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

眉山奮力打造堅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載體”

2023年02月16日13:54    來源:法治日報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堅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為核心,奮力打造堅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載體”。

2022年8月30日,眉山市委五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有關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決定,認真落實文化強國、文化強省戰略部署,對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作出系統部署。

如今,眉山錨定“一心三地”目標,統籌文化事業與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堅定文化自信,一體推進文化遺產保護、挖掘活化、教育傳承、轉化利用,著力打造東坡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建設全球蘇學研究高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勝地。

推動三蘇祠提檔升級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是傳承東坡文化的基礎支撐,也是眉山打造東坡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的重點。

2013年“4·20”蘆山地震,三蘇祠嚴重受損,被列入國家文物局災后恢復重建首批重點項目,實施文物古建筑本體維修等7個項目。原汁原味的修復,保持了古祠原有風貌。

眉山編制《東坡文化(眉山)保護傳承弘揚規劃》《三蘇祠博物館中長期發展規劃》《三蘇遺址遺跡保護利用規劃》等,對標國家一級博物館創建標准“鍛長補短”,推動三蘇祠提檔升級。啟動全國“三蘇文物主題游徑”示范點建設,三蘇祠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經驗被國家文物局全國推廣。

“眉山正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已出台多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印發實施《眉山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眉山市住建局副局長黃磊說。

2021年11月,眉山市第五次黨代會把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品質立市”重點任務,根本目的是傳承歷史文脈、塑造城市氣質,提升眉山文化魅力。“我們將加快構建由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及相關歷史文化資源構成的系統保護體系,力爭將保護對象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推進應保盡保。”黃磊說。

建設全球蘇學研究高地

傳承三蘇文脈弘揚東坡文化的決定指出,要挖掘東坡文化內涵價值,搭建高規格學術平台,開展高質量課題研究,匯聚高層次專業人才,推動高水平傳播交流,建設全球蘇學研究高地。

2020年11月,眉山市政府與四川大學合作,共同成立東坡書院,開展學術交流、文化傳習、教育普及、研學旅游等活動。至今已累計舉辦各類活動近300場次,受眾近6萬人次。

“我們將加強校地合作,進一步做強東坡書院、三蘇文化研究院,支持重大、基礎性課題的研究與傳播。如三蘇治國理政研究、三蘇經典文獻整理與研究、三蘇家訓家風研究等﹔建設三蘇文化大數據庫,開展東坡書院學術講座及成果轉化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局局長王楓說。

眉山在蘇學研究上起步較早,先后推出《蘇軾全集校注》《三蘇文化大辭典》等權威著作﹔連續多年舉辦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東坡文化月”等活動﹔推動東坡題材文藝精品創作,做好電影《蘇東坡》、紀錄片《定風波》、舞劇《東坡》、音樂劇《蘇東坡》、動畫片《少年蘇東坡傳奇》等文藝作品創排和宣傳推廣工作,三蘇文脈、東坡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我們要講清‘三蘇’的宇宙觀、自然觀、社會觀、道德觀、廉潔觀,講清他們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講清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受與發展。”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說,三蘇祠博物館將重點挖掘三蘇的家教家風、家國情懷、治國理政理念、民本思想、人文精神等,以精深的研究成果實現文化的傳播與轉化,以創新的方式立足眉山面向世界講好三蘇故事,實現從內容到產品、服務的全產業鏈輸出。

運用傳統文化開展教育

走進眉山市蘇轍小學,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扑面而來:大氣精致的蘇轍家風浮雕牆、隨處可見的“三蘇”經典名句和詩文、“四個自信”浮雕牆、象征三蘇文脈的硯台小品、上千幅學生繪畫作品、靈動的書法操……

“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滲透的民族精神浸潤、激勵學生成長,讓中華文脈代代延續。”蘇轍小學校長周吉群表示。

“像東坡一樣”——眉山市東坡小學的校訓言簡意賅。在學校裡,孩子們聽著東坡故事,學習東坡詩詞,副校長李愛剛還編寫了多首“東坡歌”。東坡小學的下課鈴聲便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為把三蘇好家風資源轉化為廉潔家庭教育資源,眉山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三蘇家風研究,從三蘇故事和文章著述中,凝練了“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家風精髓。

眉山還完善三蘇祠、蟆頤山、短鬆岡、連鰲山、中岩寺等教學點建設,打造東坡文化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同時,積極開展東坡文化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企業活動,制定專項實施方案,推動東坡文化“六進”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打造文旅消費新業態

品嘗特色美食、逛熱鬧集市、乘舟游河……近年來,眉山把三蘇祠、東坡水街、江口沉銀博物館、瓦屋山、岷江、柳江古鎮、幸福古村等串珠成鏈,把傳統與現代、山水風景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投入真金白銀,集中打造了山水相依、文景相融的文旅消費新業態。

在文旅融合上,眉山又以獨特的東坡文化為重點,完成了中心城區古城門樓等歷史風貌區打造,建成了東坡城市濕地、蘇軾公園等一批城市文化公園,並結合泡菜、青神竹編、森林康養等,打造了會展游、康養游、研學游等新產品,找到了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新增長點。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眉山提出,要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強東坡文創品牌建設,強化文旅產業支撐,建設知名人文旅游勝地。

仁壽縣、丹棱縣、彭山區、洪雅縣、青神縣紛紛發力,持續推動旅游與商業、教育、農業等業態協同發展,對接打造跨區域的“東坡足跡行”。

王楓介紹說,東坡文化傳承弘揚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已經建立了“周調度、月研判、季通報、年考核”工作機制,市政府辦制定了實施“一心三地”戰略任務清單,區縣和市直相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配套方案,加快構建支撐“一心三地”戰略的政策體系,凝聚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推共促的強大合力,全力推動各項部署落地落實、見到實效。

記者手記

“三蘇”文化博大精深、底蘊深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三蘇文脈、東坡文化發祥地的眉山,更應自覺站位“國之大者”,增強對三蘇文脈、東坡文化的根脈認同,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標准抓好傳承弘揚工作,進一步塑造堅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載體”。(本報記者 馬利民)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