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賡續雷鋒精神  爭當強軍先鋒(強軍路上)

——走進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雷鋒班”

本報記者  金正波

2023年02月19日07: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雷鋒紀念館中的雷鋒石雕。
  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供圖
  圖②:“雷鋒班”班長交接儀式。
  張達人攝
  圖③: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官兵開展專業訓練。
  黃銀杰攝

  遼寧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外景。
  圖片來源:遼寧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官方網站

  2月的遼東大地,春寒料峭,雷鋒塑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剛剛調入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雷鋒班”的戰士蔣佳恆,在8位“雷鋒班”原班長和全班戰士的注視下高高舉起右拳,錚錚誓言,鏗鏘回響。

  “我志願加入‘雷鋒班’,繼承光榮傳統,時刻不忘使命擔當,視雷鋒傳人稱謂重於生命……”一場意義非凡的入班儀式正在舉行,蔣佳恆將在“雷鋒班”淬火成鋼,開啟軍旅新征程。

  庄嚴的新戰友入班儀式,在“雷鋒班”延續了60年。

  亙古英雄魂常在,策勉后人壯歌行。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60周年。60年崢嶸歲月,雷鋒精神像一粒種子在一代又一代部隊官兵的靈魂深處生根發芽,以新的姿態,續寫新的篇章,匯聚成新時代強軍事業的磅礡力量。

  鑄忠誠——

  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越來越堅定

  當第一縷霞光即將穿破長夜,軍營還沒從睡夢中醒來。

  “雷鋒班”戰士魯冠澤看了看枕邊的手表,清晨5點鐘。前一晚的班務會上,他被班長表揚是一周來全班表現最出色的戰士,可以整理一次“雷鋒鋪”。為此,他特地早起。

  魯冠澤把自己的被子疊成“豆腐塊”,將床單上的每一個褶皺展平后,鄭重地來到“雷鋒鋪”前,輕輕打開泛黃的被子,仔細地折疊、壓實、捏線……能夠親手整理“雷鋒鋪”,他感到無比光榮。

  “雷鋒班”有8個鋪位,但隻有7名戰士住在班裡。他們把入門靠南側窗戶的那張下鋪,永遠地留給了雷鋒老班長,用以展陳雷鋒在部隊時用過的軍被和軍裝。他們親切地把這張床鋪命名為“雷鋒鋪”。

  “雷鋒班”有一個傳統,新入班的戰士,睡的第一張床就是“雷鋒鋪”的上鋪﹔每周表現最好的戰士,可以整理一次“雷鋒鋪”。“雷鋒班”班長牟振華表示,“這裡是離雷鋒老班長最近的地方,睡在這裡更應該用心感悟雷鋒精神,肩負起當好雷鋒傳人的重任。”

  “學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聽黨話、跟黨走,把黨的理論看成‘糧食’‘武器’和‘方向盤’。新時代,我們認真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堅定理想信念,不斷鑄牢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政委孫樹志語調鏗鏘。

  顧元超是“雷鋒班”第245名戰士,初入“雷鋒班”時,脾氣急躁,性格孤僻,在理論學習方面與其他戰友也有差距,認為“軍人抓好訓練就夠了,學習全憑個人興趣”。

  “請組織相信我,我一定把他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牟振華和他結成互學對子,給他講雷鋒故事和“雷鋒班”的光榮歷史,潛移默化增進他對“雷鋒班”和戰友的感情。

  在“雷鋒班”,新聞熱評是“保留節目”。顧元超鼓起勇氣面對全班戰友,但不善言談的他,熱評“首秀”磕磕巴巴。牟振華拍拍他的肩膀說:“不學習永遠進步不了,得靜下心來,耐住性子,一點一滴進步。”

  牟振華把自己看過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用典》等書籍送給他,每天晚上陪著他學習,幫他梳理要點,講解心得。漸漸地,顧元超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也濃厚起來。

  置身理論學習的“強磁場”,一茬茬“雷鋒班”戰士將青春小我融入強軍大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越來越堅定。

  “雷鋒班”所在連隊政治指導員侯偉介紹,“雷鋒班”歷經多次編制體制調整,面對人員分流、崗位變換,大家都在老班長雕像前集體宣誓:“甘當革命一塊磚,一顆紅心永向黨!”

