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2023年02月15日15:24    來源:《求是》2023/04

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習近平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一)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會再生產實現良性循環。我國通過擴大內需有效應對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積累了成功經驗,要優化政策舉措,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一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消費日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要提高消費傾向高、但受疫情影響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

二是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當前,民間投資預期較弱,政府投資必須發揮好引導作用,這是應對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有力工具。政府投資要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力度,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鄉村建設行動。要加大科技和產業投資,超前開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建設。政策性金融要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導向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兼顧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放寬民間投資市場准入,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要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強化要素保障。

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要穩住對發達國家出口,擴大對新興經濟體出口,提升加工貿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擴大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鞏固拓展新能源汽車等新產業出口優勢,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發揮好中歐班列作用,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要練好內功、站穩腳跟。我國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潛力最大的內需市場,要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抓緊補短板、鍛長板。

202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這是習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商戶和採購年貨的群眾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一是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我國經濟必須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基本民生,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總體正常運轉。要大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特別是要把糧食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向耕地和科技要產能,向國土資源要食物。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統籌布局電力源網荷儲,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支持企業“組團出海”,加快進口多元化。要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

二是加快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於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三)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對我們是否還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有一些不正確甚至錯誤的議論。我們必須亮明態度、決不含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一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見成效,要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我國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大,一些企業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同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要求不相適應。要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管理體制,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國企整合重組,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要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二是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就業、財政稅收、科技創新等具有重要作用。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要全面梳理修訂涉企法律法規政策,持續破除影響平等准入的壁壘。要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為民營企業開辟更多空間。要加強中小微企業管理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國企、民企、外企都要依法合規經營。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今年我國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縱觀全球,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資作為重大國策,招商引資國際競爭更加激烈。我們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要把優質存量外資留下來,還要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一是擴大市場准入。要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類開發區和保稅區等開放平台的先行先試作用,已宣布的外資准入政策要抓緊落地見效。

二是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促進公平競爭,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招投標、標准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要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高標准經貿協議,並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准,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

三是有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要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時也要推動經貿人員常態化走出去招商引資。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我們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一是防范房地產業引發系統性風險。房地產對經濟增長、就業、財稅收入、居民財富、金融穩定都具有重大影響。要正確處理防范系統性風險和道德風險的關系,做好風險應對各項工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扛起責任。要因城施策,著力改善預期,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落實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鼓勵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和城鎮化格局等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抓緊研究中長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來“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發展模式弊端,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金融事關發展全局。要統籌好防范重大金融風險和道德風險,壓實各方責任,及時加以處置,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要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202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這是習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同塔裡木油田公司輪南油氣儲運中心西氣東輸第一站克拉集氣區員工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要壓實省級政府防范化解隱性債務主體責任,加大存量隱性債務處置力度,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穩步推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法定債務合並監管,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種變相舉債行為,防范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平台化”。要加強對融資平台公司的綜合治理,推動分類轉型。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健全省以下財政體制,穩步推進地方稅體系建設,夯實地方基本財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明年還有許多重要工作要做。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穩定糧食生產,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和循環,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要籌備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優勢互補、各展其長。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創造條件加快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制度,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