰士在偵察敵情返回途中與敵相遇,不畏艱險、寧死不屈的英勇事跡,表達了對12位年輕英雄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緬懷,讀后震撼人心、令人肅然起敬。
(一)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與先期到達陝北的紅15軍團在甘泉下寺灣勝利會師,恢復組建了紅一方面軍。這對國民黨的統治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陝甘蘇區成為領導全國革命的中心,也成了國民黨軍“圍剿”的重點。10月28日,蔣介石命令西北“剿總”重新調整戰略部署,調集13個師另5個旅的兵力分別由鄜縣(今富縣)、合水東西對進,對陝甘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妄圖圍殲紅軍主力於洛水以西、葫蘆河以北地區,徹底摧毀陝甘革命根據地。
11月17日,參加“圍剿”的東北軍第57軍主力沿葫蘆河向直羅鎮前進,19日其先頭部隊第109師、第111師632團進至直羅鎮西北的黑水寺地區。中央軍委決定利用敵人驕縱麻痺、盲目冒進的有利時機,要求殲該師於直羅鎮西北地區,令紅15軍團進入直羅鎮東南地區,紅1軍團進至直羅鎮東北地區做好戰斗准備。
11月20日晨,國民黨第109師第625、626、627團在飛機掩護下,分別沿葫蘆河及南北山地向直羅鎮推進,下午4時進入直羅鎮,中央軍委即令紅軍當晚將其包圍。21日拂曉,紅1軍團從北、紅15軍團從南向直羅鎮發起猛攻,敵人從睡夢中驚醒,十分慌亂,左沖右突,均不得脫。戰至中午12時,敵大部被殲。殘敵500余人在師長牛元峰的帶領下退入鎮東南的土寨內固守待援。紅一方面軍當即以第15軍團第75師225團予以包圍,主力部隊准備打擊由黑水寺東進的增援部隊。紅225團接受攻打寨子、殲滅殘敵的任務后,立即發起猛烈進攻,一營沖到距寨牆幾十米處時突遭敵猛烈火力攔擊,被壓制在干涸的河川裡,前進受阻,傷亡很大。在此緊急時刻,周恩來來到前線指揮所,認為強攻不利,先要把敵人逼出寨子,在運動中將其徹底殲滅。23日黃昏,圍殲戰斗再次打響,我軍以猛烈火力將敵壓制,很快逼近寨子,並用手榴彈將敵人打亂,戰士們在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沖進寨子,與敵展開激烈的肉搏戰。23日夜,敵從南門逃竄,我軍猛追不舍,一直追出20多裡,終將敵全部殲滅,師長被擊斃。
24日,直羅鎮戰役勝利結束,共殲國民黨1個師又1個團,擊斃擊傷1000余人,俘敵5300余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及其他物資,大大改善了紅軍的裝備。
(二)
此役中央紅軍和西北紅軍傾其全力,毛澤東等領導同志在陝西省富縣策劃和組織了直羅鎮戰役,親自指揮三部分紅軍力量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毛澤東評價直羅鎮一仗“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陝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這是中央紅軍、紅二十五軍、陝北紅軍聯合作戰,為中國工農紅軍重新團結與發展,為未來的大會合和統一指揮舉行的奠基禮﹔是徹底打破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中央蘇區的重新建立與發展,為中國共產黨把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的奠基禮﹔是地方蘇維埃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援和奮力參戰,尤其是紅二十五軍團這支年齡很小的少共營(因為這些戰士都特別年輕,陝北老百姓親切地叫他們娃娃營,12位無名小烈士也是少共營成員)主動參與戰斗,確保戰役取得最終勝利,為革命根據地的鞏固、為紅軍力量的充實擴大舉行的奠基禮。這個奠基禮,為在困境中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開辟出新的天地和道路。從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在陝北有了較為穩固的立足點,中國革命事業發展走上了新的征程。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