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

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促進區域高質量協調發展

鐘韻

2023年02月21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同時強調,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區域協調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必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實現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遵循新發展理念,新時代十年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

新時代十年區域協調發展的成就証明,以新發展理念貫穿區域協調發展,不僅能夠統籌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還能有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黨中央先后制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完善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四大區域板塊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發展海洋經濟。通過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重大戰略,我國在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增強地區增長極引擎作用、樹立重要功能區關鍵功能、振興特殊類型區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均衡基礎設施通達水平、提高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等方面均獲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與成就。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例,近年來取得的顯著成效,為新發展理念強大的系統性作用做出了生動闡釋。第一,創新發展理念為大灣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制度層面的創新為大灣區內部三個關稅區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提供了保障,令生產要素流通更為便捷﹔產業層面的創新為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提供了條件,令優質企業更為集聚﹔治理層面的創新為大灣區的協同發展提供了基礎,現代化治理體系亦得以進一步完善。第二,協調發展理念為大灣區指明了解決不平衡發展的路徑方向。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例,為使橫琴實體經濟發展更充分,給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通過琴澳一體化的協調發展模式,加快了創新資源集聚和重大產業項目在橫琴的落地,促使大灣區的建設格局向著更為協調發展的方向不斷完善。第三,綠色發展理念為大灣區樹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粵港澳三地的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聯合行動不斷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區域生態文明邁入綠色低碳發展新的階段。第四,開放發展理念為大灣區提供了打造“一帶一路”重要平台的重要指引。例如,在構建開放型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過程中,促使香港、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發揮港澳的開放示范作用,結合粵港澳三地的司法交流與協作,優化了大灣區營商環境中的司法服務和保障﹔通過深化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推進了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提升了跨境貿易投融資的便利化。第五,以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引的一系列治理實踐,令大灣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為充實。例如,通過簡化和放寬相關條例,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港澳居民來粵工作、學習、生活日益便利﹔依托各類合作區和示范基地共享創新創業資源,為粵港澳三地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營造了更好的環境。

實現更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促進實現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貫穿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兼顧生態功能區和特殊類型區發展,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更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應客觀認識地區發展差距,逐步解決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增強區域發展動力的基礎上縮小差距,提高落后地區自身發展能力,實現地區間的相對平衡。應發揮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促進主體功能區戰略精准落實,推動人口和產業進一步在城市群等優勢地區集聚,同時保障國家生態安全、農業安全、經濟安全。從區域維度構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將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區域增長極作用的中心城市建設,與促進各等級類型的區域發展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既要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實現合理分工,以先進地區的發展輻射帶動落后地區,又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實現有序競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促進不同地區實現共同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推進生態文明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戰略已謀篇布局的區域,解決區域發展的共性問題、前瞻性問題。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的方式,建立更為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現頂層設計與專項部署相結合,以制度創新和多領域制度改革聯動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良好制度保障。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繼續推動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指引,貫穿經濟活動全過程,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實現更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落實好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區域政策體系以形成更具針對性的區域發展政策,持續提升政策的實施效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在培育提升各區域高質量發展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提高區域發展的風險防范能力。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2018年印發實施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指出,協調發展新機制體系包括區域戰略統籌機制、市場一體發展機制、區域合作機制、區域互助機制、區域利益補償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區域政策調控機制和區域發展保障機制。立足於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相關措施主要包括:通過消除地區分割和利益藩籬,打破阻礙勞動力流動的不合理壁壘﹔通過全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良性局面﹔通過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困難地區提供有效轉移支付﹔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方便人員流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等。

健全區域政策體系,形成更具針對性的區域發展政策,提升政策的實施效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加速生產要素便捷流動,不斷提高各地區的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優化各區域營商環境,獲得地區發展新機遇﹔加強多區域、多部門統籌協調,推動資源有效整合,促進區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通過建立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提升各區域參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

在培育提升各區域高質量發展能力的同時,提高區域發展的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區域發展的風險防范能力與培育提升區域發展能力是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關系。具體而言,就是要通過挖掘地區的內需潛力,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釋放內需潛能,提升區域的發展韌性﹔通過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承載能力,提升增長極對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增強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充實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統籌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切實維護生態安全、邊疆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加大陸海統籌力度,加快海洋中心城市和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打造海洋強國。

(作者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暨南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