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歷久彌新的長征精神

江 英 阿 昕

2023年02月12日08:47    來源:解放軍報

“長征之歌歌不斷,同心結,向前方……”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從跨越時空的長征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6集專題片《長征之歌》,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該片以“十四五”時期國家深入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為敘事線索,以新時代長征路上取得的新成就為重點,通過眾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從不同側面回望長征故事。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留存了豐富珍貴的長征文化資源,是長征的歷史見証和現實載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該片結合公園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建設進程,拉近了歷史與觀眾的距離。在第1集《讓長征文物活起來》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內,有一張紅軍黨員登記表(登記人:李道存﹔年齡:19歲﹔隊別:通訊連)。這份黨員登記表后來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見証了在當時艱苦又充滿希望的崢嶸歲月裡,中國共產黨人火熱的理想信仰。第2集《跨越時空的承諾》在講述長征沿途群眾踴躍參軍的歷史細節時,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長汀段上的重要遺址——紅軍橋引入。鏡頭中,一群參觀紅軍橋的當代小學生,瞻仰了木柱上用於丈量報名參軍者身高的“生命等高線”,了解了當時很多少年為了參加紅軍而在鞋中墊草增高的感人細節。緊接著,一組老戰士自報參軍年齡的畫面,將當年少年戰士“跟著紅軍走”的朴實信念生動展現。在解讀“爭取少數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時,該片精准捕捉到刻在廣西龍勝縣龍舌岩上的一處紅軍標語,見微知著地再現了歷史的動人瞬間:反動派將瑤族的“瑤”寫作“猺”,而紅軍在書寫標語時將其改為“傜”。當地群眾從中感受到紅軍的誠意,踴躍支持革命。這些承載偉大長征精神的文物、紀念館和遺址等,通過該片再次走進觀眾視野。

專題片《長征之歌》通過當下視角,以理論的邏輯力量,挖掘革命年代長征路與新時代長征路的血脈傳承,在敘事重點與選材角度方面,打通兩條長征路之間的深度聯系,串聯起50多個故事片段,使內容有細節、見人物、顯溫情。

該片將過去“紅軍為窮人打天下”與當代“脫貧攻堅奔小康”貫通,展現了長征沿線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振興鄉村的奮進事跡,讓觀眾感悟共產黨如何一以貫之地踐行對人民的承諾。如第2集《跨越時空的承諾》中,觀眾在當年屬於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湖北鄖西縣,看到坎子山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帶領全村人接續“長征”,將一個吃水難的窮山村建成宜居之地。關於脫貧攻堅,片中還提到一處意味深長的細節:在脫貧攻堅戰中不幸殉職的廣西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她的汽車儀表盤公裡數在她殉職時定格在兩萬五千公裡。行進在當年長征路上的革命先輩與奔走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的扶貧干部,雖然相隔80多年,但從紅軍將士救國救民流血犧牲與黨員干部帶領群眾開創美好生活的薪火相傳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初心。

為表現新時代的新成就,該片還融入了綠色發展話題和科技進步故事。片中講述曾是“生命禁區”和“死亡陷阱”的長征路,正被建成綠色生態廊道。“炮火硝煙到綠水青山”的滄桑巨變,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革命初心、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念與信心。如第3集《一條綠色生態廊道》中,長征時紅二、六軍團途經的香格裡拉地區,如今已成為滇金絲猴的重要棲息地﹔紅軍翻過的大雪山夾金山,建起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長征勝利會師的吳起鎮所屬的南溝村,植樹造林累計12萬畝,一派生機勃勃。第4集《奇跡在萬裡征程閃耀》中,“中國天眼”團隊重走紅軍“突破烏江”的長征路線,體味這一國家工程的“長征意義”。赤水河紅軍大橋、烏東德水電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塔拉灘光伏電站……新時代建設者跋涉在新的長征路上,為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作出貢獻,閃耀著長征精神的光芒。

專題片《長征之歌》,還注重長征文化研究的藝術展示。如第5集《紅飄帶上的詩與遠方》通過大型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帶觀眾走進畫家沈堯伊“用一生畫長征”的創作生涯,藝術地體現長征在人民群眾心中的重要地位。第1集《讓長征文物活起來》講到遵義會議紀念館時,一組數據折射出數字化文物保護工作的專業細致:掃描完成80件館藏三維文物、1100件二維平面文物,建立8600頁文物數字檔案。全新的視聽語言和敘事手法,讓遵義會議相關文物資源煥發時代風採。第6集《長征讓世界讀懂中國》將長征研究置入國際視野。1975年,斯諾夫人專程來到中國,把當年毛澤東和斯諾都戴過的紅星八角帽,捐贈給中國革命博物館﹔通過斯諾所著的《西行漫記》,該片講述了封面上的紅軍號兵形象,經考証是紅軍教導營總支書記、開國將軍謝立全。越來越多元的長征歷史與長征文化研究,不斷豐富著長征精神的內涵,使長征精神歷久彌新。

追溯長征記憶,弘揚長征精神,展現新長征的新成就,專題片《長征之歌》向觀眾展示了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堅實足跡,展望了新時代長征路的光明前景,是對長征題材紀錄片創作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責編:馬昌、溫璐)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