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0日08:34 來源:湖南日報
常德市第四中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做手工。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卓萌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2月17日,常德市第四中學舉行開學典禮,黨的二十大代表、常德市第四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朱金鳳向全校師生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學習感悟。
常德市四中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用精神滋養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為“強國一代”培根鑄魂。
“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埋下紅色火種
“七年級時,我的成績普普通通,八年級逐漸找到學習的感覺,成績進入班級前三。到了九年級,我愈發有動力,學業竿頭日上。”開學典禮上,九年級學生代表崔博奧上台發言,講述自己的“進階之路”。
崔博奧的班主任葛春梅說,一路陪著孩子走來,她知道崔博奧成長不易,也為他的改變而欣喜感動。
“剛進學校時,崔博奧非常腼腆,融入集體有些困難。但他的日常表現,讓我感知到他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葛春梅說。學校不把成績當作衡量學生成長與教師工作的唯一標准,高度重視德育,引導學生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入學之初,葛春梅就為學生講解共青團團史以及學校的積分入團制度,在他們心裡埋下紅色火種,為他們樹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3年前,常德市四中在全市率先推進共青團“積分擇優”“雙積雙評”入團模式,得到團中央、團省委的高度認可。在入團機制上,該校不以考試分數論英雄,而是全面衡量學生綜合素養,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量化考核。
“老師鼓勵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讓我和同學們一起義賣、開展志願服務,在活動中鍛煉我的膽量,展現我的優勢。”崔博奧說,去年5月,他如願戴上團徽,光榮入團。
成為共青團員后,崔博奧更加自信,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上學期期末考試,崔博奧取得班級第一、年級第七的好成績。”葛春梅眼裡閃著驚喜的亮光,“成績提高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但在孩子身上確實產生了這樣的效果。我體會到靜待花開、等來鮮花盛放的感覺。”
“小升初一般是12歲,入團要滿14歲。過去,少先隊員升中學后、成為團員前這段‘空窗期’的銜接問題不被重視,組織聯系薄弱。”學校辦公室主任高祖亮介紹,學校加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以黨建引領錘煉優秀教師隊伍,規范和加強少先隊推優入團機制,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
“讓學校成為涵養精神的家園,讓師生成為踐行文明的使者。”朱金鳳說,學校長期開展“美德少年評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等活動,讓少先隊的先鋒性、共青團的先進性在校園彰顯。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少先隊改革示范校”“全國優秀少先隊大隊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五育並舉”培塑時代新人
下午5時,下課鈴響起,學生有說有笑地走進學校團隊活動體驗中心。
“我們利用一樓的架空層,打造了這處活動陣地。”學校團委書記李坤介紹,寬敞的活動空間劃分成手工區、機器人社團活動室、閱讀區、中隊文化牆等多個功能區,滿足不同群體活動需求。
八年級學生肖子灝是機器人社團成員,最近正在為參加機器人競賽作准備。“上次比賽,我們的對手不僅能操縱機器人把杯子放到指定區域,還能把多個杯子疊起來,非常精准。我下定決心,也要達到這個目標。”肖子灝摩拳擦掌。
九年級的馬一騰第一次參加機器人競賽時,因為緊張和缺乏經驗失利。班主任吳海鷹鼓勵、支持他繼續參賽,給了他信心和勇氣。最后,馬一騰在去年國家級比賽中奪得二等獎。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既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一大批綜合素質良好的普通勞動者。”朱金鳳說,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塑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學校教職工尤其注重將教學融入日常生活與勞動實踐。“今天早上,我帶著學生打掃一處衛生死角。孩子們有畏難情緒,我告訴他們,不要糾結事情最后能做成什麼樣,先動手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困難總是會被克服的。”在朱金鳳的鼓勵下,孩子們迅速行動起來。
為了去除頑固污漬,清潔小隊使用消毒液和強力洗滌劑等清潔試劑。“為什麼它們能去污?發揮效果的是什麼成分?哪些產品不能混用?”朱金鳳賣了個關子,告訴孩子們九年級的化學課上能找到答案,鼓勵學生自主查閱資料。“我們在課堂內外學習各種知識,為的就是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她的一席話讓孩子們深受啟發。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的同時,學校也重視學生自治能力的培養。上學期,學生會主席張佳怡帶領學生會干部圓滿完成校運動會的協調工作。“運動會期間,部分沒有參加比賽的同學無所事事,我們就一個班一個班做思想工作。我跟他們說,沒有體育項目的同學,可以寫廣播稿給比賽加油、為運動員做好后勤服務,大家都參與進來,我們的集體活動才有意義。”張佳怡說,最后大家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基層聲音】
黨的二十大代表,常德市第四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朱金鳳:
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人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
首先要培育有良好人格、自信自強的人,讓他們能感知生活的美好,接收和傳遞正能量,就像樹苗要吸收陽光雨露,要端正向上生長。其次要培育后勁十足的人,保護孩子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以內生動力推動長久進步,就像樹苗養護,不能求快盲目施用速效肥,耐心把根養好,枝葉花果才能健康生長。最后我們要培育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人,大樹不求回報、蔭庇一方的品格精神,要從小樹苗時期開始培養。
希望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努力,真正關心孩子內心成長,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讓燦爛的笑容永遠挂在他們臉上。
【記者手記】
為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教育作為成長的起點,在人才培育中至為關鍵。這一階段的教育可以慢,不能趕,必須穩扎穩打,不可急功近利。
樹扶正生長方向,才能昂首挺立、對抗風雨﹔人“扣好第一粒扣子”,才能正衣冠、明事理。常德市四中把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培養陽光、進取、拼搏、向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讓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繼承熱愛勞動、創新實干的精神,養成上下求索、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正是在用實踐正確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開辟了道路、扎穩了根基。(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卓萌 通訊員 汪邵雲)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