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2023年02月23日08:06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深刻回答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准確認識、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內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列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一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框架。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推動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堅持辯証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使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具有新的特征,所有制關系、收入分配關系和經濟運行方式實現了內在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融合協調發展的平台,又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實現機制。這一制度既能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需要不斷加以完善。首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這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必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其次,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著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和駕馭能力。再次,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競爭與激勵機制,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科學地處理好增長和分配的關系,把“蛋糕”分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涉及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培育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法律制度建設等一系列深層次改革舉措。從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歷程來看,科學界定和把握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始終是核心問題,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黨的十四大以來,“對政府和市場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黨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創造性地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並強調要“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科學定位“政府的職責和作用”,強調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將有效的政府治理與市場作用有機融合起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這表明黨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科學定位”的理論自覺和自信已經達到新的高度,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
新征程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方面,應通過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進一步解決好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另一方面,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創新市場活動監管方式,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以更好地彌補市場失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實踐証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有機統一,符合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客觀規律,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並不斷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現階段,我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混合資本等各種形態資本,並呈現出規模顯著增加、主體更加多元、運行速度加快、國際資本大量進入等明顯特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承認並肯定資本的存在及其積極作用,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資本具有競爭性、擴張性等特點。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無休止地追求剩余價值,以至於不斷地引發經濟危機、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社會兩極分化,這些消極作用會在資本逐利、積累和擴張的過程中加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資本的消極作用和弊端很大程度上被克服了。但隻要是資本,就有逐利性,就可能出現無序擴張的問題,需要加以規范和引導,充分發揮其促進生產力發展、有效聚集資源,推動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作用。
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探索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使各種資本機會平等、公平進入、有序競爭,既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也要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為其設置“紅綠燈”,形成框架完整、邏輯清晰、制度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防止資本脫實向虛、野蠻生長,更好地發揮資本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社會財富創造、民生保障和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