  謀打贏——

  平時不惜苦,練時不惜汗,戰時不惜命

  上陡坡、牽裝備、過彎道……春節剛過,“雷鋒班”戰士衣用帥駕駛著重裝備運輸車在雪地上疾馳。長20米、重20多噸的鋼鐵巨物,在衣用帥的駕駛下行進得靈動自如。

  憑借過硬本領,衣用帥曾獲得“國際軍事比賽—2020”重裝備運輸車駕駛單車賽和接力賽兩項第二名。領獎台上,衣用帥自豪地說:“我履行了‘不靠雷鋒沾光,要給雷鋒爭光’的誓言。”

  精彩的背后是精湛,精湛的支撐是精神。“學雷鋒做雷鋒,練就練到最極致!要像釘子一樣,鉚在訓練場!”從報名參加選拔到走上國際賽場,半年的時間裡衣用帥經歷5輪嚴苛考核。夏季的新疆某訓練場,地表溫度超過40攝氏度,駕駛室就像蒸籠,手掌上磨出的血泡連成串,一碰就鑽心地疼。

  “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戰場!隻有訓練千錘百煉,才能戰時一擊制勝。”正式比賽當天,面對陌生裝備、陌生場地,衣用帥代表中國隊第一個出場,鑽進駕駛室,動作一氣呵成,贏得陣陣掌聲。

  “平時不惜苦,練時不惜汗,戰時不惜命,才能打勝仗。”“雷鋒班”所在營政治教導員楊加木介紹,1964年全軍大比武,“雷鋒班”進京向毛主席匯報13個課目,獲得3個一等獎。這樣的榮譽激勵他們崗位學雷鋒、勝戰當先鋒,努力當好“能打敢打、勇戰善戰”的尖刀班。他們苦練通過高空交叉軌道橋、夜間閉燈駕駛等課目,熟練掌握12大類21種車型裝備操作技能,練就聽聲辨位排故障、無千斤頂更換輪胎等10種修理絕活。

  一次迎接上級檢驗評估,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他們迎難而上。沒有成型汽訓場地,戰士們就倒班工作,邊建設訓練場地,邊組織駕駛訓練﹔訓練過燃燒路段課目時,火焰距車最近處不足1米,開上一圈衣服濕透﹔夜間長途駕駛課目中,靠抹清涼油驅趕困意,連續跑完四五個小時夜路……靠著這股拼勁,他們最終在上級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進入新時代,在練兵備戰主責主業中踐行雷鋒精神成為“雷鋒班”的目標追求。他們瞄准“一專多能,用修雙能,上車能駕駛,下車能戰斗”的標准苦練本領。近年來,“雷鋒班”先后有23人次在旅以上比武中摘金奪銀,兩任班長先后獲評“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紅旗車駕駛員標兵”。

  有大愛——

  埋下為人民服務的種子

  “我要把這幅畫送給一位幫我渡難關、給我以希望的人……”2019年10月,90后女孩邢喬梅帶著自己的作品,從呼和浩特出發,輾轉千裡來到“雷鋒班”,隻為當面說一聲“謝謝”。

  2013年12月4日,時任“雷鋒班”班長畢萬昌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組油畫和作者的一條求助信息。油畫的作者叫邢喬梅,剛上大學的她被確診為尿毒症,急需換腎。面對命運的打擊,她選擇用畫筆描繪多彩世界。

  其中,一朵在黑暗中盛開的花引起了畢萬昌的注意,邢喬梅給它起名《希望》。畢萬昌主動聯系上邢喬梅,買下了這幅畫。“面對生命裡的磨難,請樂觀面對,即使陽光暫時被烏雲遮蔽,也不要停止追逐光芒。”從此以后,畢萬昌時常給邢喬梅加油打氣。

  如今,《希望》還挂在“雷鋒班”所在連隊的文化室裡,向每個經過的人無聲講述這段關於生命與希望的感人故事。

  走進“雷鋒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封封信箋,一面面錦旗,一枚枚徽章,背后無不閃爍著雷鋒精神的光輝。

