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08:31 來源:浙江日報
連日來,寧波諾丁漢大學主管科研與知識交流的副校長周萌強教授格外忙碌。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新學期,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陸續返校,外籍教師申請量也不斷上升。“最近,我們收到不少外籍科學家的郵件,表示想來這裡工作。”他說,之前暫緩的許多國際合作項目也要重新啟動。
作為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與國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結合的先河。如今,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近萬名中外師生在校園裡朝夕相處、學習工作。這所國際化大學有何魅力,能吸引五湖四海的學者、學子來此任教求學?
聽到記者的提問,周萌強笑著說:“我帶你們去三個地方看看,自然會有答案。”
出人意料的是,他帶我們去的第一站竟不在校園內,而是位於寧波市中心的和豐創意廣場。
作為學校產教融合的試驗田,和豐-諾丁漢創新設計實驗室由寧波諾丁漢大學與寧波和豐創意廣場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共同創建運營,通過對接產業資源,強化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已經成功推進與美國波音、吉利汽車、均勝電子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合作項目。
在實驗室門口,我們見到了項目帶頭人孫煦教授。她一進門,還沒來得及落座就先關心起新一年學生們的實驗進度:“你們的實驗平台搭建得怎麼樣了?”
藍睿恆是孫煦帶的博士生。他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機械工程系就讀本科時就獲得設計領域的國際大獎。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孫煦與藍睿恆選擇泡在實驗室裡。
“與波音的合作項目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產學研融合平台。”藍睿恆向我們介紹他的工作時,身后還跟著幾個略顯青澀的學生。他們都是孫煦的本科生,波音項目成為學生們的實訓基地,“讓同學們能更加直觀地理解課本上的知識。”藍睿恆頗有感觸地說,自己能在本科期間屢屢獲獎,多虧了這種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
短短5年間,這個實驗室已培養出一批高水平專業創新設計人才,學生參與數個國家級科研項目,獲得20多項專利,斬獲國際設計大獎30余項。
離開實驗室,周萌強又帶我們來到第二站——建在校園裡的創新創業孵化園。教學點設在校園外,而企業卻進駐到校園裡,這樣的模式讓我們嘖嘖稱奇。
站在新近落成的寧諾國際創新創業大樓前,望著爬滿綠植的生態綠色幕牆,周萌強告訴我們,立足“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孵化與發展”,孵化園構建了從教育到孵化、再到加速的國際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讓學生們將所學到的知識在這裡學以致用。
在孵化園的辦公室裡我們見到了在讀博士冉燎原。本科期間,他和同學成功打造了一台整體質量僅330公斤、最高設計時速達135公裡的電動方程式賽車,並獲得了2021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參賽資格。
本科階段就能深度參與實踐項目,這讓冉燎原受益匪淺。讀博期間,他和同學在孵化園中研發了一款電動車減震系統的電子零部件。如今,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半主動減震電調系統,產品被小牛、九號、川崎等知名品牌採用。由此,團隊實現了從實踐到實業的轉型。
以創新創業孵化園為代表的學校創業孵化平台,不僅為師生的創業實踐提供了資源和服務,也為海內外企業提供了開拓市場的新機遇。截至目前,孵化園已吸引入駐企業38家,聚集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位創業者,誕生了50多個精品項目。
第三站,周萌強又將我們帶到位於寧波市甬江科創大走廊的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
在這裡,我們遇到了寧波諾丁漢大學副校長、分管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的吳韜教授。這幾天,他馬不停蹄地面試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一個星期,我就面試了四五位來自美國和英國高校的教授,他們都有意來這裡工作。”
吳韜對研究院有著准確定位:“我們要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有優勢、地方有需求、寧波諾丁漢大學有基礎上下功夫,重點在綠色化工與能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方向的細分領域組建國際化特色明顯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聚焦高層次人才引進、國際創新資源導入、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和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產出。”
吳韜告訴我們,該研究院入駐寧波短短一年間,就與地方產業有了諸多的產學研合作,並有了產出。這與它始終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助推寧波高質量發展作為自身使命和前行的澎湃動力密切相關。
“未來這裡將建設成國際博士創新培養基地,形成1000名博士培養規模。”說到這裡,吳韜躊躇滿志,聲音中透露出滿滿的干勁。
(本報記者 竺佳 王波 共享聯盟·寧波諾丁漢大學 樓楚楚)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