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3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0年,國家郵政管理局出台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國郵發〔2020〕18號),要求到2022年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目前,快遞進村扎實有序推進,在助力農民增收、改善農民生活方面成效明顯,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寄遞規模經濟尚未形成,農產品上行成本高。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大部分農業經營主要以農戶為基本單位,生產規模小且生產地域不集中,加之農產品銷售季節性強、保鮮時限要求高、農村地區冷鏈物流渠道尚不完善,使得農產品上行以小批量、多批次為主,難以形成寄遞規模經濟,進而導致農產品出村進城成本高,影響到農民增收獲利的程度。
二是電商平台包郵壓價,快遞消費品下鄉受阻。隨著快遞企業對電商小件的業務競爭日趨激烈,包郵日漸成為電商榨取小商戶利潤的手段,壓低快遞費用現象日益嚴重,直接影響到消費品下鄉。
三是末端網點建設進度不一,協同服務能力欠佳。各地、各企業網點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設進度不統一,信息、資源不共享問題突出,加之農村地區地域廣、訂單分散,共用末端配送網絡、合作共配模式和利潤分配機制不健全,使得郵政、快遞、交通、商貿、供銷等農村物流主體的協同度不夠,削弱了業務盈利能力,最終導致寄遞企業“快遞進村”取得階段性成果易,長期穩定服務和發展難。
為此,建議:
1.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產品電商品牌發展。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由“種什麼賣什麼”向“要什麼種什麼”轉變,由農戶分散經營向合作社、專業大戶、園區基地等規模經營轉變,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建立農特產品溯源體系,同時開設線上商城,加強建設農村直播基地,開展直播帶貨業務,開辟農產品生產和市場需求對接新渠道,使農產品電商成為快遞進村常態化運行的新動力。
2.完善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布局農村冷鏈物流網絡。充分發揮政府在規劃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健全地方政策保障配套,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初加工企業配備規模適度的節能型貯藏通風庫、機械冷庫和氣調貯藏庫以及配套設施設備,補齊“最初一公裡”短板。支持寄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合作投資建設農產品產地端和市場端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等基礎設施,擴大農村地區核心區縣的冷鏈物流園區規模。支持寄遞企業依托物流園區增加冷鏈運輸車輛,並在此基礎上對冷鏈物流網絡干線擴容、支線補缺,提升“最后一公裡”冷鏈配送能力。
3.劃定電商快件地域等級,實行物流服務分級基准定價。國家郵政局、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委應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按照市、縣、鄉、村劃分電商快件的地域等級,給定不同地域等級電商快件的物流服務定價基准,實行市、縣、鄉、村四級電商快件物流服務價格逐級增高的基准定價政策。在分級基准定價政策支持下,督促電商平台建立基於分級基准定價標准的物流服務費用自動核算系統,實現電商快件核價制度化、智能化、透明化。
4.發揮郵政網點獨特優勢,構建以郵政企業為中心的農村地區物流服務合作模式,實現農村物流主體協同發展。市級財政支持建立縣級物流快遞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各縣域農村物流主體的物流服務信息資源。加強郵政企業農村服務網點建設,構建以郵政企業農村基礎設施設備為依托,快遞、交通、商貿、供銷等物流主體協同開展的共收共配模式,以及利潤分配機制和責任保障機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