  一本厚厚的“賬本”格外顯眼,裡面整整齊齊地貼滿了500多張匯款回執單,雖然數額大多不過千元,但卻情重千金。

  牟振華第一次匯款是在2018年。當時,牟振華在同鄉戰友的朋友圈裡看見了這樣的消息:“高中生小韋,父親重病臥床多年,靠打零工維持家用的母親又意外受傷,家裡失去了僅有的收入來源。”看著即將輟學的小韋,牟振華當即通過戰友給他轉了500元。此后,牟振華定期資助小韋,從未間斷。

  2010年,“雷鋒班”鄭重發出倡議:以雷鋒生前留下的存折為基礎開展續存活動,幫助困難群眾募集善款。部隊官兵、企業員工、耄耋老人,甚至還有曾經的受捐助者紛紛助力……當年本息共計229.67元的“雷鋒存折”,成為傳承雷鋒精神、扶貧助困的“火種”。

  13年裡,“雷鋒存折”累計捐款超過百萬元,覆蓋21個省區市。戰士們先后發起了愛心字典、愛心書屋、援建雷鋒小學等公益項目,向貧困山區捐贈書籍3萬余冊、衣物4萬余件,資助170多名貧困生完成學業。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雷鋒班”的戰士們說,捐資助學、見義勇為、照顧孤寡老人……學習雷鋒,不一定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上,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心底埋下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種子。

  用“小善”匯聚大愛,以片片綠葉匯聚廣袤森林。“雷鋒班”戰士相信,雷鋒精神是生命中的那束光,要讓更多人看見光、追隨光、成為光。

  勇擔當——

  越是艱險越向前

  2020年8月15日,在引擎的轟鳴聲中,“雷鋒班”副班長葉子貴與維和戰友們乘坐的飛機在馬裡降落。在前往營地的路上,炮火留下的痕跡隨處可見。

  “我們是在雷鋒精神熏陶下成長的戰士,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就應該做在前、沖在前!”最初參加第八批赴馬裡維和任務的單位中並沒有“雷鋒班”戰士。得知這一消息,“雷鋒班”戰士們紛紛找連長、指導員表決心。經過慎重考慮,上級批准“雷鋒班”副班長葉子貴和所在連隊18名官兵參加維和集訓。

  機動防衛演練中,葉子貴穿著15公斤重的防彈衣,每天至少進行5組紅藍對抗,上下裝甲車數十次﹔10公裡戰斗體能訓練中,他不僅要拉著彈藥箱,還要扛著“傷員”爬戰術……再苦再累,也不放棄。

  400多個日夜,頂烈日、戰風沙、防恐襲,葉子貴和戰友們拿出雷鋒精益求精的“螺絲釘”精神,高標准完成各類工程建設任務110余項,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中國速度”“中國標准”。

  勇敢負重不畏難,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雷鋒班”戰士看來,置身改革強軍新時代,學雷鋒就要敢於直面困難,勇挑時代重擔。

  近年來,“雷鋒班”任務愈加繁重,面對考驗,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圍繞作戰訓練重難點問題進行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集智攻關創新戰法訓法,一批訓練尖子、技術能手和崗位標兵脫穎而出。

  中士李澳參加戰區陸軍組織的群眾性練兵比武,他深知在強手如雲的巔峰對決中,隻有訓練比對手更刻苦、自我要求比對手更苛刻,才有可能力壓群雄,取得優異成績。

  說干就干。他拿出“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的勁頭,自備面包牛奶在訓練場就地用餐,節省了一來一回的20多分鐘﹔練裝備操作,直到裝備練到沒電再轉戰其他課目……他說,錘煉過硬軍事素質沒有捷徑可走,拼搏是最好的辦法。經過努力,李澳取得兩個課目第一、一個課目第二、總成績第一名的好成績。

  …………

  “雷鋒!”

  “到!到!到!”

  在長白山余脈環繞的軍營裡,“雷鋒班”戰士整齊列隊,答到聲劃破夜空。60年來,“雷鋒班”每次班務會前的點名,第一個呼點的名字一直是“雷鋒”。

  賡續雷鋒精神,爭當強軍先鋒。“雷鋒班”一代又一代革命軍人茁壯成長,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海洋參與採寫)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9日 06 版)
(責編:萬鵬、代曉靈)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